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01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8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学位论文] 作者:邹冰妍, 来源: 年份:2018
由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森林砍伐等人为活动,导致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加剧了全球变暖,已成为当今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二氧化碳(CO_2)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5次评估报告(Climate Change 2013),2011年大气中CO_2含量相......
[期刊论文] 作者:金愿,邹冰妍,朱绚华, 来源:计量科学与技术 年份:2021
通过比较油类黏度标准液与硅油型黏度标准液在不同型号黏度计上的测量结果,以及两种黏度标准液的黏温特性、表面张力特性,探讨了油类黏度标准液与硅油型黏度标准液间的差异,为两种黏度标准液的实际使用提供参考.......
[期刊论文] 作者:邹冰妍,乔家广,牛亚琳, 来源:价值工程 年份:2021
通过对干体式温度校验器校准过程中垂直方向标准温度计的位置、标准器直径与测温孔的选配和记录间隔对其温度偏差及温度波动度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标准温度计与测温孔直径要尺寸相当并插入至均温块底部;记录间隔可适当缩短并结合实时测量曲线进行温度波动度校......
[期刊论文] 作者:龚宝妹,郑伟,朱欣赟,邹冰妍, 来源:上海计量测试 年份:2019
介绍了辐射原理,对三种常用的传递方式进行分析,最终结果是用接触式温度计作为标准器,受黑体辐射源发射率偏离1影响最小,得到的检定/校准结果更准确。...
[期刊论文] 作者:邹冰妍,朱鹏飞,朱毅晨,乔家广, 来源:上海计量测试 年份:2020
通过对数字温度计中温度传感器的不同浸没方式、试管插入深度进行比对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直接接触热源的校准方法导热速度更快,达到恒温状态所需时间较短;选择玻璃试管校准时...
[期刊论文] 作者:牛亚琳,谢红振,邹冰妍,姜毅韡, 来源:上海节能 年份:2021
表面温度源用途广泛,但并未有对其不确定度的研究,所以对表面温度源的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首先根据JJF1409-2013《表面温度计校准规范》中的测量方法,确定了校准表面温度源所需的测量参数即温度均匀性、控温稳定性及示值误差,并建立数学模型,然后分析了不确定......
[期刊论文] 作者:朱鹏飞,王崇愿,姜盈盈,朱毅晨,邹冰妍,, 来源:科学与财富 年份:2019
本文探讨了干式恒温器的校准方法,并设计了一套基于LabView的自动测量程序,实现了对校准过程中数据的实时读取、存储以及处理....
[期刊论文] 作者:邹冰妍,林鸿,张亮,冯晓娟,赵不贿,张金涛,, 来源:计量学报 年份:2019
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是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在所有的排放源中,固定排放源排放的二氧化碳气体是温室效应的主要因素。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将直接测量排放量方法列为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统计的最高等级,以提高数据统计精度。为了......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