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58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1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年份:2009
钱志熙,1960年一月二十六日(农历)出生于浙江乐清。1978年10月至1985年7月就读于杭州大学中文系本科、硕士。1985年8月至1987年8月任教于温州师范学院中文系。1987年10月...
[期刊论文] 作者:张丽华,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这其中,钱志熙《黄庭坚诗学体系研究》(北京大...
[期刊论文] 作者:钱志熙, 来源:求索 年份:1996
论《文赋》体制方法之创新及其历史成因钱志熙在批评史上,《文赋》第一次对文学问题作出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它的理论体系以及各种重要观点,已经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并作了许多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钱志熙, 来源:浙江社会科学 年份:1996
论《诗经》中的生命观和生命主题钱志熙诗三百篇的出现,不仅标志着诗歌艺术由萌芽、滥觞走向成熟的阶段,而且也标志着我国古代生命观念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虽然体现在《...
[期刊论文] 作者:傅明善, 来源: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02
近读《文史知识》1999年第10期钱志熙先生《黄庭坚的诗学理论》一文,深为其学术眼光之独到、理论分析之精辟而折服。然而,该文就“以俗为雅,以故为新”这一概念的辨析却不能...
[期刊论文] 作者:钱志熙,康震,李浩,胡安顺,刘炜评, 来源:西部大开发 年份:2019
当今诗歌创作离不开“诗言志”rn钱志熙rn“长江学者”、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教授rn我们写诗歌,要对诗歌的本体与功用先有所认识.“诗言志”是中国诗学的“开山纲领...
[期刊论文] 作者:钟志强,, 来源:九江学院学报 年份:2009
钱志熙在《魏晋诗歌艺术原论》中认为,左思的《咏史诗》是其晚年退居宜春里的回忆之作。但《咏史》八首复杂的思想、中古诗人诗句的对比、《咏史》的流传都说明左思的《咏史》...
[期刊论文] 作者:张一南,,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12
钱志熙先生曾在《...
[期刊论文] 作者:孙福轩,, 来源: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钱志熙先生提出"升高能赋"、"瞍赋"中的赋为口头赋,荀、宋之前,赋的名目与体裁已经成立的假说,对学界甚有意义。然仍然有疑问之处...
[期刊论文] 作者:张一南,, 来源:中华诗词 年份:2015
中国的传统诗学向来具有强烈的文体意识。“体”的概念贯穿中国诗学批评的始终。温柔敦厚的士人精神与金声玉振的近体诗体式相得益彰。形式是诗的躯壳,士人可以用情志自由地...
[期刊论文] 作者:徐百柯, 来源:语文世界(初中版) 年份:2015
作为陈贻焮的弟子,北京大学教授钱志熙永远记得先生的落寞与洒脱。  ...钱志熙静静地听他说这些话,觉得带着几分落寞。  说话之际,两人已登上操场看台。这天刮着一点风,微微扬起沙尘,操场上没什么人,远处跑道边...
[期刊论文] 作者:张丽华, 来源: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2004
国内黄庭坚研究,在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之初到20世纪80年代落寞与否定期之后,近些年迎来了它的大发展期,论文成果丰硕,一系列专著也已问世.钱志熙《黄庭坚诗学体系研究》(北京大...
[期刊论文] 作者:王毅,, 来源:国学学刊 年份:2020
在宋代科举与文学的研究中,词科作为一种特殊的考试科目,与文学特别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些文体关系密切,颇值得探讨,但是目前除了祝尚书、钱志熙等学者有单篇论文论述外,还是...
[期刊论文] 作者:范志新,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11
《文学遗产》2009年第1期载钱志熙先生《论〈文选·咏怀〉十七首注与阮诗解释的历史演变》一文,讨论了颜、沈、李三家注,拜读后,多有启发,...
[期刊论文] 作者:邢久强, 来源:前线 年份:2004
[期刊论文] 作者:钱志熙,,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魏晋南北朝诗歌研究,是20世纪前半期学术发展态势在新的政治与学术体制中的延续,在研究者群体自身定位与学术生产方式上发生了一些变化。在具体的学术内容...
[期刊论文] 作者:钱志熙,, 来源:求索 年份:1990
宋人评论陶渊明的诗,多能看出它的两面,看出它外象与内质的关系。如苏轼认为陶诗是“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葛立方认为陶诗的平淡“自组丽中来”;朱熹认为“陶渊明诗,人...
[会议论文] 作者:钱志熙,, 来源:励耘学刊(文学卷) 年份:2004
考察初唐诗风,除了着眼于其时期的政治文化与诗歌创作的关系外, 从诗歌史的通变关系来看,有两个基本的角度:一个角度是从齐梁陈隋诗风来看初唐诗歌,研究其在哪些方面是沿...
[期刊论文] 作者:钱志熙,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钱志熙, 来源:中国诗歌研究 年份:2002
本文指出,“诗学”一词古已有之,但其传统内涵不同于现代内涵,是对诗歌创作实践体系的概括称呼。其用例始于晚唐五代、沿于宋而盛行于元、明、清,至近现代之际引进西方诗学体...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