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50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郝润昕, 来源:北京交通大学 年份:2021
面源污染由于其影响范围广、作用机理复杂是十分值得关注的环境问题。生态缓冲带作为有效的面源阻控措施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本文以浙江省浦江县浦阳江流域上游为研究区域,对流域土地利用方式、空间植被覆盖、干支流水环境质量及河岸带土壤环境质量等进行分析;......
[期刊论文] 作者:孙菲,袁鹏,李晓洁,郝润昕,李斌,刘瑞霞, 来源: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2022
河流生态缓冲带(后称"缓冲带")对改善河流水环境、控制面源污染和水土流失等具有重要作用。如何确定缓冲带的宽度并对其进行合理构建,已成为学者与管理部门关注的热点之一。以浙江省湖州市平原河网型河流大钱港(溇港)为例,基于VFSMOD模型计算和地形坡度、水体流向、......
[期刊论文] 作者:张静慧,袁鹏,刘瑞霞,孙菲,李晓洁,郝润昕,高红杰, 来源: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2022
河岸植被缓冲带的划定是河流生态缓冲带建设和管理的基础。从面源污染阻控角度出发,根据河岸的土地利用类型,将各河流所处河段划分为堤防型河段、城镇型河段、农田型河段、村落型河段和林草型河段。采用植被过滤带模型(VFSMOD),并结合现有生态红线、河湖管理范围......
[期刊论文] 作者:郝润昕,薛李铭,刘瑞霞,孙菲,李晓洁,袁鹏,周岩梅, 来源: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2022
采用植被缓冲带模型(VFSMOD)对不同情景下河流生态缓冲带(简称"缓冲带")的截留效果进行了模拟,考察了土壤可蚀性、土壤质地、坡度、径流源区长度、缓冲带宽度等对缓冲带拦截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可蚀性因子(K因子)变大,土壤可蚀性增强,缓冲带泥沙输入量变大;......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