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26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闫井夫,, 来源: 年份:2008
如何改进传统低温手术的疗效,突破冷热治疗的瓶颈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随着集冷冻与高温治疗于一体的先进冷热刀设备的研制成功,以及纳米技术、红外热影像方法等的引入,传...
[期刊论文] 作者:闫井夫,刘静, 来源:低温工程 年份:2007
从不可逆热力学角度出发,建立了有一定通用性、能涵盖各类冻融损伤要素的熵产理论分析方法。基于经典Pennes生物传热方程,导出了描述活体组织传热过程熵产率的热力学模型,初步提......
[期刊论文] 作者:闫井夫,刘静,, 来源: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年份:2006
脑内肿瘤因牵涉大量丰富的血管、神经及存在血脑屏障,其临床治疗有一定特殊性,以采用副作用小的物理疗法较为安全。此方面,冷热治疗可望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脑肿瘤的冷、热疗机......
[期刊论文] 作者:闫井夫,刘静, 来源: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年份:2006
本文基于现有的研究报道,就冷热神经毁损治疗疼痛进行综述。目前,除最常用的药物疗法以外,人们正加紧探索一些安全性高而副作用小的物理疗法,其中冷冻及加热在镇痛方面的应用特别......
[会议论文] 作者:闫井夫,刘静, 来源: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 年份:2005
  本文建立了相应的传热学房室模型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同时,我们还引入红外热图成像技术,比较形象、直观地展示了采用液态金属对芯片进行降温的潜力.本文研究为今后设计液态...
[期刊论文] 作者:吕永钢,刘静,闫井夫,, 来源: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年份:2007
目的:探讨利用红外热像仪监测微波辐照式全身热疗中体表温度的可行性。方法:于2004-04/05选择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肿瘤中心参加全身热疗治疗的患者3例,女2例(分别为43岁和60岁...
[期刊论文] 作者:闫井夫,刘静,周一欣,邓中山, 来源: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年份:2008
冷热刀系统既可对肿瘤组织实施快速降温冻结又可对其进行高温热疗,是新一代综合医疗设备。其治疗过程是在医学影像引导下将探针经皮插入至深部靶点部位,通过探针内冷媒和热媒的......
[期刊论文] 作者:张素清,周一欣,闫井夫,杨阳,刘静, 来源:科技导报 年份:2007
微小生命个体的冷冻复活研究,可以为今后实现极具挑战性的动物个体乃至人体的冷冻复活提供实验依据。对黑背蚂蚁进行了冷冻(-15℃左右)复活研究,试验探讨了蚂蚁复活率与冷冻速率......
[期刊论文] 作者:闫井夫,周一欣,邓中山,项士海,刘静, 来源: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年份:2007
目的:考察新研制的真正集深低温冷冻治疗与高温热疗功能于一体的先进肿瘤治疗临床试验设备(冷热聚能刀,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自主研制开发)的实际工作性能,为后期的临床实验......
[会议论文] 作者:闫井夫,周一欣,邓中山,项士海,刘静, 来源: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医疗仪器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 年份:2006
冷热刀医疗设备是本实验室于国内外首次实现的真正集深低温冷冻治疗与高温热疗功能于一体的先进肿瘤治疗设备.为考察新近研制的临床试验设备的实际工作性能,我们将冷热刀探针置于空气、明胶、猪肉以及活体兔子组织中实施冷冻及升温试验,以检测探针外壁、探针尖......
[期刊论文] 作者:饶伟,刘静,周一欣,邓中山,闫井夫,张素清, 来源: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年份:2007
目的:通过一系列活体和体外实验来考察激光诱导间质热疗过程中血管及器官受高功率激光作用时的温度场发展规律。方法:实验性家兔1只,麻醉状态下应用波长为10.6mm的KD-Ⅲ型CO2激...
[会议论文] 作者:饶伟,刘静,周一欣,邓中山,闫井夫,张素清, 来源: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医疗仪器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 年份:2006
通过一系列活体和离体实验来考察激光诱导间质热疗过程(LITT)中血管及器官受高功率激光作用时的温度场发展规律.实验中引入红外成像仪来定量刻画被测对象表而的瞬态温度分布图像,结果表明:当激光热量不足以完全切断血管时,血管丰富的组织区的复温能力强于血管稀......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