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784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3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邵经政,, 来源:人民军医 年份:1964
(一)病因:药物所致的剥脱性皮炎,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已报导40余篇论文。药物种类计有青霉素、链霉素、氯霉素(合霉素)、鲁米那、新胂凡纳明、磺胺噻唑、磺胺嘧啶、氨替匹林、...
[期刊论文] 作者:邵经政,, 来源:国外医学参考资料.皮肤病学分册 年份:1976
本文报告6例皮肌炎患者,女4,男2,年龄32~48岁,均在甲皱襞处具有特殊的变化。其主要表现为红斑及毛细血管扩张,此外尚有甲小皮的肥厚、粗糙及角化过度。作者发现当患者的皮肌...
[期刊论文] 作者:邵经政,王琪,, 来源:中级医刊 年份:1955
奴佛卡因被发现已经有好几十年的历史了,它具有麻醉、镇痛等作用。因为毒性很小,所以很久以来就被广泛地应用于局部麻醉方面。由于它有镇痛的作用,因此也以静脉注射的方法来...
[期刊论文] 作者:王国光,邵经政, 来源:新医学 年份:1986
持久性隆起性红斑是一种少见的慢性皮肤血管炎。病因不清,细菌和其毒素可能是致病因素。本文报告1例,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经氨苯砜治愈后转为正常反应。病例报告女性,21岁。...
[期刊论文] 作者:金海光,邵经政, 来源:中华皮肤科杂志 年份:1982
小腿慢性溃疡是劳动人民的常见病,我科用中药治疗200例,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200例289处溃疡亩,多为经其他疗法久治不愈,其中2例癌变截肢,2例药物反应中断治疗....
[期刊论文] 作者:廖万清,邵经政, 来源: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年份:1989
尖端单孢霉是一种条件致病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土壤及腐物中,当人体受本菌感染时,可引起足菌肿、肺部感染、脑脓肿及心内膜炎等疾病。我们收治1例肺部感染患者,经临...
[期刊论文] 作者:谈善庆,邵经政, 来源: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份:1989
患者男性,70岁。因右侧胸背及臂部发生多数痛性簇状水疱一周,躯干及四肢播散性水疱五天,于1988年12月19日入院。8天前先感右上肢阵发性刺痛,次日右臂内侧发生少数集簇水疱,很...
[期刊论文] 作者:张玉麟,邵经政, 来源:陕西新医药 年份:1975
痣性黄色内皮细胞瘤(Nevoxanthoendothe-lioma)系一种罕见病,国内未见报道。著者曾收治3例,现报告于后,供参考。例1:杨某,女性,2岁,上海人。住院号16634。缘患儿出生后第五...
[期刊论文] 作者:张玉麟,邵经政, 来源:陕西新医药 年份:1974
固醇类激素在临床各科广泛应用,在皮肤科范围内常被用来治疗过敏性疾患,但亦可引起过敏反应。作者等近年来收治6例由醋酸氢化可的松混悬液注射引起的过敏反应,临床表现除1例...
[期刊论文] 作者:张玉麟,邵经政,, 来源:中级医刊 年份:1964
药物引起的过敏性休克系一种变态反应疾病,通常发生于用药后数秒至半小时內。口服、注射及其它方式用药都可发生,且多数发生在多次应用該药之后。作者等于1959年9月至1963年...
[期刊论文] 作者:葛蕊华,邵经政, 来源: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年份:1985
患者男性,65岁,退休石匠,因胸闷,气短伴全身皮肤发硬1年余,加重1周于1985年5月2日急诊入院。病史:自1984年4月劳累后感胸闷,气短,乏力及进行性呼吸困难日益加重,并伴有皮肤...
[期刊论文] 作者:张玉麟,邵经政, 来源:解放军医学杂志 年份:1980
皮肤隆突性纤维肉瘤是一种局部侵袭性的纤维母细胞肿瘤。现将收治的2例报告如下: 病历摘要 例1 女,57岁,家庭妇女,浙江籍。患者于16岁时,右肩背侧发生一黄豆大小结节,不痛不...
[期刊论文] 作者:廖万清,邵经政, 来源:解放军医学杂志 年份:1980
例1 张××,男,53岁。因持续低热头痛75天,伴恶心呕吐12天,神志朦胧3天,于1977年12月20月入院。患者于1977年10月5日开始有低热(37.5~37.7℃),伴头痛、乏力等。诊断为上呼吸...
[期刊论文] 作者:邵经政,周鼎耀, 来源:中华皮肤科杂志 年份:1964
[期刊论文] 作者:廖万清,邵经政, 来源:中华皮肤科杂志 年份:1965
[期刊论文] 作者:序万清,邵经政, 来源:中华皮肤科杂志 年份:1980
隐球菌病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和肺部,预后严重,死亡率高.国内各地均有发现,值得重视,现将2例报告如下....
[期刊论文] 作者:张玉麟,邵经政, 来源:中华皮肤科杂志 年份:1980
良性粘膜类天疱疮系一种慢性少见病,临床上常被误诊,延误治疗.我们1973年曾收治一例,报告如下....
[期刊论文] 作者:张玉麟,邵经政, 来源:中华皮肤科杂志 年份:1983
慢性限局型类天疱疮不一种少见的慢性大疱性皮肤病.皮损局限,好发头、颈部,慢性病程,愈后遗有浅表疱痕,组织病理变化为表皮下水疱及嗜酸细胞浸润,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基底膜带有IgG及C3沉积.1966年国外首次报告①,国内未见报道,现将我们收治的一例报告如下.......
[期刊论文] 作者:张玉麟,邵经政, 来源:中华皮肤科杂志 年份:1982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40岁.1980年1月16日入院.主诉:鼻塞、鼻唇部肿胀、溃破伴不规则高烧7月余.患者于1979年4月感双鼻孔堵塞感.同年9月发现左鼻翼旁即鼻颧沟处皮肤发生绿豆大结节,无自觉症状.同年11月右眼结膜充血,下眼睑肿胀及右颊部皮肤发红肿胀,硬如木板状,右......
[期刊论文] 作者:谈善庆,邵经政, 来源:中华皮肤科杂志 年份:1983
覃样肉芽肿是一种皮肤T细胞淋巴瘤,最初侵犯皮肤,后期可侵犯淋巴结及任何内脏器官.现将我们观察较详细、并为病理学所证实的10例覃样肉芽肿报道如下....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