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29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8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安徽农业 年份:1996
主要完成人有曾海富、黄忠祥、吴家道、郑乐娅、张盘娣、刘祖林、杨剑波。该项目获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四...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安徽农业 年份:1996
主要完成人有杨剑波、吴家道、向太和、吴李君、刘祖林、郑乐娅。该项目获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作...
[期刊论文] 作者:郑乐娅,黄忠祥,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1997
观察已选择培养47次的玉米胚性细胞,发现细胞核、核仁、间期核染色中心和染色体数目等表现出广泛的变异,即细胞核多样化,细胞仁加倍,间期核染以中心增多,细胞直径增大和染体数混倍......
[期刊论文] 作者:黄忠祥,郑乐娅,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1990
两个玉米自交系的幼穗培养物经60Co处理,愈伤组织发育胚状体的能力不变,但其畸变率高,分化能力弱.试验认为:对胚状体进行500伦处理,既可有较高的突变频率,再生能力降低的幅度...
[期刊论文] 作者:郑乐娅,黄忠祥,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1991
考查由玉米雌幼穗培养获得的63棵再生植株R_1的自交结实性,以及R_1自交结实植株的株高、果穗、籽粒等多种性状,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变异.11R_1株高矮化率为52.2%.在11R_1中,有...
[期刊论文] 作者:郑乐娅,黄忠祥,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1988
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的依据是植物细胞为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单位,在生理上、发育上具有潜在的全能性的理论;对植物组织和细胞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离体培养的技术. 至今,此项技术的...
[期刊论文] 作者:郑乐娅,吴敬德,等, 来源:作物学报 年份:2002
对来源于离子束介导的水稻转基因植株第7代的8个株系及原受体品种和两个对照水稻品种的穗颈节下第一节间维管束数量和光合速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转基因株系的维管束数量...
[期刊论文] 作者:黄忠祥,郑乐娅,吴家道,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1990
两个玉米自交系的幼穗培养物经~(60)Co处理,愈伤组织发育胚状体的能力不变,但其畸变率高,分化能力弱.试验认为:对胚状体进行500伦处理,既可有较高的突变频率,再生能力降低的...
[期刊论文] 作者:郑乐娅,黄忠祥,吴家道,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1991
考查由玉米雌幼穗培养获得的63棵再生植株R_1的自交结实性,以及R_1自交结实植株的株高、果穗、籽粒等多种性状,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变异.11R_1株高矮化率为52.2%.在11R_1中,有...
[期刊论文] 作者:郑乐娅,吴跃进,吴敬德,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01
以籼型转基因水稻种子为材料,用不同的离子种类、能量和剂量进行辐照,采用3因子3水平9个处理的正交试验,调查离子束注入对诱变当代幼苗存活率及幼苗生长速度起主导作用的物理因......
[期刊论文] 作者:郑乐娅,黄忠祥,吴家道,吴跃进,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1997
观察已选择培养47次的玉米胚性细胞,发现细胞核、核仁、间期核染色中心和染色体数目等表现出广泛的变异,即细胞核类型多样化,细胞核仁加倍,间期核染色中心增多,细胞直径增大和染色体......
[期刊论文] 作者:吴敬德,汪秀峰,吴跃进,郑乐娅,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1997
采用离子束介导方法获得的玉米稻株系,其光合速率较原品种提高29.2%~131.7%,平均提高84.0%。离子束介导是高光效育种的一条有效途径。...
[期刊论文] 作者:吴敬德,汪秀峰,郑乐娅,吴跃进,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00
水稻籼粳交后代结实率低、亲和性不良问题在籼粳杂交育种工作中随处可见。离子束辐照会使亲和性得到改良 ,尤其是用未处理的籼型材料作母本、已处理的粳型材料作父本的配组方...
[期刊论文] 作者:童继平,吴跃进,郑乐娅,吴敬德, 来源:种子 年份:2003
水稻超高产育种被认为是水稻育种史上的第三次革命.经过育种家的不懈努力,水稻超高产育种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文章对水稻超高产育种的产量指标确定、实现途径、育种目标性状...
[期刊论文] 作者:郑乐娅,吴跃进,吴敬德,童继平,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01
通过对综合性状较好的早稻材料与云南耐冷性资源材料的杂交后代材料M1、M2、M3的芽期耐冷性测定,发现杂交后代材料M1、M2、 M3的耐冷性均达3级标准,即杂交后代具有很强的耐冷...
[期刊论文] 作者:吴敬德,吴跃进,童继平,郑乐娅,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01
介绍了晚粳M1148的产量水平、稻米品质、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晚粳M1148于2000年11月通过省级审定,命名为"皖稻60"....
[期刊论文] 作者:郑乐娅,吴跃进,吴敬德,童继平,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01
利用花培加速玉米稻分离后代的纯化。从1996年开始,对转基因玉米稻经多代选择仍“疯狂”分离的后代,进行花药培养,经两年的繁育种植,已获得株型较理想、性状稳定遗传的玉米稻花培......
[期刊论文] 作者:郑乐娅,吴敬德,吴跃进,童继平, 来源:作物学报 年份:2002
对来源于离子束介导的水稻转基因植株第 7代的 8个株系及原受体品种和两个对照水稻品种的穗颈节下第一节间维管束数量和光合速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转基因株系的维管束数...
[期刊论文] 作者:童继平,吴敬德,吴跃进,郑乐娅,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00
采用苗期连续干旱法 ,在温室条件下 ,对韩国直播稻品种K2 及其杂种后代材料耐旱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 :( 1)直播种K2 的耐旱性微弱。此结果说明 ,水稻耐直播与耐干旱属不同的...
[期刊论文] 作者:吴敬德,吴跃进,童继平,郑乐娅,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00
早籼 14是采用离子束诱变方法选育成功的第 2个早籼稻新品种。其突出特点是米质优良 ,有 8项指标达部颁 1、2级优质米标准 ,该品种的推广有利于早籼稻米结构的调整。早籼 14...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