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225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5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李姮,邱录贵(审校者), 来源: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年份:2015
微小RNA(miRNA)广泛参与生物体的发育、代谢及肿瘤形成等病理、生理过程,其中,miRNA-155与免疫调控的关系最为密切。miRNA-155的表达水平不仅影响T细胞分化方向,还通过调节T细胞免疫应答,从而影响机体自身免疫、肿瘤免疫、抗感染免疫等重要免疫过程。笔者就T细胞亚......
[期刊论文] 作者:李姮,邱录贵(审校者), 来源:白血病淋巴瘤 年份:2015
多种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均存在转化为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风险,其中尤以滤泡性淋巴瘤转化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研究最为深入。组织学转化并非单一因素驱动下的突发事件,而是在多种机制的驱动下发生的克隆演变过程。从转化的高危因素、克隆演变模式及驱动转化......
[期刊论文] 作者:熊文婕,邱录贵(审校者), 来源:白血病淋巴瘤 年份:2015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常伴随多种分子遗传学异常,如1q21扩增,t(4; 14)、17p缺失等。这些分子遗传学异常的出现常提示预后不良。随着沙利度胺、来那度胺及硼替佐米等新药的广泛使用,MM的生存得到显著提高。目前许多研究显示部分新药能克服或至少部分克......
[期刊论文] 作者:李爽,邱录贵(审校者),靳凤艳(审校者), 来源:白血病淋巴瘤 年份:2016
多发性骨髓瘤(MM)是好发于老年人的恶性浆细胞疾病。近年来,小分子蛋白酶体抑制剂和免疫调节剂(IMiD)的应用,使MM从一种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的致死性疾病转变成对新型治疗反应良好的慢性疾病。然而,耐药的发生使MM仍不可治愈,这已成为当前MM临床治疗的最大挑战之一。文......
[期刊论文] 作者:毛雪涵,邓书会(审校者),邱录贵(审校者),徐燕(审校者), 来源:白血病淋巴瘤 年份:2017
第一代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BTZ)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主要通过竞争性结合蛋白酶体β5亚基、抑制蛋白酶体功能来干扰细胞内蛋白质降解过程,从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自2000年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BTZ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以来,MM患者的缓解率及长期生存......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