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19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钟兆站, 来源:灾害学 年份:1995
本文根据旱涝史料及现代观测资料,运用旱涝等级评定法和农田水分平衡法,对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自1470 ̄1980年逐年的旱涝状况进行了评定,重建了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1470 ̄1980年近500a的旱涝等级序列,在此基......
[期刊论文] 作者:钟兆站, 来源:地理科学进展 年份:1998
本文论述陆地系统界面-山地平原交界带的概念,分布、自然灾害与资源环境特点及其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期刊论文] 作者:钟兆站, 来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年份:1996
本文分析了我国人口的主要特点和人口问题,指出人口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进而论述了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原理和宏观对策。...
[期刊论文] 作者:钟兆站, 来源:地理科学进展 年份:1997
本文论述了中国海岸带的分布和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并对其环境进行评估。分析指出,海岸带既是多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带,又是自然资源丰富、社会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带。鉴于海岸......
[期刊论文] 作者:钟兆站,陈金, 来源: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年份:1997
分析了黄河花夹段的水沙特征及两岸灌区的农田水分的供需状况,结合水沙资源的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合理利用水资源的途径。...
[期刊论文] 作者:居辉,钟兆站, 来源:华北农学报 年份:2000
1997~1998年研究了春玉米在不同降水年型的耗水特征,并就肥力水平对产量的影响及不同降水年型的水分生产潜力开发程度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无论是正常降水年型,还是干旱年型,春玉米在不同......
[期刊论文] 作者:钟兆站,赵聚宝, 来源:灾害学 年份:1994
本文根据旱涝史料,运用旱涝等级评定法,对河南省境内淮河流域1470~1949年逐年的旱涝状况进行了评定;并采用“区域综合法”,重建了河南省境内淮河流域1470~1949年的旱涝等级序列。......
[期刊论文] 作者:钟兆站,李克煌, 来源:资源科学 年份:1998
本文论述了山地平原交界带的概念,分布与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并对其资源环境状况进行评价。分析指出,山地平原交界带不仅是自然资源丰富,多种自然灾害频率发生的地带,而且又是社会......
[期刊论文] 作者:李克煌,钟兆站, 来源:自然资源学报 年份:1997
本文论述降水资源是旱地粮食作物产量的重要影响因素,揭示了豫西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的需水规律和水分盈亏规律,提出运用地理风险决策,实行适水种植的宏观对策。...
[期刊论文] 作者:钟兆站,赵聚宝, 来源:中国农业气象 年份:1996
利用压力膜方法测定晋中东山地区褐土的土壤水分,并分析了土壤水分及其能态特征。结果表明:本区土壤水吸力与土壤含水量之间呈明显的幂函数关系,可以用幂函数方程模拟;土壤的当量......
[期刊论文] 作者:李克煌,钟兆站, 来源: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5
本文在明确生态环境脆弱带的概念与特点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中国的海陆交界带、山地平原过渡带和农牧交错带的分布与特点,对其有利与不利条件进行评估,并预测在21世纪的发展趋势及应......
[期刊论文] 作者:钟兆站,李克煌, 来源:地理研究 年份:
本文基于地理学和生态学中边际效应的观点,论述山地与平原两大系统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形成一些既不同于山地又异于平原的特殊气候现象──气候边际效应。分析指出,气候边际效应在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中主要表现为坡地暖带、强降水效应和干旱效应,并对这三种气候边......
[期刊论文] 作者:钟兆站,赵聚宝, 来源:中国农业气象 年份:2000
论述了作物需水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模式,根据作物,土壤和气候资料,计算了中国北方主要旱地作物小麦、玉米、谷子、甘薯和马铃薯的作物需水量,并对这些作物的需水规律与作物生长关系......
[期刊论文] 作者:钟兆站,张宪初, 来源: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年份:2000
针对豫西旱地冬小麦生产中盲目施肥、过量单一施肥问题,采用二因素五水平加一回归均匀布点设计,经过3a田间定位试验,探明了豫西旱地冬小麦高产的适宜氮、磷配比和用量,并分析了合理......
[期刊论文] 作者:钟兆站,李克煌, 来源: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年份:1996
基于农田水分旱涝指标,讨论了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1950-1980年旱涝的空间分异规律,分析了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的气候边际效应在旱涝空间分异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山地平原交界带北部的高丘陵......
[期刊论文] 作者:赵聚宝,钟兆站, 来源:农业工程学报 年份:1996
根据1992~1994年在北方旱区农业综合发展研究的寿阳试验区的农田水分平衡定位试验资料,研究分析了旱地春玉米田微集水保墒技术的蓄水保墒效果。结果表明:微集水处理的降水入渗深度比对照......
[期刊论文] 作者:钟兆站,赵聚宝, 来源:生态农业研究 年份:1998
试验研究了草纤维膜旱地农田春玉米及其对土壤理化性状,土壤温度和水分状况及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草纤维膜覆盖在改善土壤结构、调节土壤温度、蓄水保墒、促进作物生长......
[期刊论文] 作者:钟兆站,李克煌, 来源:地理科学进展 年份:
本文论述陆地系统界面-山地平原交界带的概念、分布、自然灾害与资源环境特点及其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分析指出,山地平原交界带不仅是自然资源丰富、多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带,而且又是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的明显过渡带,具有独特的自然、经济、人文地理景观......
[期刊论文] 作者:钟兆站,居辉,赵聚宝,, 来源: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居辉,钟兆站,郁小川, 来源:华北农学报 年份:2000
1997~ 1998年研究了春玉米在不同降水年型的耗水特征 ,并就肥力水平对产量的影响及不同降水年型的水分生产潜力开发程度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无论是正常降水年型 ,还是干旱...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