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72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1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陶明信,, 来源:兰州大学学报 年份:1992
本文讨论了侵入岩原生流动构造形成的方式、动力条件和边界条件;分析了不同方式动力作用下原生节理及褶皱的组合图案及其力学性质.研究表明:边界条件对岩浆流动方式和流动构...
[期刊论文] 作者:陶明信,, 来源:地质通报 年份:2010
重点研究了吐哈盆地构造单元的类型、构造属性及其与构造反转之间的关系等相关问题。吐哈盆地的构造单元可归为2种不同类型的体系:坳陷/隆起-凹陷/凸起类型的体系和构造带类...
[期刊论文] 作者:陶明信, 来源:地球科学进展 年份:2001
在前中生代,形成了华北、扬子和塔里木等较大的海相及海陆交互相含油气区(盆地),构造格架呈南北分异.经海西-印支运动,形成统一的中国大陆板块,且整体构造格架演变为东西分异...
[期刊论文] 作者:陶明信,, 来源:地质学报 年份:2015
煤层气在煤矿中俗称瓦斯而长期仅被视为灾害性气体,早期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瓦斯防治问题。直到上世纪后期,煤层气才被作为资源进行研究与开发试验,煤层气逐渐成为同位素地球化学研......
[期刊论文] 作者:陶明信, 来源:自然科学进展 年份:2005
概述了煤层气作为新资源的研究及开发状况,全面评述了煤层气地球化学研究的现状:其组分以CH4为主,δ13C1值约为-80‰--10‰,有限的δD1值数据为-333‰--117‰,CO2的δ13C值为...
[期刊论文] 作者:陶明信, 来源:地质学报 年份:1992
在构造变形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共轭剪节理及褶皱资料恢复了北天山山前乌鲁木齐-乌苏地区的构造应力场,进而分析了构造运动及其动力学特征。本区早期构造运动发生于晚侏罗世末...
[期刊论文] 作者:陶明信, 来源:天然气地球科学 年份:1998
根据构造动力学性质,构造变形,地球物理场及壳幔结构等特征,将印支运动后扣国含油气区划分为东部裂谷构造活动区,中部克拉通构造稳定区,西北构造反转次稳定区和青藏挤压碰撞构造活......
[期刊论文] 作者:陶明信, 来源:新疆地质 年份:1990
北天山山前乌鲁木齐—乌苏地区的构造变形,是在挤压兼左行剪切作用下形成的.根据皱皱构造的排列组合、地层组成、变形强度及构造线等特征,将本区划分为五个构造带,分属于两个...
[期刊论文] 作者:陶明信, 来源:沉积学报 年份:1994
学术界普遍认为吐-哈盆地为板块碰撞作用所形成的压(扭)性佃地,本文研究发现,吐-哈盆地在沉积演化、构造变形、盆地结构、地球物理场及其所反映的壳幔结构等方面都与中国东部张性伸......
[期刊论文] 作者:陶明信,, 来源:科学 年份:2000
煤是植物体沉积埋藏后,在漫长的地质历史过程中,经过复杂的生物与理化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可燃有机岩,属于化石燃料。...
[会议论文] 作者:陶明信, 来源:第十五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年份:2015
[期刊论文] 作者:陶明信, 来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年份:2017
[会议论文] 作者:陶明信, 来源:中国科协第二届青年学术年会资源、环境与持续发展战略专题讨论会 年份:1995
[期刊论文] 作者:陶明信, 来源:百年潮 年份:2021
毛泽东手书《沁园春·雪》  1945年10月7日,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期间,将所作《沁园春·雪》(以下简称《雪》)书赠柳亚子先生,其后,柳亚子将《雪》在“柳诗尹画联展”中展出,并为联展作跋评论:“毛润之沁园春一阕,余推为千古绝唱,虽东坡、幼安,犹瞠乎其后,更无论南唐小令,南宋......
[期刊论文] 作者:陶明信, 来源:地球科学进展 年份:1989
主要论述了地质力学从构造形迹入手,通过构造体系的划分与研究来探讨地壳运动及动力来源的学术思想;评述了地质力学的几个基本观点和工作方法;提出了地质力学发展中存在的若...
[会议论文] 作者:陶明信, 来源:中国地质学会第四届全国构造会议 年份:2008
本文介绍壳层上部构造格架的基本特征;深部构造动力学环境的气体地球化学示踪研究进展通过气体地球化学的构造环境示踪研究,识别出中国大陆4种具代表性的断裂带,对构造格架形成的深部构造动力学机制进行分析.......
[期刊论文] 作者:陶明信,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年份:2012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形式的商业建筑发展迅猛,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商业建筑一旦发生火灾,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会成为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商业建筑防火设计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文章探讨了建筑防火、消防疏散在商业建......
[期刊论文] 作者:陶明信,徐永昌, 来源:沉积学报 年份:1999
本篇论述中,新生界煤型气的有关问题。中生界煤型气资源集中分布在北方,气源岩以侏罗纪煤系为主,以西北区资源前景最好。其中吐-哈盆地最具代表性,构造环境反转是本区煤层气形成并......
[期刊论文] 作者:王万春, 陶明信, 来源:地质通报 年份:2005
地质微生物作用与油气资源的生成、保存、破坏、开采和勘探的各个环节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微生物(细菌)本身不仅是良好的成烃母质,还是促使有机物转化为石油烃的主要营力.微生...
[期刊论文] 作者:李晶莹,陶明信, 来源:地球科学进展 年份:1998
煤层气已成为一种新兴的非常规天然资源,煤层气是成煤物质在煤化过程中生成并储集于煤层中的气体。按其成因类型分为生物成因气和热成因气,生物成因气有原生和次生两种类型,原生......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