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80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邹永常,男,湖南省安乡县人,1954年12月生。初中毕业后回乡务农,“文革”结束后考入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1983年毕业,同年分配到常德师专(湖南文理学院前身)中文系执教中国现代文学至今...
[期刊论文] 作者:邹永常, 来源:创作与评论 年份:1995
生命是诗诗是生命──读陈辉《十月的歌》邹永常谨以此作纪念卫国捐躯的烈士们──编者他含着笑容,倒在我们的身边。他的手上,拿的是枪、手榴弹和诗歌。他年轻的一生,完全投入了...
[期刊论文] 作者:邹永常, 来源:求索 年份:1995
论郭沫若早期创作的现代主义倾向邹永常郭沫若早期的创作带有浓郁的现代主义色彩,这使它在“五四”文坛别具一格,异峰突起。...
[期刊论文] 作者:邹永常, 来源: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茅盾开始小说创作之前 ,曾热心地关注和介绍西方现代主义流派。大革命失败后他开始小说创作时 ,迷惘的现实形成的生活体验与心态 ,就自然有意无意地与现代主义思潮产生了共鸣...
[期刊论文] 作者:邹永常, 来源: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2
张爱玲的小说,其表现的内容深受西方现代派的影响,〈金锁记〉尤其如此,但她使用的语言、形式、方法、技巧,又是传统的民族的。在尝试运用娴熟的民族形式去表现现代派的思想内...
[期刊论文] 作者:邹永常,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5
《莎菲女士的日记》蕴含着许多超前的现代内涵——现代语境中的死亡意识、孤独意识、女权主义意识和精神分析意识。作者从自己的人生体验与艺术天赋中接通并超前了对西方现代...
[期刊论文] 作者:邹永常,, 来源: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与周立波的《暴风骤雨》两部长篇小说,都曾获得国际文学大奖,他们取得的成就是不朽的。两部作品同样是描写伟大的土地改革运动,但写法并不完全一...
[期刊论文] 作者:邹永常, 来源: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2
本文探讨了曹禺作品与现代主义的关系。曹禺作品中表现的对人生的困惑和命运的恐惧 ,与现代主义文学中表现人生的迷惘、宇宙的神秘、生命的冲动及对理性的质疑是一致的。Th...
[期刊论文] 作者:邹永常, 来源: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年份:2008
田汉的剧作含有较多的现代主义艺术特质,诸如丰富奇特的想像力,原始神秘的生命力,浓郁的感伤与悲凉的孤独,表现人物潜意识的梦幻和象征,强烈的主观抒情以及诗一般的意境。但...
[期刊论文] 作者:邹永常, 来源: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艾青的诗歌创作,既深受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和浸润,又深植根于民族现实与民族传统的深厚土壤,因之成就了他新诗创作的辉煌,并以此昭示后人而启迪来者。...
[期刊论文] 作者:邹永常, 来源:鲁迅研究月刊 年份:2005
[期刊论文] 作者:邹永常,,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1995
本文论述了中国新文学七十多年的历程中,由开放引进到闭关锁国再到开放借鉴的循环往复过程,提出学习鲁迅《狂人日记》的创作方法,即文学创作既立足于传统改良人生、改革现实...
[期刊论文] 作者:邹永常,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5
利用他人现成的形式,来成就自己的创作,借用现代主义的技巧,来创作现实主义的作品,化腐朽为神奇——洪深在《赵阎王》创作中,借鉴和利用了美国戏剧家奥尼尔《琼斯皇》的...
[期刊论文] 作者:邹永常,, 来源: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周朴园对侍萍的感情 ,传统的评价是虚伪和冷酷。但从周朴园的言行看 ,他对侍萍是有真情的。他与侍萍的分手是不得已而为之。他也同样是个在封建思想和传统的伦理道德枷锁下痛...
[期刊论文] 作者:邹永常, 来源:湖南社会科学 年份:2003
曹禺在他的、、等几部剧作中,表现了对人生的困惑和命运的恐惧,表现了对传统与现代文明的质疑.这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表现人生的迷惘,宇宙的神秘、生命...
[期刊论文] 作者:邹永常, 来源: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洪深的《赵阎王》在表现技巧上对奥尼尔的《琼斯皇》借鉴模仿较多。诸如舞台背景的布置对主人公心理的表现 ,内心冲突导致神经错乱而入幻境的狂想独白 ,利用击鼓声觉形象来渲...
[会议论文] 作者:邹永常,, 来源: 年份:2004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期刊论文] 作者:邹永常, 来源: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2
建立在爱情上的婚姻才是美满的,但爱情不是空泛的,它是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上,即"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但现实的生活都是黑暗的,容不得真爱的,所以涓生与子君的爱情和婚姻...
[期刊论文] 作者:邹永常,, 来源: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托尔斯泰在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塑造了两个经典形象安娜与吉提,寄寓了作者对家庭与婚姻的思考和追问。安娜与吉提无论是在对待爱情、对待丈夫的亲人、对待孩子方面,还......
[期刊论文] 作者:邹永常, 来源:武陵学刊 年份:1996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