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39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朱文元摘,郭锡麟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6
作者报告外用0.5%或1%硫酸争光霉素软膏治疗皮肤肿瘤14例,其中住院9例,门诊5例。治疗方法:9例采用24小时密闭包扎,5例采用单纯涂擦。应用时间最短一个月,最长3个月。一旦病变产生显著糜烂,即停止使用,改用皮质类固醇外用剂。由于皮肤恶性肿瘤转移者较少,治疗效......
[期刊论文] 作者:朱文元摘,郭锡麟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9
Picibanil(下简称PB)是溶链菌制荆。作者用它治疗疣20例(扁平疣13例,寻常疣7例)。使用方法是将PB0.2~1KE(家兔单位)用1~2毫升生理盐水溶解,原则上每周注射1~2次,扁平疣患者注射于前臂皮内,寻常疣则主要注射于局部。每次注射前先作青霉素皮内试验。......
[期刊论文] 作者:朱文元摘,郭锡麟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8
作者报告2例单纯性汗腺棘皮瘤(Hidroaca-nthoma simplex),并复习有关资料。1956年Smith首先提出本病,至1976年已报告14例(包括作者2例)。发病年龄多数在60~70岁,女性占70%。85%发于下肢,其次是面、腕、胸部。临床表现多为扁平隆起的肿瘤或疣样增生性皮疹,少数为......
[期刊论文] 作者:朱文元摘,郭锡麟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9
作者报告一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伴有小腿溃疡。女性,30岁,父母系近亲结婚。...
[期刊论文] 作者:朱文元摘,郭锡麟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5
综合日本16所大学和大医院皮肤科的57例皮肤癌和癌前期患者,单用5-氟尿嘧啶(下简称5Fu)软膏治疗的效果。其中鳞状细胞癌23例,原位癌(Bowen氏病)和砷剂角化症18例(其中多发型5例,共计38个肿瘤)。基底细胞癌16例。病例中多数是其它疗法失败或再发的。......
[期刊论文] 作者:朱文元摘,郭锡麟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6
氟美松(Dexamethasone)的17α位缺-OH基即构成脱羟氟美松(Desoximetasone)简称(Des)。据研究Des的抗炎效果,口服是氟美松的5倍,皮下注射是4倍。作者报告外用0.25%Des霜(油包水)治疗掌?脓疱病20例,因2例掌?同时有皮损总计22例。手掌有皮损8例,足?有皮损14例。手......
[期刊论文] 作者:朱文元摘,郭锡麟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7
本文报告用谷光甘肽(Glutathione)和维生素丙混合静脉注射治疗黄褐斑取得良好效果。治疗方法是谷光甘肽400毫克(200~600毫克)和维生素丙1000毫克混合后静脉注射,一周二次,其中15例同时每日内服维生素丙3000毫克和谷光甘肽150~300毫克。考虑到黄褐斑的发生、恶化与......
[期刊论文] 作者:朱文元摘,郭锡麟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7
本文是由13个单位――绝大部分是大学院校皮肤科组成的左旋多巴研究组,用左旋多巴(L-Dopa)治疗斑秃的5次讨论会综合报告的第一部分。治疗方法分左旋多巴单独疗法和肾上腺皮质激素与左旋多巴合并疗法两组。左旋多巴的用量,原则上第一和第二天每日0.5克,以后渐增......
[期刊论文] 作者:葛以信摘,郭锡麟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6
原位癌(Bowen's病)属于表皮内癌,其增殖的肿瘤细胞限局于表皮内,对于小的单发病灶手术切除即可,巨大或多发病例,多感处理困难,因而,希望有一种操作容易,能为患者所接受的治疗方法.常用的抗肿瘤药物有多种烷化剂、嘌呤类药物、嘧啶类药物、抗叶酸制剂和某些抗菌......
[期刊论文] 作者:葛以信摘,郭锡麟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8
部分血管瘤经过一段时间发育增大后,可停止发展而自然消退。因此,这种血管瘤的治疗可期待自然消退。但是,在外观上,病灶范围愈大,消退后,残留疤痕愈明显,因此仍应早期治疗,并认为射线能促使这种血管瘤的自然消退。作者报告日本广岛红十字医院放射科在6年4个月期......
[期刊论文] 作者:葛以信摘,郭锡麟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8
1971年长岛等首先记载本病,认为具有独特的临床症状,应为一独立疾病。本病好发于20岁前后女性。皮疹为风团样丘疹,主要分布于上半身(除头、面部外)。丘疹消退后遗留网状或树枝状色素沉着。皮疹反复发作,新发疹往往排列于旧皮损周围,使病变范围扩大。......
[期刊论文] 作者:葛以信摘,郭锡麟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8
近年来,荨麻疹特别是慢性荨麻疹报告使用组织胺球蛋白(Histaglobin)(简称组胺蛋白)治疗。通常方法,每周一次,每次一安瓿,6~8次为一疗程,经过长期观察,有确实疗效。作者对慢性荨麻疹用组织胺加人体免疫球蛋白制成组胺蛋白,采用频回治疗,取得了优异成绩。共治疗慢......
[期刊论文] 作者:葛以信摘,郭锡麟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76
灭疱疮在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前无根本疗法,死亡率高达90%。自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后能有效地控制疾病的发展,使症状得到改善和缓解。但是由于激素长期大量应用后的副作用,仍使天疱疮患者的死亡率近50%。......
[期刊论文] 作者:朱文元节译,卞春及节译,郭锡麟校, 来源: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0
1.皮肤萎缩:表皮和真皮变得菲薄,常透见树枝状的静脉。多见于患异位性皮炎的儿童的四肢关节屈面、成人银屑病患者及老年人。但发生的部位是从腹股沟扩展到阴囊、肛周和腋窝。阴囊和小腿等衣服摩擦部位多诉有痛感。由于长期持续外用含氟的皮质类固醇或应用封闭包......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