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27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会议论文] 作者:郭伟川,, 来源:历史文献研究 年份:2011
本文通过对相关历史文献的考索,论证了秦首平闽越立闽中郡之确切年份;而重点在于考述文献上有关秦平百越时五岭名称的问题,指出由于战争是动态的,因此“五岭”亦应是动态的;...
[期刊论文] 作者:郭伟川,, 来源: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三苗”的问题,是我国上古史和民族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以纸上文献与地下出土资料相结合,以研究尧、舜、禹时代南北统一战争与“三苗”的迁徙,并厘清三苗与蚩尤及南方部...
[期刊论文] 作者:郭伟川, 来源: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1999
韩学产生于唐而未能大盛于唐,然至宋卒能大行其道,并从此蔚为大观,奠定了韩愈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的崇高地位。这与唐宋不同的历史背景有关。韩愈之名位及其学说在唐代不被重视,这......
[会议论文] 作者:郭伟川,, 来源:历史文献研究 年份:2009
本文运用地下出土文物与纸上文献交相论证,从春秋战国时期吴、楚、越三国对岭南的经略及先后经营南武城的历史记载,结合对古"蕃隅"二字演变的研究,并根据《今本竹书纪年》、...
[会议论文] 作者:郭伟川,, 来源:历史文献研究 年份:2012
历来多认为"百越族"乃岭南之土著民族。但本文根据相关的历史文献,结合民族学、人类学和历史地理学方面的研究,否定了此一说法。并从百越之缘起及南越之由来,论证所谓"百越"...
[期刊论文] 作者:郭伟川, 来源:潮商 年份:2018
本文根据国史和粤东的地方史志及相关文献所提供的翔实史料,考证古揭阳自秦末开县至汉晋以来的历史沿革,及其在粤东古史上的历史地位;同时考述了自两宋宣和、绍兴之际揭阳重...
[期刊论文] 作者:郭伟川, 来源:潮商 年份:2019
郭之奇是潮汕地区明末苦心维持明王朝残局的主要人物。该文概述其生平、志节与事功,以彰显其孤忠。...
[期刊论文] 作者:郭伟川, 来源:中国文化 年份:1997
引言 封建时代,礼治的建立,目的是确保君主的最高统治,维护社会秩序,并作为个人自处及人与人之间相处之道,而且有相应的规制仪式。周初实行的分封制度与周礼的制定是相辅...
[期刊论文] 作者:郭伟川, 来源: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1
潮汕人的远祖及其语言的源流向来有不同的看法。本文是从宏观角度,概述了秦末汉初中原汉人入主岭南,促成了南越的汉化,从而为汉语和中原文化的传播创造良好环境的史实,说明潮...
[期刊论文] 作者:郭伟川,, 来源:汕头大学学报 年份:2006
马在中国历史上发挥的作用极大。中国历代政权的更迭,除人心的向背外。在以战争决胜负的关键上,有无马资源可谓为一大要素。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就是以骑兵战胜纣王的步兵。秦能......
[期刊论文] 作者:郭伟川, 来源:汕头大学学报 年份:2005
唐德刚先生对"县"的性质、建制的说法值得商榷,从文字学与政治两方面结合古代礼制提出新的考证,对古代"县"的建制的产生演化及在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侯国间的同与...
[期刊论文] 作者:郭伟川, 来源: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一、关于唐代潮州州学兴度问题之探讨苏轼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云:“始潮人未知学,公命进士赵德为之师。自是潮之士皆笃于文行,延及齐民。”此语既出,后人遂咸谓潮之有文化...
[期刊论文] 作者:郭伟川,, 来源:朱子学刊 年份:1996
一、关于“汉承秦制”之探讨秦亡于残暴不仁,史已论定。然其制度并非一无是处,太史公谓“秦有天下,悉内六国礼仪,采择其善,虽不合圣制,其尊君抑臣,朝廷济济,依古以来”~①。...
[期刊论文] 作者:郭伟川,, 来源:历史文献研究 年份:2013
本文从清华简《楚居篇》所述自季连至楚悼王共23位楚之先公先王的世系、所居和迁徙,及鬻熊之际“氐今曰楚人”的记载,以纸上文献及地下出土文物二重证据,论述夏禹时季连立“...
[期刊论文] 作者:郭伟川, 来源: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0
:1 996年 1 2月至 1 997年 1月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新郑市郑地体现了春秋时代郑国礼乐制度的风貌 ,因此在历史考古学上具有不可忽视的学术价值。以当时的史事和礼数典制...
[期刊论文] 作者:郭伟川!香港, 来源:中外文化交流 年份:1995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