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94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阮继生,, 来源:微生物学通报 年份:2005
介绍了放线菌纲(Actinobacteria)Stackebrandt et al.,1997年新分类系统中5个亚纲、6个目、14个亚目、43个科的16S rRNA特征序列.供分类鉴定时参考,有助于新放线菌和新资源的...
[会议论文] 作者:阮继生,, 来源: 年份:2004
从热带雨林地区分离出7000株菌,经形态(插片观察)、细胞壁化学组份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36个属。其结果表明:1.形态特征专一的属可用形态将其识别至不同属,...
[期刊论文] 作者:阮继生, 来源:微生物学通报 年份:2006
磷酸类脂快速测定经修订和多年试用验证,方法简单快速,试验结果可靠。...
[期刊论文] 作者:阮继生, 来源:微生物学通报 年份:2004
为加快我国微生物学的发展和适应国民经济建设中的迫切需要,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与中国微生物学会于1 974年创建了《微生物学通报》。该报是以微生物学应用基础研究为主,...
[期刊论文] 作者:阮继生, 来源:微生物学报 年份:2013
[学位论文] 作者:白杨(Pa Eryang Yiayeng), 来源:内蒙古大学 年份:2023
在内陆盐碱土可培养微生物多样性的调查中,从内蒙古土默特右旗盐采集的盐碱土样本中分离到一株放线菌,命名为RN3S43T。该菌株与现有模式菌株的16S r RN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均较低。本文采用多相分类方法对该菌株进行鉴定,并分析了它的基因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菌......
[期刊论文] 作者:王来福,阮继生, 来源:微生物学研究与应用 年份:1993
[期刊论文] 作者:陆晓涛,阮继生, 来源:微生物学报 年份:1991
用高压液相层析对31个属90株生孢囊放线菌及其它属菌的甲基萘醌进行了测定。其结果表明:游动放线菌属、小瓶菌属和小单孢菌属的甲基萘醌为MK-9(H_4)MK-10(H_4),无定形孢囊菌...
[期刊论文] 作者:曲直,阮继生,洪葵,, 来源:生物技术通报 年份:2009
随着新菌株不断被分离及已有的大量菌株,快速、准确的分类鉴定及高效排重对微生物资源开发日益重要,而快速发展的色谱技术使之逐渐成为可能。以标准菌株和标准品优化了色谱技...
[期刊论文] 作者:姜朝瑞,阮继生,, 来源:微生物学报 年份:1982
从我国广东和云南两省的土壤中分离出6株放线菌,通过形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细胞壁组份等的研究,证明为游动放线菌科小瓶菌属中的两个新种和一个新变种:筒状小瓶菌(A...
[期刊论文] 作者:阮继生,阎逊初,, 来源:微生物学报 年份:1963
由于橙红色放线菌形成不同类型的抗菌素,不但强烈抑制格兰氏阳性细菌及许多植物病原真菌的生长,同时还消解生长了2—3天的细菌细胞及真菌菌丝,所以这一类群菌很引起我们的重...
[期刊论文] 作者:阮继生,蒋宁寿,, 来源:微生物学报 年份:1964
放线菌孢子的形成方式与结构是放线菌分类的重要特征之一。以前只借助于光学显微镜研究放线菌孢子的形态与大小,由于其分辨率低,实难反映放线菌孢子的形态与孢壁结构的真实...
[期刊论文] 作者:王来福, 宋尚直, 阮继生,, 来源:微生物学杂志 年份:1993
本文从土样的处理、分离培养基的选择、抑菌剂的选择和培养基的配制方法等方面研究了嗜碱放线菌的分离方法。察氏琼脂、淀粉酪素琼脂甘油精氨酸琼脂的分离效果较好;土样用十...
[期刊论文] 作者:雷湘兰,洪葵,阮继生,, 来源:生物技术通报 年份:2006
小单孢菌是除链霉菌外,生产抗生素的另一大家族。从分类地位、生态分布、分离方法以及产生物活性物质的状况等方面,介绍了小单孢菌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展望了小单孢菌在海洋药...
[期刊论文] 作者:王晨光,宋尚直,阮继生, 来源:微生物学报 年份:1993
对自欧美和亚洲不同地理环境、不同科属寄主植物根瘤分离的35株菌的研究结果表明,菌株均具有典型的弗兰克氏菌特征。其中由胡颓子属植物分离的4株菌具有串珠状特异菌丝体结构...
[期刊论文] 作者:王来福,宋尚直,阮继生, 来源:微生物学报 年份:1993
对分离自云南盐碱土壤的39侏奢碱或耐碱放线菌进行了鉴定。根据形态学和化学分类特征(细胞壁化学组分、甲基萘醌组分和磷酸类组分),将它们分别归入拟诺卡氏菌属、糖丝菌属、小单孢......
[期刊论文] 作者:王晨光,阮继生,石彦林, 来源:微生物学通报 年份:1993
用根瘤切片培养法,从采自云南省的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植物根瘤中分离出K114和K105二株弗兰克氏菌(Frankia)。它们与另外二株来自广东省的同一种木麻黄根瘤分离...
[期刊论文] 作者:石彦林,阮继生,Jolanta Zakrzewska-Cze, 来源:微生物学报 年份:1992
对一些弗兰克氏菌的遗传和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株菌可以分为3个基因群。从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分离的菌株可以划为一个基因群(与菌株 S-103的DNA 同...
[期刊论文] 作者:林永珠,阮继生,高小莹,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0
作者从福建省福州市土壤中分离出一株能产生活性物质的稀有放线菌,编号3—50并进行了形态、培养特征和生理特性等方面研究。3—50气生菌丝上着生半个孢子,常形成穗状生长体。...
[期刊论文] 作者:阮继生,张亚美,姜朝瑞,, 来源:微生物学报 年份:1981
6株放线菌经形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细胞壁组份及DNA中GC克分子百分比的鉴定属于链孢囊菌属(Streptosporangium)。其中除粉红链孢囊菌(Streptosporangium roseum)为...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