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17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赵炎秋, 来源: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陈果安先生认为文学的本质是语言的观点值得再商榷。我们认为 ,文学形象是有自足性的 ,文学的目的在于塑造形象 ,形象是文学的本质。但是在强调文学的形象的本质的同时 ,应该...
[期刊论文] 作者:陈果安, 来源:理论与创作 年份:1996
透视狄更斯——评赵炎秋的《狄更斯长篇小说研究》陈果安收到赵炎秋的《狄更斯长篇小说研究》,立刻使我想起了唐人的一句诗:“十年磨一剑”!早在读研究生的时候,赵炎秋就开始了对...
[期刊论文] 作者:文浩,, 来源: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2008年12月,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的“麓山文艺学研究丛书”出版了《中国文学批评的传统与转化》(赖力行)、《明清叙事思想研究》(赵炎秋、陈果安、潘桂林合著)、《西方象征美学源流...
[期刊论文] 作者:李真微,, 来源:湖南教育 年份:2006
读过陈果安教授《高考作文对文体应作适当的限制》(《湖南教育·语文教师》2006年第1期)一文,很赞成他提出的主张和阐述的道理,在这里也想凑上自己的一点意见来参与讨论。...
[期刊论文] 作者:陈果安,,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1998
金圣叹在《水浒》评点中,对叙事节奏给予了充分重视,他不但揭示了叙事节奏的客观依据和心理依据,而且还总结了节奏艺术的许多方法和技巧,本文对此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
[期刊论文] 作者:陈果安,, 来源:湖南教育 年份:2006
我认为,高考作文,应该对文体作适当的限制。这句话,主要是针对高考作文“不限文体”而言。强调高考作文要“淡化”文体, 大概十来年了,真正对文体实行“大开放”,应该从1...
[期刊论文] 作者:陈果安,, 来源: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年份:2007
从2004年到2006年,湖南这三年的高考语文命题,尊重了语文学习规律,坚持了正确教学导向,在作文、古诗文、现代文阅读等方面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湖南卷不仅是在考考生,同时也在表述......
[期刊论文] 作者:陈果安,,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91
【正】 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将意境分为“常人之境”与“诗人之境”,将“诗人之境”分为诗人“所感之境”与诗人“所写之境”。在具体分析中,又将读者“所得之境”区别于...
[期刊论文] 作者:陈果安,,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2001
网络文学要获得新的发展,首先应重视和强调它的主体性,在没有控制系统的全开放的情况下写作,如果停留于主观渲泄、自说自话,或把电子虚拟空间与现实生活割裂、对立起来,是不利于网......
[期刊论文] 作者:陈果安,,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1993
【正】 从某种意义说,小说的艺术,就是叙述的艺术。当代叙事美学,最关注的就是小说叙述的视角、节奏、结构等问题。 在中国古代小说理论史上,第一个从美学的角度,对小说叙述...
[期刊论文] 作者:陈果安,,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1984
【正】 古人论文以“气”。这种文气说,既不简单地等同于文章的气势,也不简单地等同于作者的禀性、才气,它有丰富而具体的内涵,是散文领域里一个与诗歌的意境说平行的美学范...
[期刊论文] 作者:陈果安,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98
大量非情节因素向小说文本的渗透,是现代小说艺术的一个基本特征。然而时至今日,尚未见到有人对小说的非情节因素作出全面系统的专题研究。令人感到惊叹的是,早在明末清初的金圣......
[期刊论文] 作者:陈果安,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1998
明清小说评点含有丰富的小说叙事思想和理论。首先,评点家们对于“本事”与“故事”有着明确的认识和界说。如,金圣叹在《水浒》28回回评中,曾明确指出:“马迁之为文也,吾见其有事之......
[期刊论文] 作者:陈果安,, 来源:怀化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陆机的《文赋》,是刘勰《神思篇》的思想依据和出发点,《神思篇》甚至援引和阐发了《文赋》中的许多观点。一般认为,刘勰在陆机的基础上,对创作构思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得出了...
[期刊论文] 作者:陈果安, 来源: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确立语言在文学作品中的本体地位显然不是一个一般性的理论问题。赵炎秋先生有机整合形象论文论、语言论文论 ,试图从有机、综合的层面揭示文学作品是如何生成的 ,这种努力给...
[期刊论文] 作者:陈果安,,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93
金圣叹评《水浒》,对小说技法倾注了极大热情,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评点,使子弟“晓得许多文法”。他的技法评点,不仅构成了他小说理论一个重要的部分,而且影响到他以后几乎...
[期刊论文] 作者:陈果安,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99
金圣叹创立了科学的小说理论。他提出的小说文体论、小说创作论、小说阅读论,其理论建树达到了相当的广度和深度;他运用对比研究和社会学、美学、心理学、结构主义和叙事学批评......
[期刊论文] 作者:陈果安,,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正】 构思好了,还要表达。构思与表达并非完全一致的。有时,作者构思很好,写出来的文章却很一般。有时,作者构思一般,写出来的文章却很好。关于的者,在中国古代批评史上,陆...
[期刊论文] 作者:陈果安,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2000
张竹坡在《金瓶梅》的评点中 ,肯定了“丑”大规模地进入小说世界以及由此带来的审美意义 ,阐释了“化丑为美”的审美机制 ,提出了系统的以“审丑”为核心的小说理论 ,他的“...
[期刊论文] 作者:陈果安,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92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典型这个审美范畴是属于西方文学的。本文指出,金圣叹所提出的“性格”,在中国古代是一个有别于“意境”的重要审美范畴;金圣叹对“性格”的本质、性格与环境的关系、典型化等问题,都有过系统而又出色的阐释;在其理论的深度、广度及系统性方面......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