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37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6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作物学报 年份:1994
我国著名的作物栽培生态生理学家、中国作物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市作物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译议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作物学报》副主编...
[期刊论文] 作者:王惠麟,, 来源: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84
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1984年1月13日批准,我校农学系郑丕尧教授,植保系沈其益、曾士迈、李季伦教授,土化系周长海教授,畜牧系吴仲贤、安民、戎易教授和兽医系孔繁瑶、杨传任教...
[期刊论文] 作者:郑丕尧, 来源:世界农业 年份:1985
【正】 《作物——形态机能——》是七十年代中期(1976年)日本农业技术协会出版的一部上下两卷的日文专著。上卷4编,即作物的种子(3章)、作物的花芽分化(4章)、作物营养体的...
[期刊论文] 作者:郑丕尧, 来源:世界农业 年份:1985
【正】 《作物的生态生理》或《作物生态生理》的日文原版《作物生态生理》是由佐藤庚和玫村敦彦两位教授编辑,八位教授、专家撰写的七章372页的专著,于1984年9月30日由日本...
[期刊论文] 作者:郑丕尧, 来源:作物杂志 年份:1990
在1988年5月27~31日江苏省杨州市召开第三届全国玉米栽培学术讨论会上,安瑞青同志作了“南方稻区发展玉米的战略”报告,指出湖南省全年要用去60亿公斤稻谷作饲料,如果其...
[期刊论文] 作者:郑丕尧, 来源:高等农业教育 年份:1985
一、我国农业教育制度自从全面学习苏联以来,虽然有些死搬硬套,不讲求实效的过程,但直至目前也没有好好总结一下,哪些是可取的?那些是应改进的?不要又全面学习美国那一...
[期刊论文] 作者:郑丕尧,, 来源:农业科技通讯 年份:1983
在我国粮食作物中,玉米是仅次于水稻、小麦的第三位作物。自从解放以来,玉米、高粱、谷子三大旱粮作物虽然在各个省、市地区以及不同的时期背景下互有增减,各有不同的优势和...
[期刊论文] 作者:郑丕尧,, 来源:作物学报 年份:1962
根据在各种不同条件下对高粱幼苗器官伸长的研究,证实多穗高粱不易出土的原因,为根茎较短,故在生产上应采取浅复土的措施。应用赤霉素处理,对多穗高粱幼苗器官的伸长,有显著...
[期刊论文] 作者:郑丕尧,, 来源: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80
本文就夏玉米“农大54”观察了营养器官及生殖器官的具体表现,以及施用追肥对这些器官的影响,分组剪叶对这些器官的影响,叶片光、毛的区分。提出了以光、毛叶及果穗位为分界...
[期刊论文] 作者:郑丕尧,, 来源: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81
我们在六十年代上半期的玉米科研基础上,1975年5月用了几个京郊地区生产上应用的玉米品种,如白单四号、原单一号、群单105、京黄113,于5月22日播种,9月上旬收获,京黄113并进...
[期刊论文] 作者:郑丕尧,, 来源:植物生理学通讯 年份:1957
小麥是我國北方地區的主要食糧,其中冬小麥又是北方地區的主要冬季作物。解放后於1952年冬、1953年春、1954年春均曾先後發生凍害,據中央農業部統計1952年冬、1953年春寒流...
[期刊论文] 作者:郑丕尧,, 来源:植物生理学通讯 年份:1957
谷類作物的幼芽鞘(Coleoptile)不僅在植物生理的试验研究上是一种很有用的材料,即在農业上也是一个很好的鑑别性状,並且这个性状的表现有时也和成长起来的植株具有某些相关...
[期刊论文] 作者:郑丕尧,, 来源:植物生理学通讯 年份:1957
根據禾榖類作物性狀的特點可以分為兩組作物:第一組是屬於麥類作物的小麥、大麥、黑麥和燕麥,第二組是屬於粟類作物的粟、黍、稷、玉蜀黍、蜀黍和稻(1953; 1952;1952)。按照...
[期刊论文] 作者:郑丕尧,, 来源: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80
1975年观察了夏玉米“京黄113”的某些生物学性状,该品种全生育期90日,叶数总计16片。在形态表现上,穗位叶及其上、下两叶是全株的最长、最大叶,叶鞘长以雌穗下、中部节位较...
[期刊论文] 作者:郑丕尧,, 来源: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88
我国农业的起源和发展是和“树艺五谷”分不开的,当然“五谷”都是些什么作物,在学术界上尚有一些不同议论,但都少不了“菽”。“菽”可以理解为大豆,也可以理解为泛指的菽...
[期刊论文] 作者:郑丕尧,, 来源:作物杂志 年份:1989
我国农业的起源和发展是和“树艺五谷”分不开的,“五谷”在学术界尚有一些不同议论,但都少不了“菽”。“菽”可以理解为大豆,也可泛指菽谷类作物,即豆类作物。北京农业大...
[期刊论文] 作者:郑丕尧,李建民,, 来源: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88
以二棱皮大麦(Hordeum distichum L.)品种76-22和六棱裸大麦(H.haxastihum L.)品种矮杆齐为材料,并用四种不同氮肥水平为手段,研究了春大麦籽粒的氮素积累规律和含氮量变化规...
[期刊论文] 作者:李建民,郑丕尧, 来源:北京农业科学 年份:1985
以啤酒用二棱大麦(Hordeum sativum Jesson var.distichum L.)品种76—22和食用六棱大麦(H.sativum Jesson var.hexastichum L.)品种矮杆齐为材料,研究了春大麦器官建成规律...
[期刊论文] 作者:郑丕尧,李建民,, 来源: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87
以啤酒用二棱皮大麦(Hordeum distichum L.)品种76-22和食用六棱裸大麦(H.sub-haxastichum L.)品种矮杆齐为材料,研究了春大麦80%乙醇溶性糖、4.0N 过氮酸溶性多糖、硝态氮、...
[期刊论文] 作者:郑丕尧, 潘波,, 来源:植物生理学通讯 年份:1992
在本校农场条件下,测定冬黑麦(Secale cereale)品种AR74(1989年9月26日播种,15万基本苗)的最上部展开叶片的光合速率,获得如下结果。 1.黑麦叶片正反面光合速率对光强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