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15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0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张申波, 来源:戏剧之家 年份:2019
邹元江教授的《梅兰芳的“表情”与“京剧精神”》一文夸大、曲解梅兰芳向西方戏剧学习,意图重建中国的戏曲美学体系。对此笔者不敢苟同,就其论文中的观点与先生商榷。...
[期刊论文] 作者:邹元江, 来源:外国文学评论 年份:1996
论《樱桃园》中的“停顿”邹元江“停顿”,作为戏剧内部的、心理的动作,作为对生活节奏敏锐、准确的标示,一直没有受到剧作家和理论家的足够的注意、研究和运用。古希腊戏剧对生...
[期刊论文] 作者:邹元江,, 来源:理论月刊 年份:1995
是普通人权还是资本特权──评“天赋人权”说邹元江"人权"最初是资产阶级在其革命时期为反对封建专制而提出的口号。十四、十五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曙光,结束了对人性禁锢...
[期刊论文] 作者:邹元江,, 来源:中国京剧 年份:2009
2008年12月上旬,在上海戏剧学院举办的《戏剧艺术》30周年研讨会上,来自武汉大学的邹元江教授提出:梅兰芳不能完全代表中国戏曲体系,"梅兰芳表演体系"是一个"假命题"。为贯彻...
[期刊论文] 作者:邹元江, 来源:周易研究 年份:1996
生命美学与中国美学的伟大精神──评《周易美学》邹元江新近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周易美学》,是刘纲纪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美学思想研究的一部新著,它是继著者撰写的在海内...
[期刊论文] 作者:邹元江,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1996
论戏曲丑角的美学特征邹元江中国戏曲丑角审美特征的历史生成和感性具体显现是一个漫长的演进过程。由于丑角比生、旦等行当更深厚地积淀着历史文化的基因(讽刺传统、乐天精神...
[期刊论文] 作者:邹元江, 来源:理论月刊 年份:1994
简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邹元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或者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生根本变革的决定因素,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命题。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人类历史的巨大推...
[期刊论文] 作者:张娣,,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2009
邹元江教授的近作《中西戏剧审美陌生化思维研究》,主要从哲学美学视角研究戏剧艺术审美思维,其思想的道路明晰而又深刻。他以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思想为理论基础,深入探讨...
[期刊论文] 作者:邓晓芒, 来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8
邹元江把建立于童子功基础上的程式化的“意象聚合”视为中国传统戏曲审美意识的最根本的特色,认为西方20世纪现实主义文艺思潮的影响在中国戏曲界造成了持久的文化错位,梅兰...
[期刊论文] 作者:邓晓芒,, 来源:博览群书 年份:2008
邹元江的博士论文《中西戏剧审美陌生化思维研究》是在八年前顺利通过答辩的,但是在我的记忆中,他当时并没有表现出丝毫成功的喜悦,反而显得心事重重。我读过他的论文...
[期刊论文] 作者:郭月亮,,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09
邹元江先生的"梅兰芳体系是伪命题"之说,去年经《文汇报》等媒体报导,在业内引起广泛关注和争议。他批评阿甲的文章《从阿甲对梅兰芳的批评看建国之初"戏改"运动的问题》...
[期刊论文] 作者:刘建平,, 来源:美与时代(下) 年份:2012
邹元江教授对陌生化理论及其对中国戏曲艺术美学精神的影响进行了重估和重释。他在中西比较、对照的视阈中,分别从偏离与陌生化、限制与陌生化以及陌生化的否定性等方面对20...
[期刊论文] 作者:刘建平,,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2008
邹元江《必极工而后能写意——对"中国艺术精神"的反思之一》一文忽略了徐复观写作《中国艺术精神》有其特定的发言对象,割裂了形似与气韵之间的关系,过于强调艺术世界与现实...
[期刊论文] 作者:方维规,, 来源: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2013
记得在2004年,邹元江教授在德国特里尔访学期间,我曾送给他一本自己撰写的德文小书《布莱希特与鲁迅:论"陌生化效果"》。我俩谈天说地,并未多谈布莱希特,话题倒是涉及不...
[期刊论文] 作者:李伟, 来源:新华月报 年份:2020
刘纲纪先生的最早一批博士生、追随先生近30年的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邹元江教授,曾经写过多篇关于自己导师著作的书评等文章,对刘纲纪的学术思想、为人生平非常熟悉。  ...但在为导师撰写悼词生平时,邹元江写到凌晨三点。  万籁俱静时,想到珞珈山那盏苦熬一生的明灯终于熄灭,再也不能师生当面长谈,邹元江潸然泪下。  ...
[期刊论文] 作者:徐朔方,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2001
感谢一次可遇而不可求的机缘,我对邹元江先生的大作得以先睹为快.我以前从来不曾这样兴奋过.虽事如山积,但独独对此大作不敢含糊....
[期刊论文] 作者:罗丽,, 来源:南国红豆 年份:2010
《梅兰芳的"表情"与"京剧精神"》一文以梅兰芳重视"表情"切入,认为梅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京剧精神"(推及戏曲美学精神)的表述,事实上并不是其个人表演艺术经验的完整总结,...
[期刊论文] 作者:龚和德,,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08
2007年12月1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阿甲先生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来自北京、江苏、陕西、湖北等地的4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这次大会,就阿甲先生在戏曲表...
[期刊论文] 作者:邓小秋,, 来源:当代戏剧 年份:2009
这是武汉大学邹元江教授在《脆弱的张力:体验与表现的统一》一文中所提出的论点。...
[期刊论文] 作者:邹元江,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00
如果我们从孔子所言“吾少也贱 ,故多能鄙事”出发 ,来看孔子卑贱的身世和自学“六艺”的艰辛 ,我们就能从这隐藏着伟大思想家思想秘密的“生平的开端”里 ,得出孔子的“仁学...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