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40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陶鸿章,, 来源:遵义医学院学报 年份:1985
低温保存寄生虫已有数十年的历史,近年来有了较大的进展。国内对线虫的幼虫之一,微丝蚴的低温保存(Cryopreserva-tion),尚未见报道。本文就近20余年来国外对多种丝虫微丝蚴...
[期刊论文] 作者:韩俊,陶鸿章,, 来源:贵州医药 年份:1988
蠕形螨是寄生于哺乳动物皮肤内的一类小型寄生螨类。人蠕形螨对人体的寄生较为广泛,并多见于某些皮肤病,如酒渣鼻、脂溢性皮炎、痤疮等。关于它是否有致病意义,国内外尚...
[期刊论文] 作者:韩俊,陶鸿章,, 来源:遵义医学院学报 年份:1988
本文报道龟蛇阿米巴在含5%DMSO和10%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中,经长期冷冻保存后,其形态及生物学特性保持不变。This article reports Turtle snake amoeba in RPMI1640 me...
[期刊论文] 作者:陶鸿章,韩俊,, 来源:贵州医药 年份:1989
丝虫感染期蚴(L_3)的低温保存,国内外已有一些报道。冷冻后的L_3仍能保持原有的生物学特性,在易感宿主体内能继续发育至成虫;亦能在体外继续培养,蜕皮发育至童虫(L_4)。鉴于...
[期刊论文] 作者:韩俊,陶鸿章, 来源: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年份:1989
本文报告周期型马来丝虫微丝蚴经含20mM CaCl_2的HBSS缓冲液内人工脱鞘后,在28±1℃下,分别培养于添加有5%小牛血清、2mg/ml葡萄糖和600μg/ml谷胺酰氨三种成份的HamF12、TC19...
[期刊论文] 作者:陶鸿章,黄蕙芬,, 来源: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 年份:1989
低温冷冻保存是体外建立虫库的一种简便、实用而有效的方法,可为广泛深入开展丝虫和丝虫病的实验研究提供虫源,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外已开始采用冷冻方法运输及保存虫源。...
[期刊论文] 作者:徐大刚,陶鸿章,, 来源:遵义医学院学报 年份:1988
本文系在相同的温度、湿度和食物的条件下,观察不同光照对中华按蚊增殖能力的影响。在光照度53—120Lux条件下,中华按蚊内禀增殖力rm为0.1365;而在光照度10—38Lux的两个弱光...
[期刊论文] 作者:陶鸿章,黄蕙芬,, 来源:遵义医学院学报 年份:1985
低温保存微丝蚴已有数十年的历史。早期大多采用一步直接冷冻法,且不使用任何冷冻保护剂。1969年Ogunba使用二甲基亚砜(DMSO)作为冷冻保护剂,并采用二步慢冷法成功地对彭亨...
[期刊论文] 作者:陶鸿章,黄蕙芬, 来源: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年份:1986
本文报告了使用冷冻技术对马来丝虫微丝蚴进行48小时低温保存的试验。参照Ham等的二步冷冻法的实验表明:微丝蚴的活力(存活率、正常外貌百分率及活动等级),无论加血清或不加...
[期刊论文] 作者:徐大刚,陶鸿章, 来源: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年份:1989
光线的强弱影响按蚊成蚊的密度.活动、叮刺和产卵。为了解光照度对中华按蚊增殖能力的影响,我们于1986年10月至1987年1月,采用三种不同光照条件,进行了实验比较。 材料与方...
[期刊论文] 作者:林国军,陶鸿章,刘德云, 来源: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陶鸿章,韩俊,徐大刚,, 来源:贵州医药 年份:1988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微丝蚴及感染期蚴的低温冷冻保存已有不少报道。经冷冻后的幼虫仍具有原有的生物学特性。成虫的低温冷冻保存,国内尚未见公开报道;国外,Townson等(1986)...
[期刊论文] 作者:陶鸿章,徐大刚,韩俊,, 来源:遵义医学院学报 年份:1988
采用20mM CaCl_2脱鞘的改良方法,在体外条件下同步完成马来微丝蚴的脱鞘和分离过程,获得95~100%脱鞘的马来微丝蚴。Using 20mM CaCl 2 desaturating modified method, in vit...
[期刊论文] 作者:徐大刚,陶鸿章,张群刚, 来源: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年份:1989
在实验饲养中华按蚊过程中,发现蚊幼虫密度影响蚊虫的生长发育。为此,我们采用相同的温度、营养和水体等条件,观察蚊幼虫密度对其蛹化、羽化和成蚊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选用...
[期刊论文] 作者:陶鸿章,徐大刚,黄蕙芬,, 来源:遵义医学院学报 年份:1986
参照Ham等的二步冷冻法,在含有5%DMSO和20%小牛血清的台氏液中,马来微丝蚴冷冻保存(-196℃)964天,复苏后仍具有活力,其平均存活率达94.2%,平均正常外貌达71.4%,平均活动等级达2.4...
[期刊论文] 作者:林国军,陶鸿章,刘德云,姜东凯, 来源: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年份:1999
柴油机发生油水混的关键件是机体。采用先进的绝对压力式气压检测技术代替落后的水压检测方法,合理制定压差Δp 值,泄漏率VL 值。对机体出现的“薄壳现象”,提出铸造和机加工工艺改......
[期刊论文] 作者:陶鸿章,徐大刚,韩俊,黄蕙芬,, 来源:遵义医学院学报 年份:1988
从动物模型长爪沙鼠腹腔内获取的马来丝虫微丝蚴,在含20mMCaCl_2的HBSS缓冲液内人工脱鞘后,在28±1°C下,分别培养于添加有0,65%水解乳蛋白、10%小牛血清,含蚊细胞系或不含蚊细...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