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356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3
陆光闾 ,男 ,1 941年 9月生 ,浙江温州人。 1 96 4年浙江大学土木系本科毕业 ,1 96 7年浙江大学结构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 1 96 8~ 1 973年任铁道部丰台桥梁石技术员。...
[期刊论文] 作者:陆光闾, 来源:上海铁道大学学报 年份:1997
报道了对我国低松弛预应力钢丝所进行的试验研究,包括不同初始应力、时间对松弛的影响。提出了低松弛钢丝松弛发展规律及松弛应力损失计算公式。...
[期刊论文] 作者:陆光闾,, 来源:上海地质 年份:1984
一、问题的提出随着板块理论的发展,作为板块理论重要组成部分的岛弧理论也得到很大的发展。对岛弧理论的各个主要方面,上田诚也等曾作了详细的论述。大洋板块在海沟处向大陆...
[期刊论文] 作者:陆光闾, 来源:铁道标准设计通讯 年份:1991
[期刊论文] 作者:陆光闾, 来源:铁道标准设计 年份:1998
对斜拉桥用三维有限元进行了整体空间分析,系统分析了在竖荷载作用下槽形主梁的空间作用特征,提出了设计建议。理论分析结果和有机玻璃整体模型实测结果一致。...
[期刊论文] 作者:陆光闾, 来源:土木工程学报 年份:1997
本文报道了在不同寝应力下预应力高强钢丝的松驰试验及考虑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收缩徐变影响的变长度松驰试验结果,长期松驰试验已达12年,给出了长期松驰值的推算方法及预应力混凝......
[期刊论文] 作者:陆光闾, 来源:铁道学报 年份:2000
对连续铁路槽形梁用三维有了限元进行了整体空间分析。系统分析了在竖荷载作用下连续槽形梁空间作用特性,提出了设计建议。...
[期刊论文] 作者:陆光闾, 来源:上海铁道学院学报 年份:1991
[期刊论文] 作者:陆光闾, 来源:铁道标准设计 年份:2000
在后张法结构中 ,当分批张拉预应力钢筋时 ,先张拉的钢筋由于混凝土压缩引起的应力损失 ,按下式计算 (见文献 1 ,第 6.3 .3 9) :σS6=n .Δσh .Z ( 1 )式中 σS6——由于混...
[期刊论文] 作者:陆光闾,, 来源:铁道标准设计通讯 年份:1982
铁路活载在桥面板沿桥轴方向的分布宽度,一般采用120厘米,这是沿用雅可布逊等《钢筋混凝土桥计算》一书的建议(图1a),按此建议,如用标准设计的道碴厚度及钢筋混凝土轨枕的尺...
[期刊论文] 作者:陆光闾,, 来源:铁道标准设计通讯 年份:1984
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铁路工程技术规范第二篇桥涵》第2-226条规定:在后张法结构中,当分批张拉预应力钢筋时,对先张拉的钢筋应考虑由于混凝土的弹性压缩引起的应力损失:F...
[期刊论文] 作者:陆光闾, 来源:力学与实践 年份:1984
下承式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梁是一种新型的桥梁结构,具有大大减小建筑高度,减小噪音等一系列优点,是城市立交的一种有效形式.该种桥梁由两片主梁及支承在主梁下部的道床板组...
[期刊论文] 作者:陆光闾, 来源:铁道学报 年份:1985
本文报导了我国第一座双线铁路槽型梁在三向预应力作用下的应力变形状态试验结果,并且与薄壳有限元法的计算值进行了比较分析。试验证明,在纵向预应力作用下的计算截面应取道...
[会议论文] 作者:陆光闾, 来源: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二次全国城市桥梁学术会议 年份:1990
[会议论文] 作者:陆光闾;, 来源:第二届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讨论会 年份:1985
三向预应力铁路槽型梁在国内系属于新结构体系,尚未作过实桥荷载试验。该次试验着重对怀柔双线槽型梁和通县西单线槽型梁进行了实桥在列车荷载作用下空间作用的试验研究,并对设......
[会议论文] 作者:陆光闾, 来源:全国索结构学术交流会 年份:1991
[会议论文] 作者:陆光闾, 来源:新世纪预应力技术创新学术交流会 年份:2002
本文介绍了国际结构混凝土协会fibC9委员会(钢筋、预应力材料与体系委员会)2001年上海会议中讨论的与预应力材料与体系的耐久性有关的几个问题,重点介绍了预应力钢材的标准、...
[期刊论文] 作者:陆光闾, 来源:土木工程学报 年份:1997
本文报道了在不同初始应力下预应力高强钢丝的松弛试验及考虑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收缩徐变影响的变长度松弛试验结果,长期松弛试验已达12年,给出了长期松弛值的推算方法及预应...
[期刊论文] 作者:陆光闾,, 来源:混凝土及建筑构件 年份:1981
对混凝土构件的蒸汽养护,其恒温温度一般要求在80℃左右,而且试验表明这样养护的混凝土后期强度要受到损失。我们在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等构件时,For the steam curing o...
[期刊论文] 作者:陆光闾,LUGuang-lu, 来源:铁道学报 年份:2000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