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46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3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2020
2020年11月3日上午,在新蒲校区行政楼图书馆1楼多功能厅,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巢志茂研究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天然药物...
[期刊论文] 作者:邹忠梅, 来源:世界科学技术 年份:2003
对郁金的植物资源、饮片炮制沿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讨论郁金与姜黄、莪术的品种关系,为郁金饮片炮制规范化及建立质量标准提供借鉴。...
[会议论文] 作者:邹忠梅, 来源:2013年代谢组学与中医药现代研究学术论坛 年份:2013
心可舒为治疗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中成药,临床疗效确切,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随着分析技术及代谢组学的发展,为中药复方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
[学位论文] 作者:邹忠梅,, 来源: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年份:1998
应用层析技术及现代波谱学手段对海南野扇花及韭子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共分离得到27种成分,其中9个为新化合物。同时,应用质谱-质谱方法对海南野扇花粗提物中的微量成分进行了......
[期刊论文] 作者:邹忠梅,, 来源:亚太传统医药 年份:2006
几千年来,中医药为防病疗疾和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中医药仍然为我国医疗保健的重要力量。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医药的快速发展,中医药......
[期刊论文] 作者:邹忠梅, 来源:开心(素质教育) 年份:201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继续深入和普遍推广,为了改变以往小学数学课堂上存在的问题,生活化教学被作为一种知识性兼具实践性的教学方式逐渐走入学校教育视野中,许多教师纷纷尝试摒弃传......
[期刊论文] 作者:邹忠梅, 来源:课堂内外:教师版(初等教育) 年份:2020
古诗文主要弘扬的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也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古诗教学。本文主要基于研究课题,分析了吟诵的内涵,并对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当中...
[会议论文] 作者:邹忠梅, 来源:中国化学会第十届全国天然有机化学学术会议 年份:2014
中药是我国独具特色创新药物的重要源泉.随着单成分、单靶点的药物研发策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时,中药多成分、多靶点的作用特点在疾病特别是疑难重症的治疗中呈现明显优势...
[期刊论文] 作者:邹忠梅, 来源:课堂内外·小学教研 年份:2021
摘 要:整本书阅读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制定不同的阅读策略,引导学生积极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阅读教......
[会议论文] 作者:邹忠梅, 来源:第四届中荷代谢组学论坛 年份:2017
代谢组学是继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之后新近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研究生物体系受病理生理刺激或基因改变而引起的体内代谢物(即代谢物组)动态变化,其关注生物整体代谢受内在或外在因素的影响,与中药复杂体系及其作用特点相吻合,为阐明中药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提供了强有......
[期刊论文] 作者:邹忠梅, 来源:成功密码 年份:2021
为了满足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迫切需求,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传授学生语文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帮助初中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对语文教材进行阅读,促使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笔......
[期刊论文] 作者:王媛,邹忠梅,, 来源:中国药学杂志 年份:2008
目的研究大戟科(Euphorbiaceae)植物毛叶巴豆(Croton caudatus Geisel.var.tomentosus Hook.)茎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和凝胶色谱分离纯化化合物,根据现代波谱学技术(MS、...
[期刊论文] 作者:王媛,邹忠梅, 来源:中国天然药物 年份:2008
从毛叶巴豆茎中分离得到2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为一个新化合物,应用HREI-MS,^1H-NMR,^13C-NMR,^1H-H COSY,HMQC,HMBC和NOESY等光谱测定了其结构,并命名为毛叶巴豆醇。然而,文...
[期刊论文] 作者:王媛,邹忠梅,, 来源:中国天然药物 年份:2008
从毛叶巴豆茎中分离得到2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为一个新化合物,应用HREI-MS,1H-NMR,13C-NMR,1H-1H COSY,HMQC,HMBC和NOESY等光谱测定了其结构,并命名为毛叶巴豆醇。...
[会议论文] 作者:喻玲玲, 邹忠梅, 来源:第八届博士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年份:2010
[期刊论文] 作者:张宏武,邹忠梅,, 来源:时珍国医国药 年份:2007
柴胡疏肝散出自《景岳全书》,原方用于“治胁肋疼痛,寒热往来”,其临床疗效显著,应用范围较广,是疏肝解郁的良方,该文综述了柴胡疏肝散在临床方面及其现代研究,为进一步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邹忠梅,丛浦珠, 来源:药学学报 年份:1991
从藿香(Agastache rugosa O.Kuntze)根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其中Ⅰ~Ⅷ分别鉴定为山楂酸(maslinic acid,Ⅰ),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Ⅱ),3-乙酰基齐墩果醛(3-O-acetyl olean...
[期刊论文] 作者:邹忠梅,丛浦珠,, 来源:湖北中医杂志 年份:1990
藿香为一常用传统中药,早在汉末的《名医别录》中就有记载。祖国医学认为,其味辛,入脾、胃、肺三经,具有芳香化湿,祛暑解表的功能,被历代医家视为暑湿时令之要药,临床应...
[期刊论文] 作者:邹忠梅,丛浦珠, 来源:药学学报 年份:1999
百合科(Liliaceae)葱属(Alium)植物约有500种,我国有110种(包括变种和引进的外来种),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西南地区[1]。本属的不少品种既可食用也可药用,如小根蒜、蒜、韭、葱等[2]。对葱属植物的研究始......
[会议论文] 作者:邹忠梅,杨峻山,, 来源:中国药学杂志 年份:2009
中医药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瑰宝,几千年来,为人类健康、保健、繁衍做出了巨大贡献,直到现在,仍然是我国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中医药给予高度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