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02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9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郁淑华,, 来源:四川气象 年份:1999
[期刊论文] 作者:郁淑华,, 来源:气象 年份:2002
通过对 2 0 0 1年 9月 18~ 2 0日诱发泥石流灾害的四川盆地西、北部大暴雨过程的分析 ,得出几点认识 :(1)诱发泥石流灾害的暴雨与前期雨日、暴雨强度及地质、地貌有关 ,此类暴...
[期刊论文] 作者:郁淑华,, 来源:高原气象 年份:2004
本文选取了1959—1982年23次四川盆地大范围强暴雨过程,并按暴雨区的位置分为川西类、川东类以及全川移动类三种类型。然后分别对各类大暴雨的对流层中、低层的位势高度场和...
[期刊论文] 作者:郁淑华,, 来源:暴雨灾害 年份:2008
高原低涡是造成我国暴雨的重要天气系统之一。本文在简要介绍第一次青藏高原科学试验及以前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试验及近年来的一些主要研究成果,包......
[期刊论文] 作者:郁淑华, 来源:高原气象 年份:2003
通过对1991—2001年四川盆地泥石流滑坡的时空分布特征与气象条件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益的认识,为泥石流滑坡预警预报提供了参考依据。(1)四川盆地泥石流滑坡主要发生在6~8月,以...
[期刊论文] 作者:郁淑华, 来源:四川气象 年份:1996
致洪暴雨是一门新的应用学科,通过对1960年以来造成宜昌大洪峰流量的暴雨过程的强度、持续时间及与前期降水关系的研究,确定了长江上游致洪暴雨标准,增进了对长江上游致洪暴雨成因的......
[期刊论文] 作者:郁淑华,, 来源:四川气象 年份:2001
本文介绍了计算面雨量的等值线法、数值法、算术平均法。以三种方法计算了 1998年 8月逐日面雨量 ,并进行了统计分析 ,通过分析得出如下几点看法 :1 气象上计算面雨量使用算...
[期刊论文] 作者:郁淑华, 来源:教学与研究(南京) 年份:2002
过去在暴雨研究中较重视对造成洪涝灾害的暴雨过程的分析,对诱发泥石流灾害的暴雨过程的成因分析还很缺乏。本文对2001年9月18-20日造成成昆铁路等多处泥石流与盆地西部洪涝灾...
[期刊论文] 作者:郁淑华, 来源:高原气象 年份:2002
通过对1998年8月3-5日水汽图像分析发现;(1)对流层中,上部水汽涡旋的出现,东移、消失对高原低涡的形成,东移、消失有指示意义。(2)与高原低涡相伴的水汽涡旋的东移,变化与贝加尔湖东南......
[期刊论文] 作者:郁淑华, 来源:气象 年份:2000
通过对1998 年长江上游四川境内暴雨、雨量水文资料、卫星云图等分析,归纳出了1998 年长江上游暴雨的基本特点,认识到长江上游暴雨、高原天气系统与四川云团的活动对1998 年长江洪峰的形成......
[期刊论文] 作者:郁淑华, 来源:暴雨.灾害 年份:2000
1998年8月19-20日发生四川盆地北部的大暴雨是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内弱切变上产生的,为历史上少见的疑观暴雨,本文通过过对这次暴雨过程的湿位涡分析,发现湿位涡水平分量表示的......
[期刊论文] 作者:郁淑华, 来源:四川气象 年份:2000
通过对可靠气象资料分析,发现盆东大洪峰出现在5-7月(汛前期)的机率明显比8-9月(汛后期)的高,这是环流形势明显差异造成的,从而提出了盆东的最佳蓄水时段,为用好水,管好水提供了依据。......
[期刊论文] 作者:郁淑华, 来源:应用气象学报 年份:1994
通过对1982年6月1-6日一次高空槽在青藏高斫诱发切变线的过程进行了Q矢量分析。发现高原切变线产生,维持在明显的呈东西向的500hPaQ矢量辐合带内,而且低层500hPa△.Q>0。这说明宽广的上升运动的存在和加强......
[期刊论文] 作者:郁淑华, 来源:高原气象 年份:1993
本文通过对1982年7月24-29日一次高原北侧槽活动过程的Q矢量分析,发现低压槽在高原上南伸时,一般槽前500hPa上有Q矢量辐合带,Δ·Q500<0;对应200hPa上有Q矢量辐射中心或辐区,Δ·Q200>0;同时槽线南端伴有强冷锋锋......
[期刊论文] 作者:郁淑华, 来源:高原气象 年份:2004
通过对1998年9月15~17日四川盆地北部、西部大暴雨过程的水汽分析, 得出几点认识, 在这次暴雨过程中, (1)对流层低层的主要水汽源是在南海, 东海、孟加拉湾也有水汽输送; 对流...
[期刊论文] 作者:郁淑华, 来源:高原气象 年份:2004
通过对1998年8月3~5日水汽图像分析发现:(1)对流层中、上部水汽涡旋的出现、乐移、消失对高原低涡的形成、东移、消失有指示意义。(2)与高原低涡相伴的水汽涡旋的东移、变化与...
[会议论文] 作者:郁淑华;, 来源:西部大开发:气象科技与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 年份:2000
我国西部地区水资源丰缺不一,对水资源充足的省份由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开发利用不够,也严重缺水.目前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重视水利,这是正确的、重要的.但利用气象条件开...
[期刊论文] 作者:尤潜,郁淑华, 来源:四川气象 年份:2003
分析四川盆地主要地质灾害-泥石流、滑坡时空分布特征与气象成因,研究了减轻和防御地质灾害的宏观对策、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业务系统建设要点、加强组织管理、完善业务体系等....
[期刊论文] 作者:郁淑华,骆红, 来源:高原气象 年份:1993
本文通过对1982年7月25—28日低槽在高原上发展、南伸和1982年6月4—6日高原切变线活动过程动能收支的对比分析发现:这两种过程动能的主要来源是由有效位能转换为动能,且在低...
[期刊论文] 作者:郁淑华,骆红, 来源:高原气象 年份:1991
通过对1973—1985年5—9月700 hPa上四川盆地东北部出现的低涡的分析,发现川东北涡是造成三峡地区区域性暴雨的重要影响系统之一,尤其是切变类川东北涡,有利于川东北涡生成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