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320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1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鲁正杰,,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1
重新回到“不安”在郜元宝先生的北大版《鲁迅六讲》(增订本)“附录一”中,《竹内好的鲁迅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独特的有些古怪的论辩方式,迫使他在这本小书中用...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12
《文学报》消息:著名学者郜元宝近日发表了一篇题为《岂能一俊遮百丑》的文章,他说:对许多作家来说,“口语”神圣不可侵犯,像金字招牌,一经竖立,想从字句入手有所评骘的批评...
[期刊论文] 作者:牛学智,, 来源: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2012
一、完整性思想和“为自己负责”完整性思想的说法,是郜元宝研究鲁迅的心得体会,“批评应该为自己负责”则是郜元宝自己对批评功能的独家解释。产生于鲁迅的完整性思想与为自己...
[期刊论文] 作者:郜元宝,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94
余华创作中的苦难意识郜元宝余华的小说,像读者比较熟悉的《现实一种》、《一九八六年》、《世事如烟》、《呼喊与细雨》、《活着》等等,都密集而刺目地铺陈人间的苦难。浓烈恣...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年份:2012
《文学报》消息:著名学者郜元宝近日发表了一篇题为《岂能一俊遮百丑》的文章,他说:对许多作家来说,“口语”神圣不可侵犯,像金字招牌,一经竖立,想从字句入手有所评骘的批评家们,顿时...
[期刊论文] 作者:张炜,, 来源: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2018
以前读到郜元宝的文章,觉得有耿生气,有个人口吻。20多年前在上海见到,才知道是很年轻的人。他汇编海德格尔,研读鲁迅,为值得关注的当代作家写许多文评。近日读他发表在《中华读书...
[期刊论文] 作者:郜元宝, 来源: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1995
《人到中年》简评郜元宝湛容的《人到中年》在1980年《收获》第1期上发表,后来又被改编成电影,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影响。现在重读这部作品,我们仍然不难拂去岁月的尘埃,发现其中那无法掩...
[期刊论文] 作者:郜元宝, 来源:文学自由谈 年份:1997
容易失去的智慧———关于“道德理想主义”郜元宝如果有人要我谈谈对时下关于道德理想主义批判的争论的意见,我大概只能这样试着回答———先生,在答覆您的问题之前,是否也允许...
[期刊论文] 作者:郭垚, 来源:晋阳学刊 年份:2022
郜元宝的鲁迅研究,紧扣“立心”,指出鲁迅以“文学”为事业,以“语言”做载体,以“文章”“化”人.受鲁迅感召,郜元宝形成了以文学为本位的批评观,并发展出特色的“千江有水千江月”式批评,即评论当代文学会自觉联想到鲁迅...”的方式参与建设鲁迅传统,以鲁迅传统之月,照当代文学的千江之水.鲁迅的文学不仅是他的研究对象,更是他进行当代文学批评的方法与标尺.而他实现文学本位批评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聚焦新文学语言,关注语言问题.郜元宝以...
[期刊论文] 作者:郜元宝, 来源:文艺评论 年份:1994
作品消失的时代郜元宝尽管还有人在呕心沥血地写作,尽管还有人心怀虔诚地研读。但是,过去时代那种神圣的作品概念已经不复存在了,剩下的只是这些古老信念的残枝败叶而已。作品消...
[期刊论文] 作者:谈瀛洲, 来源: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2003
我来写关于郜元宝的印象,应该是很合适的:我跟他几乎每星期都见面。这在上海这样一个人情冷落的大城市,算是很不易的了。但过分熟稔也有不利之处,那就是他原来很多特出的性格特点...
[期刊论文] 作者:郜元宝, 来源: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1995
信仰是面不倒的旗郜元宝迄今为止,张承志的写作,张承志思考人类苦难及其救赎的取径,已经越来越和大陆文学十几年发展所形成的某些惯性疏远起来。张承志执拗的脚步,甚至已经迈出汉...
[期刊论文] 作者:郜元宝,,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 年份:2017
郜元宝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7年第2期撰文指出,进入1990年代以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理论兴趣锐减,'文学理论'差不多成了架空的怪物。与之...
[期刊论文] 作者:郜元宝, 来源: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1994
一次未必讨好的妥协──简评《呼吸》中的词物分离现象郜元宝三年前,孙甘露告诉我他刚刚写完一部名叫《呼吸》的长篇,“里面兴许有点新东西。”经过一番曲折,这本书终于由《花城...
[期刊论文] 作者:郜元宝, 来源: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1995
窥视者说──刁斗小说印象郜元宝《窥视者》是一部冷静的小说,机敏而含蓄;但不知为什么,它使我产生了骚动。──引自刁斗《捕蝉》我一直以为,写小说真是一种不甚光彩的职业,它的一...
[期刊论文] 作者:郜元宝, 来源:文学自由谈 年份:1997
新旧精粗杂谈郜元宝不知什么时候,公众的阅读趣味已渐渐定型,向大雅大俗两个极端聚集,要么硬着头皮啃詹姆斯普鲁斯特纳博柯夫福克纳以及他们参差不齐的中国版,要么群趋地摊,争购艳...
[期刊论文] 作者:郜元宝,, 来源: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2004
“语言的存在─存在的语言”──海德格尔论语言和存在的同一性关系郜元宝在我们一般的理解中,语言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物,无非是一种声音系统以及源于这种声音系统的记号系统─—...
[期刊论文] 作者:郜元宝, 来源: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1996
豪语微吟各识帜──漫议一九九五年的几部长篇小说郜元宝1995年小说创作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几部长篇上面。本年度长篇产量很高,但是引起广泛议论的,大概不超过十来部。不用说,这中间的...
[期刊论文] 作者:郜元宝,张曦,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2004
一、失败的学习与学习失败 郜老师,您是当代中国最活跃的文学批评家之一,也是鲁迅研究专家;从您的求学经历来看,您硕士时候师从应必诚先生学习文艺理论,博士时候师从蒋孔...
[期刊论文] 作者:肖远新, 来源:西安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本文针对郜元宝、袁凌先生认为张爱玲张扬了"五四"个性文学传统,继承了"五四"冷静批判现实的精神,从分析史料事实入手,提出了迥然相异的观点,认为评价文人,不能采用唯心主义...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