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94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霍静倩,, 来源: 年份:2014
黄顶菊是侵入河北省的一种外来入侵植物,生长力强,其产生的化感物质对其他植物的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有很好的除草活性。本试验利用色谱法,分离得到了黄顶菊根中的除草活性成......
[会议论文] 作者:霍静倩,赵斌,张哲,张金林, 来源:第十二届全国杂草科学大会 年份:2015
  以靶标生物体生命过程中某个关键的生理生化作用机制为研究模型,人为设计合成干扰此作用机制的化合物,从中筛选出先导化合物,然后进行结构改造并优化,开发新型农药是新农药创......
[期刊论文] 作者:党晶晶,张越,霍静倩,张金林,, 来源:玉米科学 年份:2017
采用玉米/豆科植物间作技术,通过在玉米行间撒播和条播豆类植物,研究玉米/豆科植物间作对抑制杂草生长的作用,防治玉米田杂草危害。结果表明,豆科植物通过与杂草的空间竞争,...
[期刊论文] 作者:霍静倩,张静,张哲,张金林,, 来源:农药 年份:2016
[目的]寻求新的含吡啶环的具有除草活性的先导化合物。[方法]以3-氟-4-甲基苯胺和几种吡啶甲酸衍生物进行缩合反应,得到9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吡啶酰胺类化合物1a~1i,其中有3个是...
[期刊论文] 作者:赵斌, 霍静倩, 张哲, 齐萌, 张金林,, 来源: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15
植物转酮醇酶是植物光合作用中的重要酶类,在卡尔文循环中起着关键作用。本研究利用HMMER程序,对拟南芥转酮醇酶Transket的家族成员进行鉴定,获得了12个Transket家族成员,其...
[期刊论文] 作者:时佳妹,霍静倩,张哲,张金林,, 来源:农药学学报 年份:2016
为了寻找具有较高除草活性的异香豆素类化合物,设计合成了16个新型异香豆素噁二唑类化合物4a~4p,其结构均经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及高分辨质谱确证。初步除草活性测定结果表明,...
[期刊论文] 作者:张哲,霍静倩,张志强,王艳辉,张金林,, 来源:植物保护 年份:2016
小马泡(Cucumis bisexualis)属于葫芦科黄瓜属的一年生匍匐草本植物,属于我国特有植物,主要分布于江苏、山东和安徽等地,喜生于山坡、田边和路旁。2014年作者在河北省沧州市南...
[期刊论文] 作者:霍静倩,许文超,康占海,张金林,, 来源:农药 年份:2013
[目的]为明确50%烟嘧磺隆·甲基磺草酮·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水分散粒剂对夏玉米田杂草的防效及对玉米的安全性。[方法]采用茎叶喷雾施药,定期调查的方法进行田间药效试验。[...
[会议论文] 作者:赵斌, 霍静倩, 张哲, 张金林, 董金皋,, 来源: 年份:2004
从天然产物中挖掘和发现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是发现新农药分子源的行之有效途径,农药的靶标分子设计是新农药创制的热点领域,两者的有机结合可以明显提高发现新农药分子的成功...
[期刊论文] 作者:霍静倩,王亚楠,康占海,张金林,, 来源:农药 年份:2013
[目的]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明确55%苯磺隆·噻吩磺隆水分散粒剂对冬小麦田阔叶杂草的防治效果和田间推荐使用剂量。[方法]小麦返青后、拔节前,一次性喷药后于不同时期调查杂草防...
[期刊论文] 作者:杨冬臣, 霍静倩, 张哲, 齐萌, 张金林,, 来源:农药学学报 年份:2004
为研究反枝苋对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抑制剂的抗性机制,本研究根据反枝苋的ALS氨基酸序列,利用同源模建的方法构建了其三维结构,并采用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预测了...
[期刊论文] 作者:董存涛, 高卫, 霍静倩, 张金林, 曾思瑜,, 来源: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18
为实现除草剂先导化合物的作用靶标快速、精准预测以及活性分析,本试验建立了一种快速高效的基于化合物结构的反向寻找除草剂靶标的计算机模拟方法。通过分析拟南芥(Arabidops...
[期刊论文] 作者:董海焦,商爱苹,敖兰,霍静倩,张金林,, 来源: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14
为筛选出具有较好除草活性的微生物并对其除草活性物质的发酵条件和分离纯化进行研究,本试验通过分离纯化带鱼体内微生物,测定代谢产物的除草活性,进而对影响代谢产物产生的...
[期刊论文] 作者:张哲,霍静倩,赵斌,董海焦,张金林,敖兰,, 来源: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15
为了寻找具有较高除草活性的噻吩类化合物,本试验合成了6种噻吩甲酰胺类化合物,命名为Sa~Sf ,其结构均经过了核磁共振氢谱、质谱确证。采用油菜平皿法、小杯法、小球藻法和茎叶处......
[期刊论文] 作者:赵斌, 霍静倩, 邢继红, 齐萌, 张金林, 董金皋,, 来源: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年份:2015
以玉米转酮醇酶(1ITZ)的晶体结构为模板,对拟南芥转酮醇酶(At TKL1)的三维结构进行模拟和优化.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确定其氨基酸结合位点为His143,Gly234,Asn263,Arg434,Ser461,G...
[会议论文] 作者:赵斌,霍静倩,张哲,时佳妹,张金林,董金皋, 来源: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年份:2015
转酮醇酶在植物碳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植物光合作用的卡尔文循环中起着核心作用,且各种植物的转酮醇酶蛋白序列和功能都很相似,因而研究转酮醇酶对于提高植物光合效率以及研究新型除草剂均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转酮醇酶为作用靶标利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技术筛......
[期刊论文] 作者:党晶晶, 许文超, 王亚楠, 张红芹, 霍静倩, 张金林,, 来源:河北农业科学 年份:2017
为了筛选出对玉米穗腐病具有良好防治效果的杀菌剂,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多菌灵、噻菌灵、甲基托布津、戊唑醇、吡唑醚菌酯和苯醚甲环唑6种杀菌剂对禾谷镰刀菌(Fusarium...
[期刊论文] 作者:党晶晶, 张红芹, 陈世宇, 王亚楠, 霍静倩, 张金林,, 来源:河北农业科学 年份:
为了明确噻虫嗪和杀虫单对玉米蚜的防治效果,利用浸渍法,测定了噻虫嗪、杀虫单及其5种不同比例的混剂对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Fitch)]的室内毒力,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
[期刊论文] 作者:党晶晶, 许文超, 张红芹, 陈世宇, 王亚楠, 霍静倩,, 来源:河北农业科学 年份:2017
为了明确噻虫嗪和杀虫单对玉米蚜的防治效果,利用浸渍法,测定了噻虫嗪、杀虫单及其5种不同比例的混剂对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Fitch)]的室内毒力,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
[期刊论文] 作者:张哲,霍静倩,时佳妹,贾志宁,李生艳,张金林,, 来源:农药 年份:2015
[目的]为明确37%苄嘧磺隆·唑草酮·炔草酯WP对冬小麦田一年生杂草的防治效果和对小麦的安全性。[方法]小麦返青后、拔节前,采用茎叶喷雾施药,定期调查杂草防效和对小麦影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