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87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隋学艳,, 来源: 年份:2006
遥感技术集空间技术、传感器技术、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等技术于一身,可以迅速、大面积、多时相或周期性获取地面信息,是监测农业、资源环境及其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实现现...
[期刊论文] 作者:隋学艳等,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15
摘要 收获期是影响作物品质和产量的关键生育期,准确、及时地获取作物收获期对指导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在分析秋季作物生长曲线变化特征的基础上,利用MODIS NDVI时序数据为遥感信息源,以Logistic模型为核心,运用曲率最大值法,构建秋季作物收获期的遥感监测......
[期刊论文] 作者:侯学会, 王猛, 梁守真, 隋学艳,, 来源:山东农业科学 年份:2018
叶面积指数(LAI)是作物长势监测的主要指标之一。为分析国产GF-1卫星数据在不同生育期作物长势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本文基于GF-1卫星数据构建5种常用的植被指数,并地面实测冬小麦...
[期刊论文] 作者:王猛,姚慧敏,隋学艳,王勇,, 来源:山东农业科学 年份:2014
基于遥感技术及时获取小麦倒伏信息,对于农业部门指导小麦倒伏后的农业生产、灾害评估等具有重要意义。在鲁西、鲁西南地区小麦倒伏样方调查的基础上,选用小麦倒伏前后两期环境与灾害监测小卫星数据,探讨了利用遥感影像监测小麦倒伏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首先,根据......
[期刊论文] 作者:王猛 姚慧敏 隋学艳 王勇, 来源:山东农业科学 年份:2014
摘 要:  基于遥感技术及时获取小麦倒伏信息,对于农业部门指导小麦倒伏后的农业生产、灾害评估等具有重要意义。在鲁西、鲁西南地区小麦倒伏样方调查的基础上,选用小麦倒伏前后两期环境与灾害监测小卫星数据,探讨了利用遥感影像监测小麦倒伏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首......
[期刊论文] 作者:蔡薇,郭洪海,隋学艳,杨丽萍,, 来源:山东农业科学 年份:2009
以菏泽市曹县为例,运用线性混合模型,对MODIS遥感数据的混合像元分解技术与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MNF变换、散点图以及引入PPI纯净像元指数确定端元组分,并采用最小包含法...
[期刊论文] 作者:姚慧敏,郑庆云,张玉亭,隋学艳, 来源:山东国土资源 年份:2008
沂源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目前耕地面积日益减少,人地矛盾日趋尖锐,耕地保护面临着较大的压力.为有效保护耕地资源,在对该县耕地资源质量和耕地后备资源现状进行了分析的基...
[期刊论文] 作者:姚慧敏,张锡金,朱振林,隋学艳, 来源:山东农业科学 年份:2008
分析了济南市耕地数量变化与粮食生产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耕地数量变化对粮食生产具有持久的约束作用,保持一定数量的耕地面积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先决条件。在当前耕地面积持续减......
[期刊论文] 作者:王猛,姚慧敏,隋学艳,孙肖青,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13
快速、准确地监测全国粮食主产区小麦种植面积的变化情况,可以为政府有关部门进行农业决策提供信息支持。采用布设地面样方的方法监测小麦种植面积,利用现有的地理信息公共服...
[会议论文] 作者:杨洁,隋学艳,杨丽萍,姚慧敏, 来源:2012年精准农业与农业空间信息技术学术交流暨农业信息化智能化科技成果推介会 年份:2012
本文介绍了聊城市物候历,探讨利用于MODIS-NDVI手段调查聊城市冬小麦的种植情况,从调查结果来看,提取的聊城市冬小麦面积准确率在85%以上,表明利用不同时序MODIS-NDVI数据监测冬小麦面积是可行的。本研究由于地面调查样点、物候数据及土地利用等辅助数据都相对滞后或......
[期刊论文] 作者:侯学会, 隋学艳, 梁守真, 王猛, 董敏,, 来源:遥感信息 年份:2017
鉴于不同植被物候遥感提取方法在冬小麦物候提取中的对比研究鲜有报道,利用4种常用的植被物候遥感提取方法———动态阈值法、延后滑动平均法、导数法和Logistic函数拟合法,...
[期刊论文] 作者:袁奎明,隋学艳,贾春林,杨秋玲,,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10
叙述了研究制定的《黄淮平原区小麦秸秆机械化直接还田与配套技术规程》(DB37/T1427-2009)、《黄淮平原区玉米秸秆机械化直接还田与配套技术规程》(DB37/T1428-2009)2项标准的技...
[期刊论文] 作者:张晓冬,史春余,隋学艳,陈晓光,, 来源:农业工程学报 年份:2009
为提高基质肥料的缓释性能,该文选用10种有机和无机基质制备基质肥料,通过砂柱间歇淋洗的方法研究了基质肥料的氮素释放规律,并根据Logistic方程的参数和氮素释放拐点的UPGMA...
[期刊论文] 作者:侯学会,王猛,高帅,隋学艳,梁守真, 来源:麦类作物学报 年份:2020
为提高返青期-拔节期-开花期-灌浆期不同覆盖条件下小麦冠层含水量的遥感反演精度,综合分析基于Nir-Red和Nir-Swir光谱特征空间开展作物含水量监测的优势与局限,利用垂直干旱...
[期刊论文] 作者:梁守真,马万栋,王猛,侯学会,隋学艳,, 来源: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年份:2018
森林冠层光合组分确定的光合有效辐射吸收比例FPAR(绿色FPAR)真实地反映了森林吸收太阳辐射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确定绿色FPAR与植被指数之间的关系对于快速估算森林的光合能力和碳循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针叶林为研究对象,利用冠层辐射传输模型分离冠层......
[期刊论文] 作者:袁奎明,隋学艳,贾春林,杨秋玲,, 来源:山东农业科学 年份:2010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黄淮平原区小麦联合收获、秸秆切碎还田、接茬夏玉米免耕直播作业的质量要求、机具配备、操作规程、检测方法,以及玉米田间管理措施和要求。...
[期刊论文] 作者:袁奎明,隋学艳,贾春林,杨秋玲,, 来源:山东农业科学 年份:2010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黄淮平原区,玉米收获、秸秆切碎还田、土壤机械耕作、小麦播种作业质量要求、机具配备、操作规程、检测方法,以及小麦田间管理措施和要求。...
[期刊论文] 作者:侯学会,李新华,隋学艳,梁守真,王猛,, 来源:山东农业科学 年份:2018
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日益脆弱,制约了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四期Landsat数据为数据源,计算综合研究区绿度、湿度和干度三种信息的遥感生态指数,并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三因子的权重,对黄河三角洲1987—2016年间的生态环境时空格局开展定......
[期刊论文] 作者:张晓冬 李湛 王猛 王勇 隋学艳,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16
摘要 [目的]针对黄淮海平原区小麦施肥措施与秸秆全量还田耕作环境不相适应的问题,优化最佳施肥方案。[方法]采用“3414”试验设计,研究施肥量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最高产量施肥方案和最经济施肥方案。[结果]小麦的最经济产量虽然较最高产量降低了140.13 kg/hm2......
[期刊论文] 作者:侯学会, 隋学艳, 姚慧敏, 梁守真, 王猛,, 来源:国土资源遥感 年份:2018
作物长势监测是农情监测的核心内容之一,处在不同生育期的作物长势存在显著差异。为了提高大范围作物长势遥感监测的精度,利用2001―2015年间获取的MOD09A1数据,以山东省冬小...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