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02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0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陆瑞菊,, 来源: 年份:2012
为了使大麦小孢子培养技术更具有实用性,以大田种植的大麦品种/品系为供试材料,研究了提取液中添加秋水仙碱、诱导培养时采用完整小花共培养以及优化了诱导培养基中的氮含量(...
[学位论文] 作者:陆瑞菊, 来源:南京农业大学 年份:1992
[期刊论文] 作者:陆瑞菊, 来源:现代教师与教学 年份:2012
【摘要】新课标告诉我们,教学应跳出备课预设的思路,灵活多变,尊重学生的思考、发展和批评,无限的教学资源就蕴藏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文章就如何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捕捉课堂资源、利用好动态生成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捕捉 巧用 课堂资源 动态生成......
[期刊论文] 作者:郎淑平,陆瑞菊,, 来源:上海农业学报 年份:2008
以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萌发活力指数以及幼苗相对生长率为指标,研究了NaCl胁迫对10个大麦品种(系)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胁迫浓度的增大,各品种种子萌发受......
[期刊论文] 作者:黄剑华,陆瑞菊, 来源:上海农业学报 年份:1992
在大麦花药离体培养研究中,对49份栽培品种(系)和44份杂交(正反交)组合的F_1,F_2和 F_3代花培绿苗分化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花培绿苗分化率属可遗传性状,高绿苗分化因子可...
[期刊论文] 作者:陆瑞菊,黄剑华, 来源:上海农业学报 年份:1997
以2份番茄栽培品种为供试材料,比较了不同基因型和不同激素配比对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之间的培养反应值存在较大的差异,以下胚轴为外植体可以......
[期刊论文] 作者:黄剑华,陆瑞菊, 来源:上海农业学报 年份:2000
研究了影响大科花药离体培养反应的一些因素。结果表明:供体穗子经3℃预处理可以促进花药离体培养反应,迟钝基因型的最佳处理时间比敏感基因型的短,以10~15d为宜。诱导培养基中添加800mg/L CH能......
[期刊论文] 作者:陆瑞菊,黄剑华, 来源:上海农业学报 年份:2000
通过极癌农杆菌介导将水稻几丁质酶基因导入番茄中,得到转基因植株。导入的三个基因即nptⅡ、bar和几丁质酶基因在子一代以3:1的比较分离。...
[期刊论文] 作者:黄剑华,陆瑞菊, 来源:上海农业学报 年份:1995
在离体培养条件下,35-40℃的高温对不结球白菜种子的萌发、2-3叶无菌苗的生长和下胚轴原生质体的活力均有抑制作用。25℃预培养和Hyp1 500mg.L^-1浸种可以明显提高热敏品种的耐热力。3%蔗糖,34℃或0℃预培养......
[期刊论文] 作者:黄剑华,陆瑞菊, 来源:上海农业学报 年份:1993
用5份在历年大麦花药离体培养中反应值低的基因型作供试材料,比较了早、晚播,培养主茎穗或分蘖穗中花药和诱导培养基中加高、低浓度生长素的花培反应值,结果表明:早播,用主茎...
[期刊论文] 作者:陆瑞菊,黄剑华,, 来源:上海农业学报 年份:1990
以大麦栽培品种沪麦10号的成熟胚为供试材料,将其纵向或横向一剖为二,经离体培养后,纵剖或横剖的半胚比整胚易于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和分化成苗,纵剖成的半胚,都能各自萌发、生...
[期刊论文] 作者:黄剑华,陆瑞菊, 来源:上海农业学报 年份:1991
2份抗BaYMV栽培种,4份感BaYMV栽培种和由这些抗性种与感性种正反交得到的10份F1的花药离体培养,结果表明了抗性种在作父本时,F1的花培绿苗率可以介于...
[期刊论文] 作者:陆瑞菊,张训道, 来源:上海农业科技 年份:1989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剑麻(Agavesisalana Perrine)生产国家之一。剑麻是硬质纤维作物,纤维拉力强,经济价值大,用途广。但是,目前生产上通常采用无性繁殖方法来保持品种纯...
[期刊论文] 作者:黄剑华,陆瑞菊, 来源:上海农业科技 年份:1998
双单倍体技术发展已表明可简化育种程序,加快新品种培育进程和扩大遗传变异范围,使作物获得新的遗传性状,提高产量和质量。我们经过多年研究,使大麦双单倍体技术水平有...
[期刊论文] 作者:陆瑞菊,王亦菲, 来源:上海农业科技 年份:1999
在组织培养过程中使用诱变剂可以提高细胞突变频率,结合采用逆温胁迫,可以筛选耐逆温变异体,而这一途径的实现需要选择合适、有效的诱变剂和高频植株再生技术的建立。青...
[期刊论文] 作者:孙月芳,陆瑞菊, 来源:上海农业科技 年份:1998
针对绿叶菜优缺,我们开展了不结球白菜耐热性改良的研究,以摸索不结球白菜耐热机理、寻找简易、灵敏的鉴定筛选方法和创造耐热种质为目的,进行了多年试验研究,本文报道...
[期刊论文] 作者:黄剑华,陆瑞菊, 来源: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2000
花-30是上海市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与嘉兴市农科所合作选育而成的矮秆多穗型二棱皮大麦新品种,是通过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结合培育而成的高产、早熟大麦。1999年9月通过上海市品......
[期刊论文] 作者:黄剑华,陆瑞菊, 来源:上海农业科技 年份:1999
绿叶菜,尤其是青菜深受上海市民喜爱,需求量大。受夏季高温影响,常造成绿叶菜供应不足。因此,开展绿叶菜耐热性遗传改良,从种性上提高绿叶菜的耐热性显得十分重要。由于...
[期刊论文] 作者:黄剑华,陆瑞菊,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 年份:1990
在大麦花培育种研究中,探讨了具有不同棱型、熟期和生态型的6份大麦栽培品种和由它们相互杂交后产生的30份F_1的花培反应,结果表明:不同棱型、熟期和生态型的大麦,其花培反应...
[期刊论文] 作者:陆瑞菊,黄剑华, 来源: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2005
在玉米小孢子培养再生植株的生根培养基添加1.0mg/LIBA、0.05mg/LNAA和1mg/LMET,能明显抑制株高,促进发根,再生植株生长粗壮,根系发达,移栽后成活率高。移栽前要开瓶炼苗,时...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