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49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9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振锋,, 来源: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2007
阎浩岗的新著《中国现代小说史论》(以下简称《史论》)则力图把...
[期刊论文] 作者:袁盛勇, 邱跃强,, 来源: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9
近年来,阎浩岗教授在现代中国小说研究领域用力甚勤,先后出版《中国现代小说史论》《“红色经典”的文学价值》《现当代小说论稿》等学术专著。现在,又出版了《茅盾丁玲小说...
[期刊论文] 作者:古大勇,, 来源: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针对刘再复认为《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叙事主体面对农民暴力批斗钱文贵行为时过于冷漠、缺乏人道光辉的观点,阎浩岗认为,钱文贵是作为恶霸形象而非普通地主形象来塑造的,因而小说...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2008
2007年11月,河北大学出版社推出'笃学学术丛书',已出版的有刘玉凯著《破解鲁迅》、田建民著《文坛热点问题透析》、阎浩岗著《中国现代小说研究概览》、陈黎明著...
[期刊论文] 作者:阎浩岗,, 来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2013
反对旧伦理与重视家庭亲情,在鲁迅思想与小说创作中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明天》与《弟兄》两篇鲁迅小说被忽略或误读,是因其亲情主题与五大阐释框架不合。《明天》的...
[期刊论文] 作者:阎浩岗,, 来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年份:2009
评判作品文学价值的标准是"真实感"而非"真实性",文学价值的核心是艺术感染力而非其思想史价值和"政治正确",评判作品思想价值的关键是能否促人向善而非"现代性"的有无。对现...
[会议论文] 作者:阎浩岗,, 来源: 年份:2010
一些非文学因素影响了对《李自成》的评价,主要包括:1)对作者创作动机的曲解。有人认为姚雪垠创作《李自成》是为迎合毛泽东,搞政治投机,实际上姚雪垠是想创作一部传世精...
[期刊论文] 作者:阎浩岗, 来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茅盾小说贴近政治而沈从文远离政治,茅盾着重写社会整体、揭示社会发展规律,而沈从文致力于写一角人生、展示生命形态,茅盾创作之前都确定一个明晰的主题,而沈从文只把创作看作“......
[期刊论文] 作者:阎浩岗,, 来源:武陵学刊 年份:2013
2012年出版的两部丁玲传记各有特色,各有新建树。涂绍钧先生的《图本丁玲传》面向普通读者,以图文并茂见长,追求知识性与趣味性结合,尽量贴近传主生命本体,提供被人忽略的第...
[期刊论文] 作者:阎浩岗, 来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巴金小说的创作方法与以"两结合"为最高形态的主流创作方法有其一致性,即对于旧制度的批判;但更重要的是它们之间的差异性,即巴金在革命年代以及民族解放战争年代始终坚持五...
[期刊论文] 作者:阎浩岗,, 来源:文艺争鸣 年份:2007
在论及被称作“红色经典”的1950~1970年代中国大陆长篇小说时,许多学者指出了其对“史诗性”的追求;还有不少论者谈到了“茅盾文学奖”的史诗情结。当前文学批评界更是...
[期刊论文] 作者:阎浩岗,,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2010
《"红色经典"的文学价值》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红色经典的文学价值与文学史地位》(05BZW052) 的最终成果,课题结项鉴定为"优秀",荣获第六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期刊论文] 作者:阎浩岗,,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2008
《红旗谱》的独特之处是其日常生活描写,即革命叙事的日常性。朱老忠是作者理想的农民形象,却并未超出现实生活常态;冯老兰号称"恶霸",其恶行也并非完全违反日常伦理。该书的...
[期刊论文] 作者:阎浩岗,, 来源:鲁迅研究月刊 年份:2004
由于内容隐晦、表达曲折、语言陌生化程度高,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是其最难解的作品。虽然只有薄薄一册,连同卷首题辞不过24篇短文,解读它的论著却有很多,专门解读《野...
[期刊论文] 作者:阎浩岗, 来源: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围城》属于叶绍钧开创的日常生存状态小说类型 ,其讽刺矛头主要指向知识分子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虚荣心与庸碌无为。《围城》所揭示的人类虚荣心有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虚...
[期刊论文] 作者:阎浩岗, 来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今年,一大批以红色经典改编的电视剧相继问世,形成一股红色经典热潮。使人想起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那火红的岁月。红色经典再次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值得理论研究界深深思考。...
[期刊论文] 作者:阎浩岗, 来源: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2003
若从文学角度看 ,蒋光慈等人的“革命小说”中以往广受左翼批评界非议的作品反而较之某些被从政治意义上肯定的作品更有价值。“革命小说”与后来以“两结合”为最高形态的主...
[期刊论文] 作者:阎浩岗,, 来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寒夜》的内涵丰富复杂,超越了社会制度批判层面。它让“五四”以来的个性话语与人道话语平等对话,让不同价值观念为各自的合理性进行辩解,又对其各自的局限性予以展示。曾...
[期刊论文] 作者:阎浩岗,, 来源:鲁迅研究月刊 年份:2006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