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35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陆诗忠,, 来源: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年份:2012
作为传统犯罪既遂标准的"构成要件齐备说"存在着重大缺陷。王志祥教授、徐光华博士为"构成要件齐备说"所进行的辩护难以奏效。新近出现的"类型化标准说"提倡不同的犯罪类型适...
[期刊论文] 作者:陆诗忠,,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究其实质,单位犯罪是一种业务犯罪,是工商文明的消极产物。确立单位犯罪的特征应遵循三个基本要求:有助于划清单位犯罪与自然人(共同)犯罪的界线,有助于维护法秩序的统一,符合惩治单......
[期刊论文] 作者:陆诗忠,, 来源: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年份:2017
"危险方法"的认定固然要判断犯罪行为的指向是否为"公共安全",但更为重要的是应当注意考察其独立于其他危害公共安全犯罪行为的基本属性。"危险方法"具有"相当性"、"兜底性"...
[期刊论文] 作者:陆诗忠,, 来源: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年份:2016
"行为共同说"所宣扬的较之于"犯罪共同说"的一系列"比较优势"不仅是无以立足的,而且司法实践中所出现的有关共同犯罪的疑难问题,运用"犯罪共同说"是同样能够迎刃而解的。在此...
[期刊论文] 作者:陆诗忠,, 来源: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传统话语对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解读存在不少误区,如对"宽严相济"的政策定位、基本内涵、与其他刑事政策的辩证关系等问题的理解就是如此。"宽严相济"这一刑事政策应当...
[期刊论文] 作者:陆诗忠,, 来源:法学 年份:2008
《草案》建议将《刑法》第239条修改为:"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3年...
[期刊论文] 作者:陆诗忠,, 来源:东方法学 年份:2015
晚近以来,我国刑法学界在探讨教唆犯的属性问题时,"教唆犯从属性说"被得以推崇。然而,总揽其相关论述,推崇"教唆犯从属性说"的理由并不充分。该说没有契合于法益保护的基本立...
[期刊论文] 作者:陆诗忠,, 来源: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年份:2010
传统刑法理论将"社会危害性"理解为犯罪的本质,具有充分的合理根据。这可以借助社会现象的根本性得以再求证。新近形成的"刑事违法性说"、"法益侵害性说"、"犯罪本质二元论"...
[期刊论文] 作者:陆诗忠,, 来源: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年份:2008
牵连犯之牵连关系的认定应当摒弃"折衷说"、"主观说"与"犯罪构成要件说",而坚持采用"客观说"。牵连犯的基本类型有两种,即手段—目的型牵连犯、原因—结果型牵连犯。在原因—...
[期刊论文] 作者:陆诗忠,, 来源: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构成要件齐备说”作为犯罪既遂的认定标准存在重大缺陷。王志祥教授、徐光华博士为“构成要件齐备说”所进行的辩护难以奏效。学界对“犯罪目的实现说”、“犯罪结果发生说...
[期刊论文] 作者:陆诗忠,, 来源:政治与法律 年份:2013
我国刑法学界对结果加重犯既遂的研究涉及两个基本方面:一是结果加重犯有无既遂与未遂之分;二是结果加重犯的既遂标准是什么。在第一个问题上,学界有"全面否定说"与"区别否定...
[期刊论文] 作者:陆诗忠,, 来源:河南社会科学 年份:2008
对结合犯概念的揭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不能脱离结合犯的初始意义,应反映结合犯的本质内涵和立法目的,不能脱离法律的实证规定,不能混淆规范刑法学与本体刑法学的界限,不能脱离犯......
[期刊论文] 作者:陆诗忠,, 来源:北方法学 年份:2011
就被害人、犯罪人利益保护而言,无论是附带民事诉讼制度、还是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抑或是刑事和解制度、非刑罚处罚方法,它们都远不如恢复性司法那么周详;就提高诉讼效率而言,...
[期刊论文] 作者:陆诗忠,, 来源:政法论丛 年份:2005
认定丢失枪支不报罪的主观罪过,一方面要坚持"危害结果标准说";另一方面,要严格区分"严重后果"与"危害结果"的界限.基于以上认识,丢失枪支不报罪的主观罪过形式应为故意,既包...
[期刊论文] 作者:陆诗忠,, 来源: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在惩治贷款诈骗罪的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存在不少分歧。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认识:刑法规定推定说、司法解释推定说、主客观一致说。事实上,上述......
[期刊论文] 作者:陆诗忠,, 来源:河北法学 年份:2005
最高人民法院以《批复》的形式将情节严重的非法传销行为定性为非法经营罪。但是该定性会使非法经营罪成为“口袋犯罪”。而且该定性不符合非法经营罪的本质特征,不符合罪刑...
[期刊论文] 作者:陆诗忠,, 来源:中国刑事法杂志 年份:2006
在我国刑法学界,关于刑罚目的的内涵及其内容代表性的观点有"刑罚目的二元论"、"刑罚目的层次说"、"分阶段刑罚目的论"、"双重刑罚目的说"等。"双重刑罚目的说"与其他几种观...
[期刊论文] 作者:陆诗忠,, 来源:中国刑事法杂志 年份:2011
我国的罪刑规范模式是什么,这在刑法学界存在着"犯罪既遂模式说"与"犯罪成立模式说"的尖锐对立,迄今并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事实上,上述任何一种学说都无法对罪刑规范模式作出...
[期刊论文] 作者:陆诗忠,, 来源:北方法学 年份:2012
恢复性司法的勃兴固然与该司法模式所显现的社会效果不无关系,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其背后所隐藏的深厚、坚固且充满朝气的理论渊源,即"后现代主义"、"平衡正义"和"现代伦理"。探...
[期刊论文] 作者:陆诗忠,, 来源: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年份:2015
共同犯罪中的"部分行为全部责任"归责原则只是要求实施"部分行为"的参与人对整个犯罪结果承担全部责任,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人犯罪既遂则全体既遂"。犯罪既遂形态在理论上是一...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