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95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1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陈威祥, 来源:能源与环境 年份:2020
为确保标准粉尘发生装置的给料量准确且稳定,研制出一种给料发生器,并进行了实际应用,可为低浓度颗粒物测试与校准等提供技术支撑。...
[期刊论文] 作者:陈威祥,, 来源:能源与环境 年份:2012
进行电除尘器气流物模试验,通过设置调整电除尘器4室进口烟道导流叶片及烟箱内的气流均布装置,使得电除尘器4个室之间的流量分配和电场内气流分布均匀,满足设计要求。...
[期刊论文] 作者:陈威祥, 来源:能源与环境 年份:2010
气流分布是影响电除尘器除尘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对于脱硫后高浓度电除尘器,特别是上进气进口喇叭结构,其气流分布对除尘效率的影响更大。通过厂内模拟试验和现场试验验证,...
[期刊论文] 作者:陈威祥, 来源:能源与环境 年份:2011
为减小电除尘器电流密度、降低能耗,有效抑制电晕电流,提高电除尘器后级电场的除尘效率,结合不同电晕线的制作工艺和放电特性,研制开发了一种波形电晕线,并申请了专利,得到广泛应用......
[期刊论文] 作者:罗毅, 陈威祥,, 来源:中国电力 年份:2018
随着污染物超低排放控制技术日趋完善,当烟道内颗粒物浓度低、温度低、湿度高时,采用GB/T16157—1996中推荐的颗粒物测试方法(滤筒法),经常会出现样品失重,无法准确得到烟气...
[期刊论文] 作者:陈威祥,田青,, 来源:能源与环境 年份:2010
根据实践经验.围绕电除尘器出口含尘浓度现场测试及实验室后续处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等措施进行探讨。...
[会议论文] 作者:罗毅,陈威祥, 来源:第十七届中国电除尘学术会议 年份:2017
随着污染物超低排放控制技术日趋完善,当烟道内颗粒物浓度低、温度低、湿度高时,采用GB/T16157-1996中推荐的颗粒物测试方法(滤筒法),经常会出现样品失重,从而无法准确得到烟...
[期刊论文] 作者:杨丁, 陈威祥, 郑芳,, 来源:电力科技与环保 年份:2015
GB/T 16157-1996中推荐的采样测试方法,仅适用于颗粒物浓度高于50 mg/m3的固定污染源采样。伴随着排放标准的提高,污染物控制技术与工艺日趋完善,部分示范工程颗粒物排放在线...
[会议论文] 作者:陈威祥,叶兴联,罗毅,林启超, 来源:第二十三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污染防治技术研讨会 年份:2019
颗粒物CEMS已广泛应用于固定污染源排气监测,然而在排放限值内如何对颗粒物CEMS进行校准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自主研制的标准颗粒物发生装置,模拟干式电除尘后的干烟气...
[会议论文] 作者:陈永强,陈威祥,郑芳,林启超, 来源:第十七届中国电除尘学术会议 年份:2017
燃煤烟气SO3由于其特有的化学性质,一直是国内外燃煤电站污染物测试的难点之一.本文参照国内应用广泛的SO3控制冷凝法自制SO3采样系统,在综合考虑烟气SO3采样过程中的各种影...
[会议论文] 作者:李立锋,陈威祥,黄三明,詹秋月,罗毅, 来源:2009全国燃煤电厂除尘技术论坛 年份:2009
  电除尘器的常规模型实验存在时间长、费用高、场地大等缺点,而CFD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利用CFD技术对电除尘器气流分布进行模拟,其结果与实验可以很好的吻合。本文......
[会议论文] 作者:姚辉梅,吴丽梅,陈威祥,叶兴联, 来源: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0科学技术年会 年份:2020
采用化学吸收法及靛酚蓝分光光度法进行逃逸氨测试,分析了反应试剂用量及配比、采样流量、吸收液浓度等影响测试准确性的因素,为氨的准确测试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靛酚蓝分光光度法中,50g/L水杨酸、10g/L亚硝基铁氰化钠、0.05mol/L次氯酸钠的最佳用量分别为0.30......
[期刊论文] 作者:杨丁, 陈永强, 陈威祥, 郑芳, 林启超,, 来源:中国电力 年份:2018
燃煤烟气中SO3由于其特有的化学性质,一直是国内外燃煤电厂污染物测试的难点之一。参照国内应用广泛的SO3控制冷凝法,自制了一套SO3采样系统,在综合考虑烟气SO3采样过程中的...
[会议论文] 作者:陈威祥,林启超,叶兴联,许强,郑芳, 来源: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0科学技术年会 年份:2020
针对燃煤电厂烟气协同控制技术对SO2的贡献.采用控制冷凝法采样和铬酸钡分光光度法分析,选取国内某典型的600MW机组对不同环保治理设备进行SO3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空气预热器和一级低温省煤器有助于SO3的脱除,脱除率为35.304%,但增加了对设备产生积灰和腐蚀的风险......
[期刊论文] 作者:陈威祥, 郭俊, 杨丁, 叶兴联, 罗毅, 林启超,, 来源: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2004
在超低排放条件下,如何准确测量颗粒物浓度成为关键技术问题。根据国家相关测试标准,研制了1台量值可溯源的低浓度颗粒物测试校准装置,详细阐述了校准装置的主要单元和性能评价,......
[期刊论文] 作者:陈威祥,郭俊,杨丁,叶兴联,罗毅,林启超, 来源: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2019
[期刊论文] 作者:张原,廖增安,邱生祥,钟志良,杨文贞,陈威祥, 来源:中国环保产业 年份:2007
文章介绍了一种顶打和侧打相结合的BEL型双维振打式电除尘器,该产品将电除尘器两种主要的振打清灰技术结合,适用于老除尘器的提效改造及新除尘器的制造等。...
[会议论文] 作者:张原,廖增安,邱生祥,钟志良,杨文贞,陈威祥, 来源:第十一届全国电除尘学术会议 年份:2005
本文论述了BEL系列新型电除尘器的技术特点,分析了该除尘嚣阴阳极极配型式设计的主要优点,介绍了双维振打清灰技术的试验研究情况。BEL电除尘器的工业应用和市场表现证明:BEL型......
[会议论文] 作者:陈威祥, 姚辉梅, 叶兴联, 陈永强, 郑芳, 林启超,, 来源: 年份:2004
燃煤烟气SCR脱硝采用化学吸收法测试氨逃逸,其吸收效率直接影响氨逃逸的测试准确性。针对主要影响氨逃逸吸收效率的采样流量、吸收液用量和氨逃逸浓度,通过逃逸氨吸收效率实...
[期刊论文] 作者:陈威祥, 郭俊, 叶兴联, 刘锡尧, 陈永强, 郑芳, 龚国, 来源:中国电力 年份:2019
燃煤烟气中的SO3浓度低、化学性质活泼,一直是国内燃煤电厂污染物测试的难点。针对“控制冷凝法”测试SO3捕集效率低的问题,依托自制的SO3校准发生装置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