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67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雷增普, 来源:森林病虫通讯 年份:1991
黄栌Cotinus coggyria(L.)Soop,是我国北方秋季观红叶的主要树种。80年初在北京香山发现黄萎病,以后西山、十三陵、八达岭等地相继发生。病害由零星发生到片林,发病率为...
[期刊论文] 作者:雷增普,, 来源:农村百事通 年份:2013
合欢枯萎病一旦发生,很难治愈,因此应把工作重点放在预防上,制定综合性的防控方案,防微杜渐。...
[期刊论文] 作者:雷增普, 来源: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3
从北京地区黄栌黄萎病病组织及病土壤中分离到轮枝菌属中的2个单孢菌系.经黄栌幼苗的回接证明,2个菌系致病力很强,分别为95%和77.5%.2个菌系都能形成大量的微菌核;分生孢子梗基...
[期刊论文] 作者:丛生,雷增普, 来源:北京农学院学报 年份:1995
通过伤口愈伤剂的试验,筛选出农抗120混合制剂为国槐伤口愈伤的最优制剂。它能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和生长,加速伤口的愈合;对国槐腐烂病及伤口流液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合理地修枝技术......
[期刊论文] 作者:吕全,雷增普, 来源:林业科学研究 年份:2000
苗木菌根化能够提高对干旱胁迫的抵御能力。本试验证明菌根技术具有提高板栗苗木抗干旱性能的作用 :提高苗木束缚水含量 12 .0 8%~ 57.4 9% ;在干旱胁迫下叶片推迟 2 4~ 4 3.2...
[期刊论文] 作者:周章义,雷增普, 来源: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5
通过系列调查研究,确认七王坟古油松的濒死不是因为空间拥挤、光照不足、蛀干害虫危害以及一般营养元素的缺乏,而是古庙遗址三合土块、石灰块的存在,使下层土壤CaCO3含量增高,土壤碱性......
[会议论文] 作者:雷增普,李凯, 来源:2002年环境植物保护及食用农产品安全问题及对策研讨会 年份:2002
本文概述了微生态学的概念,并着重讲述了植物微生态学在农业中的作用,提出了在我国加入WTO后微生态学在提高农产品质量及产量中的潜在作用....
[期刊论文] 作者:雷增普,金均然, 来源:林业科学 年份:1989
在1981—1987年间笔者对外生菌根菌的拮抗作用做了室内的研究,结果为:某些外生菌根菌(Boletus edulis B. sp. Suillus grevillei, S. Luteus等)对植物常见的根病病原菌(Fusar...
[期刊论文] 作者:雷增普,丛生,杨永胜, 来源:林业科学 年份:1996
经Koch’s法则检验证明,Altrnaria tenuis Nees(细链格孢霉)是北京地区古柏赤枯病的病原菌。它引起古柏针叶及嫩梢的大量死亡。2-3年生桧柏及侧柏苗经人工接种证明,该病菌有较强的致病力,它还侵染某些种类的......
[期刊论文] 作者:雷增普,王昌温, 来源:北京林学院学报 年份:1983
在本院苗圃(土壤为砂壤—轻壤土,未消毒,pH为8.6)用十种菌根菌的纯培养物,对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幼苗(出土后十天)进行人工接种试验,以便研究外生菌根对狞倒病的生物防...
[期刊论文] 作者:周仲铭,雷增普, 来源:北京林学院学报 年份:1979
经接种试验证明,Melampsora magnusiana wagn只能侵染杨属中白杨派树种,而不能侵染黑杨派和青杨派的树种。在白杨派中,以毛白杨、河北杨和新疆杨最为感病。毛白杨对此锈病的...
[期刊论文] 作者:王昌温,雷增普等, 来源:北京林业学院学报 年份:1981
森林树木的共生菌——菌根,自十九世纪得到公认以来,在百余年的时间里,各国科学家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养分吸收、物质的转化和菌根的形成条件等方面....
[期刊论文] 作者:雷增普,罗晓芳等, 来源:北京林业学院学报 年份:1983
在本院苗圃(土壤为砂壤-轻壤土,未消毒,pH为8.6)用十种菌根菌的纯培养物,对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幼苗(出土后十天)进行人工接种试验,以便研究外生菌根对猝倒病的生物防治效应,其结果......
[会议论文] 作者:雷增普,李凯,张香, 来源:2002年环境植物保护及食用农产品安全问题及对策研讨会 年份:2002
论文中分别谈到了森林衰退、森林健康的概念,还论及森林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与森林衰退、森林健康之间的关系....
[期刊论文] 作者:陈士宁,刘燕,雷增普,, 来源: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2011
芍药进入设施栽培后,常发生一种枝叶枯萎现象,危害严重。为明确病害发生原因,了解发病规律,笔者对北京地区设施栽培的芍药枝叶枯萎现象进行定期观察。通过分离培养、病原菌形...
[期刊论文] 作者:费玉珍,雷增普,俞思嘉,, 来源: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0
1986~1988年,系统观察了牡丹、芍约根结线虫病害的症状。发现根结线虫侵染牡丹、芍药的营养根,不侵染主根系。发病严重的植株,单株根结重量可达300~400g;形态学研究证明:牡丹根...
[期刊论文] 作者:雷增普,丛生,王鹏训,赵国勋, 来源:园艺学报 年份:1995
在古柏复壮试验中,用“5406”细胞分裂素、农抗120,农丰菌,增产菌,生物固氮肥的混合制剂进行叶面喷施和灌根处理,取得了良好效果,明显地促进了古柏枝叶及根系的生长;增加了枝叶叶绿素及磷的......
[会议论文] 作者:雷增普,金均然,王昌温, 来源:第五届全国菌根学术会议 年份:1988
[会议论文] 作者:王昌温;罗晓芳;雷增普;, 来源:第五届全国菌根学术会议 年份:1988
[会议论文] 作者:雷增普,金均然,王昌温, 来源:中国林学会第三届全国林病学术讨论会 年份:1988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