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94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罗芬, 来源:西南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 年份:1999
1998年9月至1999年1月笔者对重庆市北碚区养殖鲤、鲫寄生粘孢子虫区系进行了初步调查,在被检查的32尾鲤和75尾鲫中,获得的寄生粘孢子虫经整理鉴定,共有10种,根据陈启鎏、马成...
[期刊论文] 作者:陈启鎏, 来源:水生生物学集刊 年份:1955
关於淡水鱼类寄生原生动物的研究,外国已有不少文献,但有关我国淡水鱼,特别是几种主要池养鱼的这步面资料,颇感缺乏。...
[期刊论文] 作者:陈启鎏, 来源:水生生物学集刊 年份:1956
作者于去年(1955)冬,发表了关于寄生鲩鱼的原生动物报告。本文是这一研究工作中的第二部分,所记述的原生动物,是青鱼这一寄主中已发见的种类共16种,其中已见于文献的11种,新种5种。......
[期刊论文] 作者:陈启鎏,, 来源:中国科学 年份:1951
一.绪言从初期胚胎发育过程和发生生理的研究,知道卵的性质有全能与限能的不同。全能卵(regulative egg)的初期发育,在某一固定的温度下,卵的每次分割是按冪次式(exponential type)而进行,每完成一有丝分裂周期(mitotic cycle)所需的时间都相同。这种情形,早经 ......
[期刊论文] 作者:谢杏人,陈启鎏, 来源:动物分类学报 年份:1989
在长江中游的扬子江白鲟和中华鲟上发现二种粘孢子虫,命名为白鲟碘泡虫,新种和宜都单极虫,新种。...
[期刊论文] 作者:柴建原,陈启鎏, 来源:动物分类学报 年份:1990
龟鳖类锥虫的研究,国内外均比较少。本文记述了在中华鳖和乌龟血液中发现的两新种,鳖锥虫和龟锥虫。这是国内首次对龟鳖类锥虫研究的报道。...
[期刊论文] 作者:苏晓群,陈启鎏, 来源:动物分类学报 年份:1991
本文记述寄生于淡水鱼类的艾美科原虫四新种。显著艾美虫,新种Eimeria eminens sp.nov.寄生于日本鳗鲡肠道。斗鱼艾美虫,新种Eimeria macropoda sp.nov.寄生于圆尾斗鱼肠道。...
[期刊论文] 作者:柴建原,陈启鎏, 来源:水生生物学报 年份:1990
血簇虫(Haemogregarina Danilewsky,1885)属真球虫目(Eucoccidia)血簇虫科(Haemogregarinidae),这一属的寄生虫,其寄主以爬行动物为主,两栖动物和鱼类也有寄生。至今已...
[期刊论文] 作者:柴建原,陈启鎏, 来源:水生生物学报 年份:1990
中华血簇虫在其无脊椎动物寄主中的发育已另有文描述。这里报道的是中华血簇虫在中华鳖中的发育。这一时期包括三个阶段:组织细胞内裂体增殖、深部血红细胞内的裂体增殖和外...
[期刊论文] 作者:柴建原,陈启鎏, 来源:水生生物学报 年份:1990
中华血簇虫是湖北产的中华鳖体内发现的一种寄主虫。在其生活史发育中,存在着两种寄主的交替。本文只介绍它在无脊椎动物寄主--鳖穆蛭体中的发育情形。这一时期包括两个阶段:...
[期刊论文] 作者:吴灶和,陈启鎏, 来源:水生生物学报 年份:1987
作者于1983—1984年,调查了湖北省五湖鱼类寄生粘孢子虫区系,所发现的粘孢子虫,经鉴定有9种是新种(其中两极虫Myaldium 2种,粘体虫Myxosoma 1种,碘泡虫Myxobolus 6种)。测量孢子大...
[期刊论文] 作者:陈启鎏,谢杏人, 来源:水生生物学集刊 年份:1960
关于寄生鳢属鱼类原生动物的研究,外国已有不少的文献,但在我国还没有关于这方面的资料。作者进行这一研究工作,目的是了解斑鳢(Ophiocephalus maeulatus)和乌鳢(O.argus)两种淡...
[期刊论文] 作者:谢杏人, 陈启鎏, 来源:海洋与湖沼 年份:1988
本文对粘孢子虫四囊科一新属,新种进行了描述,这种粘孢子虫1982年4月发现于南海北部湾蓝圆鲹的肌肉中,其孢子的背面观呈十字形,具有4块长度不等的棘状壳瓣和4个不同大小的极囊,本新属,新种被定名为四棘虫新属Tetraspina gcn.now.,鲹四棘虫新种Tetraspina decapt......
[期刊论文] 作者:谢杏人,陈启鎏,陈英鸿,杨初枝,周汉起,伍惠生,, 来源:水生生物学集刊 年份:1959
鲮鱼[Cirrhina molitorella(Cur.&Val.)]是广东地区饲养的家鱼之一,群众有一套用“大草”养它的经验,但在饲育过程中,鱼苗往往发生一种流行病,导致大量死亡。患病的鱼苗,身体...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