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82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丁银舟,郑鹤瑜, 来源: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年份:1997
期待可能性理论与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完善丁银舟郑鹤瑜一期待可能性,就其含义来说,是指在实施行为当时的具体情况下,能期待行为人作出合法行为的可能性。如果行为人实施行为时具...
[期刊论文] 作者:郑鹤瑜,,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从立法论上主张过失共同正犯,必须消除刑法文本障碍,取消现行刑法第25条关于共同故意犯罪的限制;过失共同正犯不存在主观要件障碍,违反特定的共同注意义务就是共同实行的意思...
[期刊论文] 作者:郑鹤瑜,,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2007
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刑法与习惯法之间不是单方面的排斥与压制关系,而是竞争与博弈的互动关系。民族习惯法在司法实践中顽强地表现着自己,不可避免地影响和制约着刑事立法、...
[期刊论文] 作者:郑鹤瑜,, 来源:体育学刊 年份:2010
要解决竞技体育中贿赂行为的定罪争议,其唯一途径是明确相关人员的主体身份:国家体育总局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全国单项体育协会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裁判员,以“国......
[期刊论文] 作者:郑鹤瑜,, 来源:河北法学 年份:2007
中外刑法学界对过失共同正犯的争议起源于对共同犯罪本质的不同理解——“犯罪共同说和行为共同说的对立”。我国刑法通说否认过失共同正犯,这迫使司法实践中法官“偷偷”适...
[期刊论文] 作者:郑鹤瑜,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澳门刑法与大陆刑法采用不同标准的共同犯罪人分类法--分工分类法与作用分类法,二者都不能圆满解决共同犯罪人的定罪与量刑问题。澳门刑法将教唆犯规定为正犯,导致共同犯罪个别责......
[期刊论文] 作者:郑鹤瑜, 来源:西部法学评论 年份:2006
我国目前的刑法适用体制呈现出'立法解释十分薄弱,司法解释异常繁荣,自由裁量受到限制'的不和谐局面.刑法司法解释权无限扩张,司法机关借'解释'之名行'...
[期刊论文] 作者:郑鹤瑜,, 来源:韶关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海峡两岸因刑事立法背景不同导致在共同犯罪问题上产生难以融合的差异。海峡两岸采用不同标准的共同犯罪人分类法——分工分类法与作用分类法,二者都不能圆满解决共同犯罪人...
[期刊论文] 作者:郑鹤瑜,, 来源:考试周刊 年份:2007
交付意思是诈骗罪成立的构成要件要素,它不是简单的交付行为表示,交付行为必须具有使占有转移的意思内容,仅有使占有弛缓的意思表示不构成诈骗罪的交付行为.交付意思要求被骗...
[期刊论文] 作者:郑鹤瑜, 来源:考试周刊·文教论坛 年份:2007
摘要:交付意思是诈骗罪成立的构成要件要素,它不是简单的交付行为表示,交付行为必须具有使占有转移的意思内容,仅有使占有弛缓的意思表示不构成诈骗罪的交付行为。交付意思要求被骗者必须认识到转移财产是本人“自由”意思的决定,这才是诈骗罪成立的关键。  关键词......
[期刊论文] 作者:郑鹤瑜,, 来源:法制与社会 年份:2007
随着入世后我国环境犯罪的进一步恶化,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的视野对环境犯罪客体进行绿色变革:刑法应以专章设立环境犯罪,脱离原有“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体系;应当扩大环境犯罪...
[期刊论文] 作者:郑鹤瑜,张闳诏,, 来源: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年份:201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在享受科技文明的同时,也切实感受到因误用、滥用科技导致公共安全事故所带来的威胁。在此语境下,监督过失被引入刑事立法与刑法理论之中。通过讨论...
[期刊论文] 作者:郑鹤瑜, 郑嘉琦,,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9
留置措施作为国家监察委员会查处职务违法与职务犯罪行为的一项新措施,在北京市、山西省和浙江省三地均有先例,由于对留置措施的性质存在争议,在检察院批捕和法院判决时对留...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