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20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郭战备,郭志刚,郭振营,,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15
[目的]了解目前市场上几种常用麦田除草剂在各自推荐用量下的防效,为农民合理选择、科学使用除草剂提供参考.[方法]研究了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有代表性的防除麦田阔叶杂草的除草...
[期刊论文] 作者:冯留锁,郭战备,侯新玲,, 来源:农业科技通讯 年份:2014
新麦23是河南省新乡市农科院用偃展4110作母本、周麦16作父本杂交,经过多年定向选择选育而成的弱春性多穗型中早熟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丰产性好,抗逆、抗病性好,具有很好的推广...
[期刊论文] 作者:王书玉,冯留锁,郭战备, 来源:作物杂志 年份:2005
水稻是河南省沿黄地区的优势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2万hm2左右.沿黄地区光热水资源充裕,水稻灌浆期气温适宜,昼夜温差较大,极其有利于水稻的优质高产,是我国著名的优质稻米产地....
[期刊论文] 作者:郭战备,郭志刚,郭振营,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16
[目的]研究施用不同浓度糠氨基嘌呤对小麦分蘖、株高、产量的影响。[方法]在小麦不同生育期喷施不同浓度糠氨基嘌呤,探究施用糠氨基嘌呤对小麦分蘖、株高、产量的影响。[结果...
[期刊论文] 作者:郭战备,郭志刚,郭振营,,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16
[目的]研究施用不同浓度糠氨基嘌呤对小麦分蘖、株高、产量的影响。[方法]在小麦不同生育期喷施不同浓度糠氨基嘌呤,探究施用糠氨基嘌呤对小麦分蘖、株高、产量的影响。[结果]在小麦生长的分蘖、拔节、灌浆这3个关键时期喷施糠氨基嘌呤,小麦的生育期没有变化;对......
[期刊论文] 作者:陈梅英,赵启学,郭战备,, 来源:农业科技通讯 年份:2006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和玉米加工业的发展,对玉米品种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用玉米的遗传变异,通过育种的方法可以将传统的玉米改变为特殊的工业原料、食品、蔬菜等......
[期刊论文] 作者:马华平,郭战备,蒋志凯,, 来源:农家参谋(种业大观) 年份:2009
在新品种选育工作中,选种圃后代单株种植密度和大田差异较大,密度不同引起产量性状变化,从而影响选择的效果。本试验主要研究了两种密度下产量性状的变化、相关性以及对产量...
[期刊论文] 作者:任帅,丁强,郭战备,冯留锁, 来源:农业技术与装备 年份:2020
新科棉6号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利用新科棉1号与新90杂交获得的高产、优质、抗病虫新品种,文章介绍其高产栽培技术。...
[期刊论文] 作者:田守芳,苗长海,张学舜,郭战备, 来源:种子科技 年份:2001
面对WTO,中国玉米种业应积极引进高新技术,提高玉米育种水平,改革国有种业体制使其产权多元化,扶持民营种业的发展,建设现代的中国种业集团....
[期刊论文] 作者:郭战备,赵文彬,赵良金,付亮,, 来源:种业导刊 年份:2016
为使小麦新品种新麦29在生产上发挥更大的增产作用,利用2010-2012年河南省小麦春水组区域试验及2012-2013年度河南省生产试验汇总结果,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对新麦29和对照偃展4110...
[期刊论文] 作者:任帅,朱坤,郭战备,冯留锁,李慧, 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年份:2020
以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科研试验基地建设规划为蓝本,介绍农业科研试验基地的规划设计,为农业试验基地规划与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论文] 作者:冯留锁,郭战备,元玉香,谢社香,, 来源:种业导刊 年份:2008
本文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度分析法,对20个夏玉米杂交种6个籽粒产量构成因素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夏玉米杂交种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大小位次为出籽率〉行粒...
[期刊论文] 作者:朱红彩,周勤智,赵娟,郭战备,马朝阳,, 来源:麦类文摘(种业导报) 年份:2007
为保证小麦原种繁育基地种子生产加工质量,根据国家农作物种子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及国家、地方种子质量检验规程等,结合小麦原种生产基地现状,建立黄淮南片麦区小麦原种生产操...
[期刊论文] 作者:郭战备,丁振海,卫晓轶,孙佩,张学舜,, 来源:种业导刊 年份:2013
从氮素利用效率的含义、玉米氮素高效利用的基因型改良、次级指标的选择等方面,阐述了玉米氮素利用效率的研究进展,旨在提高玉米氮素的利用效率,培育出氮素高效利用品种。...
[期刊论文] 作者:郭战备,陈梅英,范永胜,程玉民,冯留所, 来源:农业科技通讯 年份:2006
通过近几年对新乡市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经营的探索;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发展重点应抓好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链式环节;实行研、学、加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体系,实现优...
[期刊论文] 作者:赵启学,陈梅英,郭战备,谢社香,周德慧, 来源:农业科技通讯 年份:2005
新麦18号是新乡市农科院采用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组合为:(C5/新乡3577)F3dl/新麦9号,是法国V·P·M/moisson品种的后代,有偏凸山羊草和黑麦的双重...
[期刊论文] 作者:付亮, 李洋, 马华平, 郭战备, 范永胜, 夏彦莉, 蒋志, 来源: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2019
旨在为小麦新品种审定和其市场推广提供参考依据。利用R语言统计模型,分析2016—2017年度国家黄淮南片小麦区试的试验结果,评价17个冬小麦品种稳定性和适应性。单变量参数分...
[期刊论文] 作者:李洋,郭秋荣,冯留锁,夏彦丽,郭战备,赵良金, 来源:农业科技通讯 年份:2019
利用国家黄淮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汇总资料,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对新麦29和对照偃展4110的丰产性、稳产性及产量构成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国审小麦新品种新麦29具有丰产性突出...
[期刊论文] 作者:蒋志凯,赵宗武,马华平,郭战备,范永胜,刘朝辉, 来源:种子 年份:2006
通过对新麦18号国家、河南省中间试验结果分别进行多年多点联合方差分析、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统计分析系统程序分析,采用DPS统计分析方法,通过不同产量水平下产量构成因素的动...
[期刊论文] 作者:蒋志凯,赵宗武,马华平,董昀,郭战备,范永胜,刘朝辉,, 来源:河南农业科学 年份:2006
新麦18号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以(C5/新乡3577)F3d1s为母本,新麦9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强筋、高产稳产、矮秆抗倒、抗病广适小麦新品种。2003年通过河南省审定,2004年通......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