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40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70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年份:2015
著名雕塑家、艺术活动家、美术教育家、中国国家画院院委和研究员、李可染先生的夫人邹佩珠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出生于1920年农历七月初七即“七夕节”。...邹佩珠似乎冥冥中与李可染有着不解之缘。1937年。邹佩珠和家人从杭州逃难到了长沙,住在岳麓山上。当时李可染带着妹妹李畹从徐州也逃难到了长沙。住在岳麓山下。后来他们又是同一天从长沙离开,只是当时...
[期刊论文] 作者:李松,, 来源:新闻三昧 年份:2008
李可染夫人邹佩珠率随展代表团抵达台北,8月1日画展开幕那天,《中国时报》在“星期人物”专栏介绍邹佩珠。编...
[期刊论文] 作者:梅墨生,, 来源:老年教育(书画艺术) 年份:2015
可爱可敬的邹佩珠师母,于5月4日永远地走了。她带走了对艺术的热爱,带走了对李可染先生的热爱,带走了对李可染艺术的热爱,同时也带走了对这个世界的热爱。然而,她带走了这一...
[期刊论文] 作者:吴海明, 来源:钟山风雨 年份:2020
邹佩珠,中国当代最早的女雕塑家,已故著名画家李可染的夫人.作为世纪老人中杰出的女艺术家,邹佩珠不仅在雕刻艺术方面有着很高的成就,在水墨丹青方面更是有着很深的造诣.她一...
[期刊论文] 作者:墨非,, 来源:钟山风雨 年份:2014
邹佩珠,中国当代最早的女雕塑家,已故著名画家李可染的夫人。作为世纪老人中杰出的女艺术家,邹佩珠不仅仅在雕刻艺术方面有着很高的成就,在水墨丹青方面更是有着很深的造诣。...
[期刊论文] 作者:李松,, 来源:美术 年份:2015
画家李可染夫人邹佩珠是为数不多的老一辈女雕塑家。她是杭州人,1938年考入重庆国立艺专雕塑系,当时任教的老师有刘开渠、王临乙等先生。1944年毕业后与李可染结婚,林风眠老...
[期刊论文] 作者:路琰,, 来源:山西老年 年份:2011
去年冬日的一个早晨,记者采访到了已91岁高龄的李可染夫人邹佩珠,听她讲述了她和她的"画牛郎"的故事。战乱姻缘一人牵"七七事变"后不久,我来到重...
[期刊论文] 作者:张忠义,, 来源:收藏 年份:2015
2015年5月4日20时15分,邹佩珠先生在北京仙逝,享年95岁。我当晚得知噩耗,几乎一夜未眠,与小可通话时亦泣不成声!邹先生虽然已近期颐之年,但她的离世仍是中国文化艺术界、教育...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新闻三昧 年份:2006
邹佩珠,女,1920年生,浙江杭州人。中学时代喜好运动,曾获400米接力赛冠军和其他运动项目的奖牌。1935年即结识当时在做“淞沪抗日纪念碑”的雕塑大师刘开渠先生。1938年...
[期刊论文] 作者:郭宏梅,平生,, 来源:中国美术馆 年份:2005
2004年的8月8日下午,因为傅抱石与李可染在抗战时期从三厅到国立艺专同事的关系,在傅抱石百年诞辰展览开幕之前,傅二石先生专程到邹佩珠先生家看望邹先生,并送画展的请柬。在...
[期刊论文] 作者:怀蒲,, 来源:美术 年份:2015
(本刊讯记者怀蒲)5月12日,我国著名雕塑家、美术活动家、教育家、李可染夫人邹佩珠先生追悼会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大礼堂举行,众多文艺界领导、著名艺术家及生前好友、学生前往...
[期刊论文] 作者:吴剑,, 来源:工会信息 年份:2016
邹佩珠,我国现代著名女雕塑家,她参与设计了人民英雄纪念碑“武昌起义”群雕像.创作了安徽宿县烈士陵园新四军著名将领彭雪枫雕像、北京工人体育场“掷铁饼运动员雕像”……...
[期刊论文] 作者:邹佩珠,, 来源:荣宝斋 年份:2009
我和可染是两个苦人儿。我母亲在战争年代因在河滩洗衣感染了破伤风的疾病,一天过世,父亲因此双目失明。家中还有三岁的小妹、五岁的三妹、七岁的弟弟,大姐只好外出找工...
[期刊论文] 作者:邹佩珠,任愚颖,, 来源:老年教育(书画艺术) 年份:2011
但李可染90岁的妻子邹佩珠却淡淡地说:“那画早不归李家所有”。自丈夫去世后,她看着相框中李可染的笑容已过了21年...
[期刊论文] 作者:王宏铭,, 来源:工会信息 年份:2014
为纪念李可染改革中国画60周年、邹佩珠从艺75周年,李可染画院举办了第二届艺术院校师生北京园林写生邀请展。3月22日,此次活动举行启动仪式。6月5日,评委对参展作品进行了评...
[期刊论文] 作者:潘文峰,, 来源:芳草(经典阅读) 年份:2015
李可染大师的夫人邹佩珠数十年在丈夫背后默默付出,是大师身后的大师。1920年,邹佩珠出生于兰溪,并在这里度过了幼年,后随家人迁居杭州。1938年,年仅18岁的邹佩珠考入重庆国...
[期刊论文] 作者:邹佩珠,路琰,任愚颖,, 来源:中外文摘 年份:2011
12月3日凌晨3点多,北京的冬夜滴水成冰,90岁的邹佩珠已经起床,她把能回忆起来的事都写在一张白纸上,年岁大了,再好的记性也不如笔头好使。7点多,她又躺了一会儿,然后正式起床...
[期刊论文] 作者:邹佩珠(口述),路琰(整理),任愚颖(整理), 来源:各界 年份:2011
2010年12月3日凌晨3点多,北京的冬夜滴水成冰,90岁的邹佩珠已经起床,她把能回忆起来的事都写在一张白纸上,年岁大了,再好的记性也不如笔头好使。7点多,她又躺了一会儿,然后正式起床...
[期刊论文] 作者:黄永玉,, 来源:老年教育(书画艺术) 年份:2010
苦禅、常浚和可染夫人邹佩珠,乘兴配上几段清唱:常浚的《碰碑》、苦禅的《夜奔》、邹佩珠的...
[期刊论文] 作者:潘彩霞, 来源:百家讲坛 年份:2017
1943年春末的一天,阳光格外好,重庆国立艺专学生邹佩珠正在离学校不远的路边写生,这时,一位又高又瘦的男子走过问路,他就是邹佩珠舍友的二哥、受邀到国立艺专教授的李可染。...就这样,在舍友的介绍下,邹佩珠和李可染正式认识了。  ...从舍友口中,邹佩珠得知李可染从小热爱画画,但因为家贫,他就用破碗片在地上画戏剧人物,常常惹得邻人围观;还得知他曾是西湖艺术院的学生,并深得该校校长的喜爱;知道他曾在郭沫若主持的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