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00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7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于静,刘改,, 来源:中国科技成果 年份:2010
田维敏,作为中国著名天然橡胶研究专家郝秉中与吴继林教授--国际天然橡胶杰出研究金奖获得者的第一个弟子,不忘恩师教诲,秉承师德,挥洒着热血和汗水,用博学的智慧和淡泊名利...
[期刊论文] 作者:W.Nopanitaya,郝秉中,, 来源:热带作物译丛 年份:1985
我们在过去的报告中指出,扫描电镜技术(使用普通的扫描电镜)即可能很好地提供鉴定巴西橡胶树品系优劣的必要资料。观测结果表明,高产胶树的气孔比低产树的大和丰满。这一新...
[期刊论文] 作者:高政权,郝秉中, 来源:海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1
目前我们对乳管细胞的细胞骨架还了解得很少。根据乳管细胞的结构特点和橡胶生产中乳管被切割的情况,我们推测乳管细胞的细胞骨架在橡胶树产胶和排胶、在乳管伤口的堵塞和愈合......
[期刊论文] 作者:张治礼,郝秉中, 来源:热带作物研究 年份:1996
巴西橡胶树的乳管组织,是决定橡胶产量的是最重要的结构成份。人们一直从两个方面来研究乳管分化,即乳管分化的细胞学和植株内外固子对乳管分化的影响。我们认为,在这些研究中,最......
[期刊论文] 作者:谭海燕,郝秉中, 来源:热带作物研究 年份:1995
橡胶树树皮标本用碘-碘化钾溶液处理后,可以直接切片,也可以按常规方法制成石蜡切片,乳管内含物呈褐色;在制片过程中应用微波炉,可以大大缩短制片时间。...
[期刊论文] 作者:张治礼,郝秉中, 来源:热带作物学报 年份:2000
用光学显微镜技术研究了巴西橡胶树剥皮再生过程中的组织分化和乳管发生。研究结果表明:(1)巴西橡胶树茎干小面积剥皮后,新皮再生经过愈伤组织形成和维管形成层发生2个阶段。愈伤组......
[期刊论文] 作者:覃海燕,郝秉中, 来源:云南植物研究 年份:2000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了热带落叶树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 T.Dhen)末端小枝次生韧皮部韧皮和射线薄壁组织细胞的季节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为细胞内贮藏物质(其中包括中央液泡中的贮藏蛋......
[期刊论文] 作者:章汝先,, 来源:热带农业科学 年份:2007
2004年9月7日,在我国昆明召开的纪念中国天然橡胶100周年大会上,IRRDB(国际橡胶研究与发展委员会)主席坡拉沙将2004年度的2枚IRRDB橡胶杰出研究金奖,分别授予中国天然橡胶研究专家......
[期刊论文] 作者:郝秉中,吴继林,, 来源:热带作物学报 年份:1993
光学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证实了褐皮病橡胶树在休割期间病害能够从老的病组织沿着径向扩展到形成层新产生的组织。在病害扩展过程中乳管最先表现出症状。感病乳管最初可见的...
[期刊论文] 作者:郝秉中, 吴继林, 来源:热带作物学报 年份:2004
论述了3个限制天然橡胶生产的关键因素,即割胶后排胶持续的时间、两次割胶之间胶乳的再生和乳管从维管形成层的产生.同时说明,对橡胶树自身来说,乳管可能是与机械损伤相联系...
[期刊论文] 作者:郝秉中,吴继林, 来源:热带作物学报 年份:1996
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了巴西橡胶树幼茎切割后乳管的堵塞。发现在切割后乳管伤口有一个由蛋白质物质组成的网,它与絮凝的橡胶粒子将乳管伤口堵塞。组成这个网的蛋白质物......
[期刊论文] 作者:吴继林, 郝秉中,, 来源:云南植物研究 年份:1992
用显微技术研究了海南岛天然分布和引种的23种落叶树木次生韧皮部的季节发育。结果表明,16种树木在落叶期保持着大部分或相当大一部分有功能的韧皮部,其余4种树木的韧皮部在...
[期刊论文] 作者:郝秉中,吴继林, 来源:植物学报:英文版 年份:1992
利用透射电镜技术研究了生长在海南岛的热带落叶树降香黄檀(Dalbegia odorifera T.Chen)1—2年生枝条着叶期和无叶期次生韧皮部筛分子的超微结构,并就这两个时期的筛分子进行...
[期刊论文] 作者:吴继林,郝秉中, 来源:植物学报:英文版 年份:1990
用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了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 Mnll.Arg.)幼苗初生乳管分化的早期阶段,着重研究了乳管特有的结构成分的形成。最初可辨认的橡胶粒子出现在细胞质中,...
[期刊论文] 作者:郝秉中,吴继林,, 来源:中学生物学 年份:2002
1引言巴西橡校树(Hevea brasilensis Muell. Arg)乳管产生的胶乳是天然橡胶的主要来源.橡胶曾被称为世界四大工业原料之一.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橡胶树,从野...
[期刊论文] 作者:郝秉中,吴继林, 来源:热带作物研究 年份:1996
根据木本植物阶段变化的一般知识和已有的橡胶树阶段变化的资料,分析了橡胶树幼态无性系的高产特性,对有关的重要问题提出了看法。...
[期刊论文] 作者:郝秉中,吴继林,, 来源:热带农业科学 年份:2007
20世纪80年代在非洲科特迪瓦发现一种橡胶树割面病害,称为树皮坏死病,后来又称为树干韧皮部坏死病.该病是不可逆的,其最典型症状是接穗和砧木连接处最先出现韧皮部内层组织坏...
[期刊论文] 作者:吴继林,郝秉中, 来源:热带作物科技 年份:1995
最近的研究揭示了对乳管的胶乳黄色体中的蛋白可能有两处重要作用:使橡胶粒子凝固;保护植株和乳管本身。这些研究结果为天然橡胶生产技术的发展指出了若干新的可能性。...
[期刊论文] 作者:梁荫东,郝秉中, 来源:热带农业科学 年份:2005
回顾了我国天然橡胶生产和科学研究的历史,分析了我国和世界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的形势.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世界对天然橡胶的需求量将日愈增加,我国对天然橡胶的需要将更加依赖...
[期刊论文] 作者:吴继林,郝秉中, 来源:热带作物学报 年份:2000
用透射电镜技术研究了腰果树(Anacardium occidentale L.)末端小枝次生韧皮部分泌道的结构,着重研究了上皮细胞中的亲锇物质的形成、积累和排出,这些亲锇物质是分泌道的主要产物。观察表明,在充分发育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