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29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鹏,李新华,邱登林,, 来源: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7
RNA编辑现象普遍存在于高等植物线粒体中,RNA编辑的不充分或偏离与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具有相关性.以V型小麦的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近等基因系为材料,研究了不育系、保持...
[期刊论文] 作者:邱登林,陈建爱, 来源:科学与管理 年份:2011
本文概述了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阐明了沿黄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依据与重点任务,以及黄河三角洲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攻方向,着重强调了沿黄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在推进黄河三角洲......
[期刊论文] 作者:李鹏,李新华,张锋,邱登林, 来源:山东农业科学 年份:2008
细胞质雄性不育和育性恢复是一种普遍的生物学现象,它为研究植物的核质互作效应提供了理想的材料。本文对鉴定与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基因的方法以及目前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统中的......
[期刊论文] 作者:李鹏,李新华,张锋,邱登林,, 来源:核农学报 年份:2008
辐射诱变育种在植物品种改良中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对辐射诱变分子机理的研究还在初步阶段。本文对γ射线辐射和离子束注入引发植物DNA变异的研究,以及基于突变体开展的基因定位......
[期刊论文] 作者:李新华,邱登林,孙桂芝,徐相波,, 来源:核农学报 年份:2006
本文简述了山东省小麦诱变育种的研究概况,阐述了山东省小麦诱变育种40余年的发展历程及取得的丰硕成果,介绍了小麦诱变育种的常用方法及突变体的选育步骤,系统地论述了山东省小......
[会议论文] 作者:李鹏;孙明柱;张风云;高国强;邱登林;李新华;, 来源:中国核学会2011年年会 年份:2011
本研究以空问诱变创制的邯6172抗寒性突变体作为研究对象,利用SRAP标记对突变体和对照的DNA进行 了比较分析。共用了380对引物,有6对引物在对照和突变体问扩增出了稳定的差异片...
[期刊论文] 作者:阴卫军,刘霞,倪大鹏,邱登林,王振林, 来源:山东农业科学 年份:2005
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研究了播期对不同基因型优质冬小麦的影响.结果表明:(1)强筋品种藁城8901的灌浆高峰出现在最晚播期,而弱筋品种SN1391出现在最早播期.藁城8901籽粒干...
[期刊论文] 作者:陈建爱,邱登林,王未名,杨焕明,杜方岭,,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2009
通过对山东省不同地区不同植被下土壤中木霉数量测定,结果表明,自然保护地带、有机质多的土壤木霉量多,为2.04万个/g干土,占真菌总数的6.86%;氧气密集处的土壤木霉量多,为1.8...
[期刊论文] 作者:李鹏,孙明柱,张凤云,高国强,邱登林,李新华,, 来源: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2011
为了研究小麦抗寒性机理,发掘抗寒性相关基因,以空间诱变创制的‘邯6172’抗寒性突变体作为研究对象,利用SRAP标记对突变体和对照的DNA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共用了380对...
[期刊论文] 作者:邱登林,阴卫军,陈建爱,王未名,杜方岭,, 来源:山东农业科学 年份:2011
在土壤中施用黄绿木霉T1010,于樱桃番茄生长过程中定期取土样测定微生物数量。结果表明,黄绿木霉T1010能促进土壤中其它有益微生物的生长。在樱桃番茄盛果期,黄绿木霉T1010制剂...
[期刊论文] 作者:李鹏,孙明柱,张凤云,高国强,邱登林,李新华,, 来源: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2013
为了从引进的法国小麦种质中筛选出含有£口7_Ⅲ7-&粥基因簇和Pchl基因的种质材料,本研究利用标记引物VENTRIUP—LN2和标记引物XustSSR2001—7DL分别对118份法国小麦种质进行了分...
[期刊论文] 作者:徐同成,邱登林,高兴岗,李霞,徐红霞,王文亮, 来源:农产品加工.学刊 年份:2009
目前,从豆渣中提取膳食纤维,并利用其制备功能型食品,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系统阐述了豆渣中膳食纤维的提取方式及影响因素,并介绍了膳食纤维在食品制造业中的应用。...
[期刊论文] 作者:徐同成,王文亮,祝清俊,邱登林,李霞,杜方岭,, 来源:中国食物与营养 年份:2009
本文系统介绍了全麦面粉的制备工艺、全麦食品的种类、功能特性及其摄入的注意事项。...
[期刊论文] 作者:徐相波,邱登林,孙永堂,王守经,孙桂芝,李新华, 来源:遗传 年份:2006
PPR(pentatricopeptide repeats)基因家族是在植物中发现的最大家族之一,它是以35个氨基酸为重复单位连续排列在一起为主要特征的,它可能通过与细胞器转录本的结合,在线粒体或叶绿...
[期刊论文] 作者:齐延芳,许方佐,周柱华,邢燕菊,徐立华,邱登林, 来源:核农学报 年份:2004
玉米鲁原单 2 2号是通过辐照诱变选育而成的新杂交种 ,研究了在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该品种光合作用的变化。结果表明 :单株叶面积 (LA)、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期刊论文] 作者:邢燕菊,阴卫军,邱登林,王同燕,马驰,丁一,徐立华,, 来源:山东农业科学 年份:2010
鲜食玉米是当今世界新开发的高档蔬菜品种之一。本文就鲜食玉米品质评价方法、影响鲜食玉米品质的因素、采收期对鲜食玉米品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期刊论文] 作者:周柱华,徐立华,许方佐,邢燕菊,邱登林,阴卫军,, 来源:核农学报 年份:2007
用200Gy^60Co γ射线辐照处理国外杂交种“78599”的F1干种子,经过连续自交育成鲁原476自交系,其表现为株型紧凑、抗病性强、品质好、配合力高,是一个优良的玉米突变材料,用它作...
[期刊论文] 作者:齐延芳,许方佐,周柱华,徐立华,邢燕菊,邱登林, 来源:玉米科学 年份:2003
鲁原单 2 2 (原名LYD990 1)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农业应用研究所于 1996年选育的中早熟玉米杂交种 ,组合为鲁原 4 76×C9331,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多抗、...
[期刊论文] 作者:邢延菊,齐延芳,许方佐,周柱华,徐立华,邱登林, 来源:山东农业科学 年份:2005
设5种密度处理,研究了密度对玉米新品种鲁原单22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对产量有显著影响,在一定范围内产量随密度增加先增加再下降,群体产量潜力随密度提高而增加,而收...
[期刊论文] 作者:徐立华,许方佐,周柱华,邢燕菊,阴卫军,邱登林,, 来源:山东农业科学 年份:2006
对鲁原92、齐319等骨干玉米自交系在模拟干旱条件下进行抗旱性鉴定,为选配抗旱玉米新组合、培育新品种提供试验依据....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