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8931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85,76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2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邱多生,, 来源:上海农业科技 年份:2006
优质高产新品系“银玉21”系江苏省武进农科所杂交育成的一个新晶系,其亲本组合为“武香粳9号”/“加45F1”ד娟光”/“9522F1”。2002年(R)参加武进农科所新品系产量鉴定圃......
[期刊论文] 作者:褚秋华,邱多生, 来源:上海农业科技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费庆华,邱多生, 来源:上海农业科技 年份:2001
"苏油一号"是江苏省太湖地区农科所育成的双低常规油菜新品种.本镇于1999年引进,2000年全镇种植面积650公顷,占当年种植面种的93%,平均单产2220kg/公顷,比其他品种增产9.6%....
[期刊论文] 作者:张艳玲,邱多生,等, 来源: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年份:2002
利用连续浸提技术研究了江苏省低Se地区3种土壤(旱作土和太湖地区水稻土)的Se含量及其形态分布。结果表明,3种土壤Se土壤Se含量均偏低,尤其是长江沉积物发育的砂土属于贫Se土壤。......
[期刊论文] 作者:莫美英,邱多生,等, 来源:上海农业科技 年份:2001
[期刊论文] 作者:徐晓波,徐向东,褚秋华,邱多生, 来源:土壤 年份:1999
在吴江市中等肥力的黄泥土上进行不同投肥对作物产量及土壤肥力影响的定位监测试验。结果表明:作物产量以配方区为最高,全年秸杆还田次之;土壤物理性状以配方区及全年秸杆还田区......
[期刊论文] 作者:张英,褚秋华,邱多生,徐小波,徐向东, 来源: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2001
近年来,对于土壤有机质和土壤质量的关系十分重视。而微生物量作为有机物转化的动力成为土壤质量的主要指示指标。国内对长期施用有机肥和化肥条件下土壤有机质动态变化的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莫美英,邱荣生,邱多生,褚秋华,, 来源:城市道桥与防洪 年份:2001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论文] 作者:邱多生,李恋卿,焦少俊,潘根兴,张英, 来源:土壤肥料 年份:2005
对太湖地区典型水稻土--黄泥土进行了12年的长期定位不同施肥试验,并保持化肥的施用水平与本地区常规施用量相当.对12年来的肥力变化与不同施肥小区的肥力差异的分析研究表明...
[期刊论文] 作者:邱多生,沈生元,柳敏,周虹杰,许建华,, 来源:上海农业科技 年份:2009
通过对水稻田施肥与不施肥的对比试验,研究水稻生长期间氮磷流失形态及其规律。结果表明,随机性大雨产生的氮磷径流流失占整个水稻生长季节氮磷流失的1/3~1/2,6月梅雨期是对农田面......
[期刊论文] 作者:李儒海,强胜,邱多生,储秋华,潘根兴,, 来源:生物多样性 年份:2008
为揭示长期不同施肥管理措施下农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规律,作者于2006年4月在太湖地区一个长期肥料试验定位监测田,运用群落生态学方法研究了7种长期不同施肥处理持续...
[期刊论文] 作者:李儒海,强胜,邱多生,储秋华,潘根兴,,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08
为揭示长期不同施肥方式下农田生态系统中杂草群落的变化规律,于2006年10月在太湖地区一个长期肥料试验定位监测田,运用群落生态学方法研究了7种长期不同施肥处理持续20a后对...
[期刊论文] 作者:向昌国,张平究,潘根兴,邱多生,储秋华,,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06
水稻土在不同施肥管理下的土壤质量及其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化是当前土壤学和农业生态学的关注领域。对太湖地区一个15a的长期不同施肥处理下稻田进行了蚯蚓群落的调查采样,并测定了蚯蚓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组成。供试水稻土中共检出7种蚯蚓。长期不同施肥措施影响......
[期刊论文] 作者:褚秋华,邱多生,计勤荣,费庆华,朱才金, 来源:上海农业科技 年份:2001
"糯96"是吴江农技中心育成的杂交玉米新品系.2000年我镇引进种植,表现为适应性强、丰产性好、效益高等特点....
[期刊论文] 作者:张艳玲,潘根兴,胡秋辉,邱多生,储秋华, 来源: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年份:2002
利用连续浸提技术研究了江苏省低Se地区 3种土壤 (旱作土和太湖地区水稻土 )的Se含量及其形态分布。结果表明 ,3种土壤Se含量均偏低 ,尤其是长江沉积物发育的砂土属于贫Se土壤。对土壤Se形态分析表明有机物 硫化物结合及元素态Se是这些土壤中Se的主要存在形态 ......
[期刊论文] 作者:褚秋华,邱多生,沈阿培,钮水林,吴永祥, 来源:上海农业科技 年份:2000
哈蜜瓜原产新疆,品质优良,贮运性好。为探索哈蜜瓜在太湖地区的种植技术,我们在1999年开始引进种植,品种为“新世纪”,根据哈蜜瓜特性结合太湖地区土壤,气候特点,探索一整套适合当地栽培......
[期刊论文] 作者:邱荣生, 莫美英, 陆毛毛, 穆利民, 邱多生, 薛国红,, 来源:上海农业科技 年份:2005
由于乡镇工农业的发展,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农业生产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致使一些地方生产的稻米污染严重,所以在这些地区不宜种植无公害优质稻米.因此,在优质稻米生产技术研...
[期刊论文] 作者:李恋卿,潘根兴,张平究,张旭辉,褚秋华,邱多生,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01
采用原状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分离方法提取不同粒径的土壤颗粒 ,测定其有机碳及重金属元素 Pb、Cd的含量 ,研究了退化红壤在植被恢复下表层 (0~ 1 0 cm和 1 0~ 2 0 cm)土壤颗粒中有机碳与重金属分布及其关系。这些土壤颗粒中有机碳和重金属元素 Pb、Cd的含量范围分别......
[期刊论文] 作者:潘根兴,周萍,张旭辉,李恋卿,郑聚锋,邱多生,储秋华,, 来源:生态学报 年份:2006
肥料施用对农田土壤生产力及土壤碳循环的影响是农业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以太湖地区黄泥土的长期肥料定位试验为例,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
[期刊论文] 作者:潘根兴,焦少俊,李恋卿,徐向东,邱多生,徐晓波,储秋华,赵洪, 来源:环境科学 年份:2003
对太湖地区水稻土上长达13年的长期不同施肥处理的某试验田进行了土壤全磷、树脂磷和水溶性磷的测定分析.不同处理的年施磷量为0~53kg/(hm2@a),土壤全磷为0.3~0.5g@kg-1.根据土...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