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918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钱明心, 来源:中国药房 年份:1996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及爱滋病──美国药物市场透视美国宾州阿宾顿纪念医院TammyY.Chen美国费城福克斯·切斯肿瘤中心钱明心1流行概况据世界卫生组织最近统计,全球范围内已有1800万人已感染人...
[期刊论文] 作者:钱明心, 来源: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1987
吡喹嗣(Praziquantel,简称PZQ)是近年研制由WHO推荐的一种广谱抗蠕虫病新药。其突出特点为疗效高,毒性低,服用简便;不仅对体内外各种血吸虫、华支睾吸虫、肺吸虫和肠绦虫等有...
[期刊论文] 作者:钱明心,王小根, 来源: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1988
采用抗血吸虫新药左旋吡喹酮治疗大鼠实验性华支睾吸虫病,对检获的华支睾吸虫成虫进行光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本药对华支睾吸虫皮层的严重损害是其重要的杀虫方式之一.本...
[期刊论文] 作者:钱明心,刘约翰,邱宗荫, 来源: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1988
本文建立了测定左旋吡喹酮血药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以ODS-C_(18)化学键合相(5μm)作为固定相,甲醇:水(7:3V/V)作为流动相;用吡喹酮的衍生物作为内标准品.采用紫外检...
[期刊论文] 作者:钱明心,刘约翰,全鈺珠,邱宗蔭,, 来源: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年份:1988
分别用左旋、右旋和消旋吡喹酮100mg/kg灌胃健康家兔,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该三药在门静脉,全身循环以及胆汁中的含量。发现左旋、右旋和消旋吡喹酮均能从胃肠道...
[期刊论文] 作者:王小根,刘约翰,严燊和,钱明心,, 来源:实用寄生虫病杂志 年份:1993
本文报告了左旋、右旋和消旋吡喹酮的小鼠LD_(50)分别为2463、1344和2553mg/kg。右旋吡喹酮的毒性显著大于左旋与消旋吡喹酮。实验治疗证明,左旋吡喹酮是杀虫的有效成分,而右...
[期刊论文] 作者:王小根,刘约翰,官兰,高鹏,钱明心, 来源: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1989
左旋和右旋吡喹酮治疗大鼠华支睾吸虫感染,总剂量均为400mg/kg,二日疗法,于治疗后7天解剖结果,左旋吡喹酮组治愈率为100%;右旋喹喹酮组和对照组每鼠平均回收虫数分别为6.6±2....
[期刊论文] 作者:汤灵娇,詹晓,杨立荣,钱明心,吴坚平, 来源: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年份:2019
利用固定化的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CAL-B)实现外消旋底物1,2,3,4-四氢异喹啉-1-羧酸酯[(±)-1]的动态动力学拆分高效制备(R)-1,2,3,4-四氢异喹啉-1-羧酸[(R)-1-TIC]。考...
[期刊论文] 作者:王在华,刘约翰,胡明德,蔡顺祥,张经文,钱明心, 来源:中华内科杂志 年份:1988
左旋吡喹酮在重疫区治疗日本血吸虫病的疗效观察...
[期刊论文] 作者:陈雅棠,刘约翰,王小根,钱明心,仙道富士郎, 来源:中华内科杂志 年份:1990
用单克隆抗抗原斑点试验(McAb-AST)检测慢性日本血吸虫病人血清虫卵源性循环抗原,308例经粪孵毛蚴确诊的血吸虫病人中,234例呈阳性反应,阳性率为75.97%。在粪孵毛蚴数>6只/20克粪的中度或重度感染病人,阳性率则分别为91.18%和100%。检测123例健康献血员、98例华支睾吸虫病......
[期刊论文] 作者:侯春秋,王其南,邱宗荫,李崇智,钱明心,向晓琴, 来源:中国抗生素杂志 年份:1989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犬血液中的头孢三嗪浓度。样品在酸性条件下转入混合溶媒,在中性条件下转入水相。色谱柱为ODS-C_(18)反相柱,内标物选用头孢唑肟。流动相为0.1M...
[期刊论文] 作者:钱明心,刘约翰,王小根,王其南,王荣秋,肖邦忠,申天菊, 来源:中华内科杂志 年份:1986
以丙硫苯咪唑400mg一剂和二剂疗法治疗钩虫感染112例,同时以噻嘧啶500mg一剂和二剂疗法治疗110例作对照。治后7周,丙硫苯咪唑400mg二剂疗法的虫卵阴转率和减卵率各为80.0%和99.0%,十二指肠钩虫和美洲钩虫阴转率各为100%和78.9%(P>0.05)。本结果明显优于噻嘧啶500mg二剂疗......
[期刊论文] 作者:金介梅,张桂盛,王小根,刘约翰,钱明心,高鹏,王亭,黄涛,徐光俊,, 来源:四川医学 年份:1987
吡喹酮是一种广谱抗蠕虫药物,目前国内外普遍用于治疗血吸虫病。1983年重庆医科大学化学教研室将合成吡喹酮的中间体拆分,获得左旋与右旋吡喹酮,经动物实验证实左旋吡喹酮是...
[期刊论文] 作者:刘约翰,王小根,陈雅棠,钱明心,王荣秋,王其南,曾凡荣,段明刚, 来源:中华内科杂志 年份:1989
10例囊型与10例泡型棘球蚴病患者应用丙硫苯咪唑治疗,剂量为每天20mg/kg,疗程为30天,治疗10~32个疗程。治后10个月至5年(平均26个月)随访,分别以B型超声波扫描与X线胸片复查肝与肺部病变。囊型和泡型中各7例均见病灶明显缩小。3例肝囊型患者手术切除标本中发现子囊均塌......
[期刊论文] 作者:王小根,刘约翰,王其南,钱明心,王荣秋,吕世尊,刘静,陈庸登,李桂华, 来源: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1986
[期刊论文] 作者:王小根,刘约翰,高鹏,官蓝,钱明心,陈家祥,刘剑光,李朝宪,周梓伦,张大发,伍树民, 来源:中华传染病杂志 年份:1990
阿苯达唑治疗大鼠和狗华支睾吸虫感染,治后1日剖检结果,20mg/kg每日2次3日组的减虫率为83.6%,10mg/kg每日2次7日组为96.8%(P...
[期刊论文] 作者:王小根,钱明心,刘约翰,贾杰,王其南,蒋玉富,李家声,陈伯毅,邱仲荫,严燊和,沈际焜, 来源:中华内科杂志 年份:1986
本文采用吡喹酮及其左旋与右旋异构体20、30、35、40mg/kg,一剂灌胃治疗家兔实验性血吸虫病,证明左旋吡喹酮组的平均减虫率显著高于吡喹酮组,而右旋吡喹酮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肝脏虫卵肉芽肿检查亦以左旋吡喹酮组较小,病变较轻。研究证明,左旋吡喹酮是主要杀虫成......
[期刊论文] 作者:王小根,刘约翰,钱明心,严燊和,陈伯毅,王其南,郑行萍,金介梅,张桂盛,龙劲松,王亭,黄涛,徐光俊, 来源:中华内科杂志 年份:1987
本文采用左旋吡喹酮与吡喹酮一剂疗法分别治疗日本血吸虫病患者245例与122例,剂量均为30mg/kg。所有病人治前粪孵阳性。治后3个月和6个月粪孵阴转率,左旋吡喹酮组分别为85.2%与87.7%;吡喹酮组分别为72.1%与73.6%。两组疗效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药物副反应均较轻而......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