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16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8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4
郭延蜀,胡锦矗等.四川师院兽类学报 1991,11(3):165—170四川梅花鹿的社群可划分为聚集群、繁殖群、族群、雄鹿群和单雄个体.在产仔季节,族群则分散成核心群、母子群和...
[期刊论文] 作者:于露,, 来源:农药市场信息 年份:2007
“麻雀专家”郭延蜀从此开始关注研究这一现象,起初以为是四川盆地内的温湿气候迫使麻雀远走他乡,或是食物短缺导致麻雀大量死亡,或是天...
[期刊论文] 作者:郭延蜀, 来源: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0
198 6年至 1999年对铁布自然保护区的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调查结果显示 ,该保护区有鱼类 3科 7属 10种 ,两栖类有 4科 6属 6种 ,爬行类有 3科 4属 4种 .对它们的区系组成和生态分布进行了讨论 .......
[期刊论文] 作者:郭延蜀, 来源:四川动物 年份:2001
1986年7月至2000年9月对铁布自然保护区乌类调查结果显示,该保护区有乌类141种,分属14目30科94属,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4种,二级重点保护鸟类20种。从区系上看,古北界成份有83......
[期刊论文] 作者:郭延蜀,, 来源: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1
对四川梅花鹿食性的研究表明:鹿采食活动在晨昏和夜间进行,采食的植物种类共计212种,杨柳科、桦木科、蓼科、小蘖科、蔷薇科、豆科、胡秃子科、忍冬科、菊科、禾本科、莎草科...
[期刊论文] 作者:郭延蜀, 来源:兽类学报 年份:2000
1992年7月至1999年8月野外调查发现,四川梅花鹿现残存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山地、岷山川系北段3块相互完全隔离的区域,铁布分布区(E102°46-103°14′、N33°58′-34°16′)属四川省若尔盖县铁布自然......
[期刊论文] 作者:郭延蜀, 来源:兽类学报 年份:2002
1987年2月至2001年8月,对铁布自然保护区(E102°58′~103°11′,N34°02′~34°12′)四川梅花鹿食物蕴藏量与负载量的野外调查结果表明:四川梅花鹿的食物基地...
[期刊论文] 作者:郭延蜀, 来源:大自然探索 年份:2004
40多年前,四川省中药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川西北调查药用动物资源时,意外地在若尔盖大草原的东部边缘铁布腊子沟获得5具野生梅花鹿标本.此事引起了动物学界的普遍关注.动物学...
[期刊论文] 作者:郭延蜀, 来源:四川动物 年份:2004
1996年7月9日,笔者在南充市郊清泉坝带领学生进行野外鸟类观察时,见到一只不认识的中型鸟从对岸飞越嘉陵江后落入岸边的杨树林中.9月20日,笔者与两名学生在清泉坝一预制板厂附近......
[期刊论文] 作者:郭延蜀, 来源:四川动物 年份:2001
近十多年来,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在动物学研究、教学和生产的各个领域里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文字图像处理、音像资料的分析整理、资料查找......
[期刊论文] 作者:郭延蜀, 来源:兽类学报 年份:2003
1987年2月至2000年9月,用直接观察法在四川省铁布自然保护区中先后对287只四川梅花鹿的昼夜活动节律和时间分配进行了2 934 h的观察.四川梅花鹿的昼夜活动具有明显的活动与休...
[期刊论文] 作者:郭延蜀, 来源:四川动物 年份:2004
1986年7月至2000年9月对铁布自然保护区鸟类调查结果显示,该保护区有鸟类141种,分属14目30科94属,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4种,二级重点保护鸟类20种.从区系上看,古北界成份...
[期刊论文] 作者:杨骏, 郭延蜀,, 来源:动物分类学报 年份:2013
记述了采自四川省石棉县小水村(29°15’N,102°19’E;海拔900 m)和乐山市(29°33’N,102°45’E;海拔395 m)大渡河水域的爬鳅科华吸鳅属鱼类1新种,大渡河华吸鳅Sinogastromy...
[期刊论文] 作者:陈玉龙,郭延蜀,, 来源:动物学杂志 年份:2007
粘皮鲻鰕虎鱼(Mugilogobius myxodermus)的卵产出时为球型,直径0.40~0.60mm,具黏性,卵颜色淡黄,半透明,油球多且数量不固定。受精5~10min后吸水膨胀成椭圆形。水温16~18℃的...
[期刊论文] 作者:张鹏,郭延蜀, 来源: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6
2004年10月至2006年2月,笔者对四川省南充市城区、场镇和农村中的树麻雀种群数量、时空分布及其对栖息地的选择利用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城区和场镇中树麻雀已恢复为常见鸟类;......
[期刊论文] 作者:邬小红,郭延蜀, 来源:动物学杂志 年份:2007
2005年10月至2006年6月对从四川省洪雅县野外捕获的10只(4♀,6♂)棕噪鹛华南亚种(Garrulax poecilorhynchus berthemy)的鸣声进行了记录并对主要鸣声进行了声谱分析.其鸣声复杂多...
[期刊论文] 作者:徐会,郭延蜀, 来源:四川动物 年份:2006
对灰胸薮鹛(Liocichla omeiensis)消化系统的形态学作了初步观察,结果表明,灰胸薮鹛舌前端有刺毛状结构,后端有一排尖端后指的栉状突,且中间小两边大;雄鸟在舌前端正中央还有一“v”......
[期刊论文] 作者:王华,郭延蜀,, 来源:四川动物 年份:2009
对波氏吻鰕虎鱼的胚胎发育进行了观察,详细描述了发育各期的形态特征和时序。在水温23.7~26.1℃条件下,受精卵历时59h28min孵出,所需积温为1480.7℃。胚胎发育可划分为6个阶段,33个发......
[期刊论文] 作者:陈玉龙,郭延蜀,, 来源:动物学杂志 年份:2007
粘皮鲻(鱼叚)虎鱼(Mugilogobius myxodermus)的卵产出时为球型,直径0.40~0.60 mm,具黏性,卵颜色淡黄,半透明,油球多且数量不固定.受精5~10 min后吸水膨胀成椭圆形.水温16~18℃的...
[期刊论文] 作者:郭延蜀, 郑慧珍,, 来源:兽类学报 年份:2005
1987年、1989 ~ 1991年四川梅花鹿产仔期,在四川省若尔盖县铁布自然保护区用耳缺法连续标记了111只(♂♂56,♀♀55) 3 ~ 10日龄的四川梅花鹿幼仔,根据野外对这批标记仔鹿生长、...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