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86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王金龙,陈存来, 来源:山东农业科学 年份:1998
大豆种子贮藏蛋白组份11S7S研究概况王金龙陈存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济南250100)目前,世界上人类所得到的蛋白质80%来源于植物蛋白,其中16%来源于大豆〔1〕。...
[期刊论文] 作者:陈存来,, 来源:科技致富向导 年份:2002
一、品种选择最好选用增产潜力大、抗逆性强的杂交种,适宜我国北方地区种植的杂交种有鲁杂8号、鲁杂7号、辽杂10号等。粮、秆、穗、轴兼用的地区,可选用普通高粱鲁粱2号等。...
[期刊论文] 作者:王金龙,陈存来, 来源:作物杂志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王金龙,陈存来,, 来源:农业知识 年份:1999
多效唑是一种新型高效低毒植物生长延缓剂和广谱杀菌剂。近年来,多效唑在多种作物上使用,效果良好。大豆喷施多效唑,能显著降低株高,增强植株的抗倒能力和提高Paclobutraz...
[期刊论文] 作者:陈存来,王金龙,, 来源:农业知识 年份:1999
——确保种子质量和数量。种子应进行风选和人工选种,去除杂质、杂粒、破碎粒和秕粒。根据种子籽粒的大小和发芽试验结果,每1/15公顷用留苗量1.2~1.5倍的种子播种。- Ensur...
[期刊论文] 作者:陈存来,王金龙,, 来源:科技致富向导 年份:2001
大豆是高油、高蛋白、高能量的粮油兼用作物,营养平衡,用途广泛。山东省常年种植面积55万公顷左右,单产只有150千克左右。因此,通过选用优良品种,科学进行田间管理等高产栽...
[期刊论文] 作者:陈存来,时传娥,, 来源:科技致富向导 年份:2003
一、早播育壮苗为达到早熟、高产、高效栽培的目的,一般于2月底至3月初采用阳畦育苗。 1.苗床上的配备选用肥沃的大田土7份,腐熟厩肥3份,每立方米土再加入尿素0.25千克,过磷...
[期刊论文] 作者:陈兴华,陈存来,王金龙,, 来源:农业知识 年份:1997
一、品种来源: “鲁豆11号”原品系代号潍8640—112,是潍坊农科院于1986年用鲁豆6号当母本,北京820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连续多代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高产、抗病、优质、...
[期刊论文] 作者:王滔,孙淑燕,陈存来, 来源:大豆科学 年份:1983
叶片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豆荚是构成产量的因素之一,二者关系极其密切又比较复杂。本试验表明,去叶处理,有叶节叶片的光合产物并非只供给本节荚,还可以同去叶节荚输送,形成...
[期刊论文] 作者:陈存来,罗继春,时传娥,, 来源:科技致富向导 年份:2003
HA-189西红柿由以色列海泽拉种子公司选育,1999年、2000年在山东试验示范,2001年进行生产推广,表现为优质高产、适应性强、商品性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值得推广。一、特...
[期刊论文] 作者:王金龙,徐冉,陈存来,王彩洁, 来源:大豆科学 年份:2000
近年来,科技工作者对大豆连作障碍机理进行了广泛研究,得出的结论不尽一致,尚有争论。本文就大豆连作障碍机理研究作简要概述,目的是为解决大豆连作障碍提供参考。In recent ye......
[期刊论文] 作者:王彩洁,徐冉,王金龙,陈存来, 来源:玉米科学 年份:2001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分子标记技术在玉米目标基因的标记、玉米自交系亲缘关系与遗传多样性研究、QTL分析、杂种优势研究中的应用....
[期刊论文] 作者:徐冉,王彩洁,王金龙,陈存来, 来源:山东农业科学 年份:2003
14个国外大豆品种和种质被广泛应用于山东大豆育种研究和生产,共衍生出26个大豆品种,占山东省大豆育成品种的33.3%.衍生品种的播种面积占山东省大豆播种面积的40.2%.国外种质...
[期刊论文] 作者:徐冉,续荣治,王彩洁,王金龙,陈存来, 来源:植物保护 年份:2002
荞麦秸秆粉对植物发芽、生长发育有抑制作用 ,其抑制作物的强弱因植物的种类而异 ,对生菜和稗草的抑制作用强 ,对大豆和水稻的抑制作用弱。研究发现 ,荞麦秸秆粉可使稗草的发...
[期刊论文] 作者:徐冉,陈存来,邵历,张礼凤,王彩洁,李永孝, 来源:作物学报 年份:2005
以12个生育期和结荚习性不同的夏大豆品种(系)为材料,测定其在不同条件下青壮龄(展开13日龄)叶片和幼龄(展开4日龄)叶片的光合速率。结果表明,在晴天、适宜供水和自然光照下,夏大豆青......
[期刊论文] 作者:张存良,吴建军,尹庆良,撒德山,方会见,陈存来,刘继学, 来源:山东农业科学 年份:2009
本文作者在实践中发现小麦多基因性状后期选择的重要性,并从遗传学理论上论述了微效基因、修饰基因后期选择的有效性、可遗传性。在实践与理论相印证的基础上,提出了小麦育种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