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64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8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张缤,郭雪娅,邝耀中, 来源:兰州医学院学报 年份:1996
急性左心衰竭并急性心肌缺血一例兰医二院心内科张缤,郭雪娅,邝耀中患者女,50岁。因胸闷、气短、不能平卧半月,于1994年5月收住,患者于二年前因多饮、多尿、多食并消瘦住外院,诊断为糖尿病...
[期刊论文] 作者:郭雪娅, 来源:医学综述 年份:2002
1 内皮素及其受体1988年日本学者Yanagisawa等从猪主动脉内皮细胞(EC)培养上清液中纯化出一种具有很强的血管收缩活性的肽,并明晰了它的氨基酸序列、结构、前体及其生物合成...
[期刊论文] 作者:郭雪娅, 来源:按摩与康复医学 年份:2012
创伤是危及人类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而严重多发性创伤是第一死因[1]。严重多发性创伤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各个创伤为一种致伤因素引起;②两处或两处以上部位同一时间或相继发生损伤;③至少有一处创伤就能危及生命或致残[2]。严重多发性创伤反应剧烈,患者病情变化极快......
[期刊论文] 作者:郭雪娅, 来源:按摩与康复医学 年份:2011
目的:总结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急诊观察与护理经验,提高危重病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对我院2008年3月-2010年12月收治的38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做为观察对象,进行病情观察及对...
[期刊论文] 作者:郭雪娅,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 年份:2004
目的 探讨分诊及急诊护理在急腹症中的运用.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急诊科急腹症患者的分诊及急诊护理患者81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分诊的预检率正确性情况.结果...
[会议论文] 作者:郭雪娅, 来源: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十一次全国学术年会暨第五届扬子江心脏论坛 年份:2014
[期刊论文] 作者:郭雪娅,刘尚武, 来源:心电学杂志 年份:1997
患者女,28岁。临床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入院待手术。入院体检:P84次/min,BP14/10kPa(105/75mmHg),心前区无隆起,心界向两侧扩大,心率84次/min,律齐,胸骨左缘第2...
[期刊论文] 作者:米琴,郭雪娅, 来源:中国药物与临床 年份:2020
患者,女,69岁。主诉:乏力气短1月余,咯血1次。患者于本次入院前1月余感冒后出现胸闷、气短,活动后加重,伴乏力,以双下肢为著,伴咳白色泡沫样痰,于5 d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咯...
[期刊论文] 作者:米琴, 郭雪娅,, 来源: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年份:2019
近年来各项数据表明,心房颤动和慢性肾脏病在人群中的增加,已成为困扰人们健康与生活质量的两大重大疾病^[1]。研究发现,随着人口年龄增长,这2种疾病的综合发病率也相应增加^...
[期刊论文] 作者:郭雪娅,刘尚武, 来源:医学综述 年份:2000
对窦缓患者进行阿托品试验是诊断窦房结内或结外病变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手段。但若病例选择不当或用量偏大,或推注速度过快,均可能诱发心血管事件。我们参阅文献,对静注阿...
[期刊论文] 作者:郭雪娅,张缤, 来源: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年份:1998
患者男性,52岁。因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胸闷、心悸伴呼吸困难一周收住院。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史。入院体查:P约90次/min,BP22/14KPa(165/105mmHg)。端坐呼吸,口唇发绀,...
[期刊论文] 作者:郭雪娅,白锋,, 来源: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年份:2011
患者男性,71岁,因反复发生心力衰竭和室性心动过速(VT)住院。成功植入带除颤功能的心脏再同步治疗起搏器。因心悸就诊,心电图为VT,频率124次/分。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采用抗心动过......
[期刊论文] 作者:祁玉璟, 郭雪娅,,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年份:2015
心房颤动(房颤)是一种可发生在多种病理生理过程中的心律失常,在形态学和心电生理方面的改变相互促进其发生,且随着年龄的增加,神经体液的激活等引起"心房重构",使得房颤更易...
[期刊论文] 作者:郭雪娅,余静,等, 来源:心脏杂志 年份:2002
[期刊论文] 作者:魏涛涛,郭雪娅,,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年份:2016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可增加脑卒中、老年痴呆和心力衰竭等的发病率,增加社会负担。但是目前房颤的病理生理机制仍不完全清楚,如何预防房颤的发生将成为降低...
[期刊论文] 作者:张贵斌,郭雪娅,, 来源: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年份:2016
随着起搏器植入技术的发展,永久心脏起搏器广泛应用于临床。长期以来右心室心尖部(RVA)被认为是理想的心室电极固定部位,具有导线易到位且固定稳定等优点。早在1925年Wiggers就...
[期刊论文] 作者:任艳霞,郭雪娅,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年份:2021
目的:评估新型口服抗凝剂(NOAC)相比华法林应用于心房颤动合并肿瘤患者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等数据库,并追踪以获文献的参考文献,检...
[期刊论文] 作者:任艳霞,郭雪娅, 来源:心血管病学进展 年份:2021
高血压是心房颤动最常见的可逆危险因素。两者相互依存,显著增加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控制可逆危险因素可能是心房颤动一级和二级预防的关键。虽然...
[期刊论文] 作者:郭雪娅,刘尚武,白锋,,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年份:2011
1临床资料例1男性,52岁。因晕厥住院。心电图显示:P波与QRS波群无关,心房率85次/分。心室率缓慢匀齐,心室率46次/分,其QRS波时限形态正常。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Ⅲ&#1......
[期刊论文] 作者:郭雪娅,林欣,余静,, 来源: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份:2007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对76例ACS患者和37例健康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中的hs-CRP;酶法测定...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