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29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常祖峰, 李鉴林, 常昊, 代博洋,, 来源: 年份:2004
新生代早期以来,青藏高原向东挤出导致了川滇菱形块体的形成(李玶等,1975;阚荣举等,1977)。川滇块体东边界主要由甘孜-玉树、鲜水河、小江等断裂带组成,以具较高滑动速率...
[期刊论文] 作者:刘祖荫, 来源:西北地震学报 年份:1985
本文根据阚荣举等对1970—1980龙陵地区2518个小震初动符号的研究结果,讨论了应力场变化对龙陵地震的孕育、发生和衰减过程的作用。提出大地震的发生可能具有大面积的外部应...
[期刊论文] 作者:阚荣举, 来源:西北地震学报 年份:1987
本文对中国西南地区强震时空分布规律与力源的关系作了讨论。这种关系分为三类:A.与板缘正面碰撞有关,本期活动已深入亚洲内陆,活动秩序已完成;B.与康滇菱块等板内断块相对运...
[期刊论文] 作者:阚荣举, 来源:地震研究 年份:1980
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论证,只有引入康滇菱形断块的南南东向移动,才能比较圆满地解释西南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的复杂图像和强震活动特征。强调必须注意板内断块的具有某种主动性质...
[期刊论文] 作者:阚荣举, 来源:地震研究 年份:1978
本文以大震孕育发展具有长中短临不同阶段的观点,认为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地震活动特征和标志,总结了龙陵大震前地震活动的长中短临阶段的特点,尤其对中期阶段、短期标志以及...
[期刊论文] 作者:阚荣举, 来源:地震研究 年份:1979
[期刊论文] 作者:阚荣举,胡辉, 来源:中国地震 年份:
本文侧重于讨论强震的中期异常特征及其预测标志。从方法特点出发,讨论了时纬残差异常用于地震预报的可行性以及用于临震预报的局限性。研究了云南省内6级以上强震、相邻区域7级以上大震的时纬残差异常标志。资料中最后一次强震经过了地震预测与预报全过程的实践检......
[期刊论文] 作者:胡辉,阚荣举, 来源:地震研究 年份:1989
本文改进了时纬线差的分析方法,改善了残差异常与强震的相关关系,减少了虚报率。综合分析两种方法的异常,可对预测地震的远近大小提供更多信息。给出了1983年以来的时纬线差...
[期刊论文] 作者:胡辉,阚荣举, 来源:自然灾害学报 年份:1997
本文分析了云南天文台光电等高仪自有观测以来的时纬残差异常与云南及其周邻地区大地震的对应关系,并报导了孟连、丽江地震前云南天文台的时 纬残羝均有明显异常。...
[期刊论文] 作者:胡辉,阚荣举, 来源:地震研究 年份:1989
本文改进了时纬线差的分析方法,改善了残差异常与强震的相关关系,减少了虚报率。综合分析两种方法的异常,可对预测地震的远近大小提供更多信息。给出了1983年以来的时纬线差...
[期刊论文] 作者:阚荣举,彭万里, 来源:地震研究 年份:1980
本文按应力场的调整变动造成有规律的地震活动秩序的观点,结合地震活动性特点研究应力场的变动,由板缘地震与西南地区板内地震之间的滞后探讨了西南现代构造运动的主要力源及...
[期刊论文] 作者:胡辉,阚荣举, 来源:科学通报 年份:1995
云南天文台的光电等高仪经过现代化改装之后于1992年第四季度恢复了正常观测,开始定期提供时纬残差报告.云南天文台的时纬残差曲线相继出现了一些变化与异常.而正在此时,1993年1月27日在云南省普洱县发生了6.3级地震.随后,云南地震进入了活跃期,云南及邻区先后......
[期刊论文] 作者:阚荣举,林中洋, 来源:中国地震 年份:1986
云南地壳轮廓呈向东南突出之舌形,在前舌与后舌之间,莫霍面起伏基本上呈一隆两凹状。地震测深结果与重力异常反演地壳轮廓大体一致,探测到渡口楚雄幔隆等上地幔起伏。测深结果表明,云南地壳结构横向变化显著,主要分界在红河断裂带。红河带以南,地壳结构近似于以......
[期刊论文] 作者:曾融生,阚荣举,,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1961
一、前人工作簡介地壳与壳下层的分界面——莫霍洛維奇界面,簡称莫霍界面或是M界面,是地球内部一級的不連續界面。自从A.莫霍洛維奇(Mohorovii)在天然地震的資料中,首先...
[期刊论文] 作者:阚荣举,赵晋明, 来源:地震研究 年份:1993
结合资料记载与调查,认为该地震发生在昆明市区西南边缘的西山断裂地段。...
[期刊论文] 作者:周真恒,阚荣举, 来源:地震研究 年份:1993
本文以古地磁资料为基础,编制了古地磁纬度变化图,结合地质、生物古地理等资料。重点探讨了扬子板块、滇缅泰板块的漂移、碰撞拼合过程,同时,也探讨了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拼合以来云南及其邻区的构造演化。......
[期刊论文] 作者:赵晋明,阚荣举, 来源:地震研究 年份:1992
本文以澜沧耿马地震时昆明震害调查资料为基础,结合地震史料,研究了昆明市区震害的不均匀分布,烈度有两度的差别。相对高烈度区与历史强震破坏的重震害点大部分重合。据此分...
[期刊论文] 作者:秦嘉政,阚荣举, 来源:地球物理学报 年份:1986
本文应用推广了的Aki尾波理论模式,忽略震源频谱含量的影响,考虑到仪器系统和地球Q-滤波器对尾波频散的影响,计算了f_p-t~*和k-t~*独立的两套尾波响应理论量板。在假定Q与频率有Q(f)=Q_0(f/f_0)~n关系的基础上,用云南区域台网短周期地震仪器记录的小震尾波资料,......
[期刊论文] 作者:阚荣举,赵晋明, 来源: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年份:1996
讨论了腾冲地区在D-E2时期的板块拼合演化过程及其大地构造单元位置,用以说明腾冲火山地热区的现今区域构造条件,讨论了火山喷发时期与板块碰撞时代的关系。...
[期刊论文] 作者:秦嘉政,阚荣举, 来源:地震 年份:1992
本文用云南滇西地区及邻区从1970—1988年共19年期间内约1万个中小地震资料,采用联合求解区域应力场P轴方位和剪应力值τ_θ以及用地震尾波方法,把该区分为7个小区域,讨论了...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