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80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陈云瀛, 来源: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年份:1988
自1984年7月以来,我院行腓肠肌皮瓣转移修复小腿及膝部软组织缺损11例。其中3~~...
[期刊论文] 作者:陈云瀛, 来源: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年份:1988
足、踝部面积较大的软组织缺损,多需用皮瓣来修复。1986年8月以来,我科应用逆行胫后动脉岛状皮瓣一次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7例,效果满意。本文还讨论了其手术方法...
[期刊论文] 作者:陈云瀛, 来源:广东医学 年份:2001
完善地修复创面和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肢的功能是广大医务工作者关注的课题。1973年吻合血管皮瓣移植在临床上取得成功以后,20多年来,为了使受区获得较好的功能与外观,同时尽量减少......
[会议论文] 作者:陈云瀛;, 来源:广东省第二次手外科学学术会议 年份:2005
指常发生在小腿和前臂掌侧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症状和体征.骨间膜室内压力急剧增加,超过动脉压后,可阻...
[期刊论文] 作者:匡斌,陈云瀛, 来源:实用医学杂志 年份:2002
目的:探讨四肢大血管损伤合并严重多发伤的临床救治体会.方法:总结12例四肢肱动静脉、股动静脉、动静脉损伤合并出血性休克、肋骨骨折并血气胸、四肢长骨骨折并神经损伤、...
[期刊论文] 作者:陈华德,陈云瀛, 来源: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年份:1998
高压电烧伤的治疗较困难,后期功能恢复差,目前治疗无突破性进展,1985年1月-1996年1月收治96例电烧伤,早期采用多种组织瓣移植修复,使高压电烧伤截肢率由46%下和到30%以下。同时在术后进行康复治疗,使受......
[期刊论文] 作者:李庆生,陈云瀛, 来源:实用医学杂志 年份:1997
[期刊论文] 作者:祖健,陈云瀛, 来源: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年份:1996
修复复创面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总结了1992年以来,应用自体混合皮浆移植样治疗各种创面36例89处的临床效果。应用表、睦皮层混合能比例为3:1,供植比例为1:L5.1:10.1:15和1:20。各种创面愈合程度其微粒皮成活......
[期刊论文] 作者:李庆生,陈云瀛, 来源:广东医学 年份:1997
[期刊论文] 作者:李庆生,陈云瀛, 来源: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年份:1997
目的:报道头颈部电击伤伴较大软组织缺损创面的皮瓣修复效果。方法:1992年6月~1996年12月,用下斜方肌岛状皮辧移植修复头颈部电击伤创面8例,皮瓣面积17 cm×10 cm~35 cm×14 cm。结果:8例头颈部创面均一期修复,效果良好。结论:下斜方肌岛状肌皮瓣可利用面积大,是修复头颈......
[期刊论文] 作者:钟克宣,陈云瀛, 来源:广东医学 年份:1999
目的 正确解决四肢皮肤撕脱伤创面的早期修复问题。方法 对 2 7例四肢皮肤撕脱伤患者的创面进行全厚皮片植皮修复术。结果  2 5例一次植皮成活愈合 ,2例首次植皮术失败 ,...
[期刊论文] 作者:邱德赞,陈云瀛, 来源:广东医学 年份:1998
报告36例60条急性四肢主干血管钝性损伤,平均随访17个月,肢体全部存活,仅1例发生肢体缺血性肌挛缩,我们体会,早期诊断早期处理此类血管损伤是成功的关键,应争取在6-8小时内修复血管,恢复血循环......
[期刊论文] 作者:祖健, 陈云瀛, 余安定,, 来源: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年份:2004
第一、二鳃弓综合征系由第一、二鳃弓和位于其间的咽囊和第一鳃裂以及颞骨原基的发育不全所致。临床表现为:①面横裂;②第一鳃裂窦道;③颜面一侧短小.我科自1986~1990年...
[期刊论文] 作者:邓国三,余安定,陈云瀛, 来源: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年份:1994
采用快速乙酰胆碱酯酶组化染色法对6例周围神经损伤急诊病例,在神经一期修复时,远、近端进行染色,1小时内得出清晰结果。以染色结果为指导,选择性地进行神经功能束的准确对接。经过6~24个月随访,取得良好效果。......
[期刊论文] 作者:陈云瀛, 陈之白, 余安定,, 来源:广东医学 年份:1988
股、腘动脉损伤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如损伤后结扎血管,多数将发生小腿坏疽(95~100%)。此类损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其截肢率为72.5%,六十年代改为血管修复法,截肢率...
[期刊论文] 作者:陈云瀛, 陈宇斐, 匡斌, 来源:广东医学 年份:2005
骨筋膜室综合征指常发生在小腿和前臂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症状和体征.当致病因素(如暴力砸压等)作用于...
[期刊论文] 作者:邓国三,邓若愚,陈云瀛, 来源: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年份:1998
[期刊论文] 作者:陈云瀛,陈之白,余安定, 来源: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年份:1987
[期刊论文] 作者:陈云瀛,陈之白,余安定,祖健, 来源: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年份:1993
从1985年11月~1992年11月应用18种不同的轴型皮瓣、肌皮瓣移位修复较大的软组织缺损而且累及肌腱、骨、关节裸露的创伤创面123例,失败2例,术后功能及外形较好,效果满意。本文介绍了用皮瓣延迟法或阻隔式延迟法扩大供皮瓣面积,最大皮瓣面积可达839.5cm2(36.5cm×23cm);......
[期刊论文] 作者:谢文斌, 陈宇斐, 邝石峰, 陈云瀛, 来源:广东医学 年份:2005
针对拇指及虎口皮肤缺损的治疗方法较多,有骨或肌腱外露的创面必须用皮瓣移植来修复.自2002年3月至2005年1月,我科应用桡动脉鼻烟窝穿支筋膜皮瓣转移修复拇指及虎口皮肤缺损...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