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119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8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邓鸿业, 来源: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年份:1993
至今已有三种不同品系的小鼠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模型,它们既有类似人类SLE共同的临床及免疫病理学表现,又有各自在遗传学标志、性别和胸腺对早发病的影响、免疫细胞异常等方...
[期刊论文] 作者:梅林,邓鸿业, 来源:基础医学与临床 年份:2000
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ELISA)和3H-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法,观察一种自发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好发小鼠(BXSB小鼠)在不同月龄时,血中抗DNA抗体水平的变化,并观察该血清对正常LACA小鼠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结果......
[期刊论文] 作者:邢鹤鸣,邓鸿业, 来源: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年份:1995
在细胞生物学领域中,细胞程序化死亡过程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这一过程不仅涉及正常情况下细胞死亡,也涉及异常情况下的细胞程序化死亡,它的实现严格地控制着细胞死亡和增殖的......
[期刊论文] 作者:张亚东,邓鸿业, 来源: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年份:1995
B细胞受体(BCR)是由抗原识别受体mIg、传导结构Ig-α/-β/-γ组成的膜受体;各亚单位由不同的基因编码,通过特定的方式整合装配成复合体。BCR与相应的配体结合启动信号传导,参与复杂的细胞生理过程。......
[期刊论文] 作者:陈非,邓鸿业, 来源: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年份:1991
本文对有关肺泡巨噬细胞的分泌产物如生长因子、纤维粘连蛋白以及IL-1、TNF 等细胞因子作了简述,并对这些产物在正常和病理状态下对肺纤维母细胞生长的调节效应作了简要评介,...
[期刊论文] 作者:李莹,邓鸿业, 来源:中国免疫学杂志 年份:2000
目的:建立人截短型胰岛素生长因子1的原核高效表达系统。方法: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人人截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Des(1-3)IGF1」的cDNA片段克隆到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MTY4中,用离子交换层析法纯化蛋白并经SDS聚......
[期刊论文] 作者:张亚东,邓鸿业, 来源:免疫学杂志 年份:1997
外周B细胞异常增生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突出的免疫学异常表现之一。近年来愈来愈多的研究表明淋巴细胞凋亡异常与包括SLE在内的多种自身免疫病的发生有关。本文采用TUNEL法结合流式细胞分......
[期刊论文] 作者:陈非,邓鸿业, 来源:免疫学杂志 年份:1993
本文对MTT比色法用于检测肺泡巨噬细胞上清对纤维母细胞的促生长活性的条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对于实验所选用的三种纤维母细胞,即NIH3T3细胞、人胚肺纤维母细胞、大鼠肺...
[期刊论文] 作者:张亚东,邓鸿业, 来源:免疫学杂志 年份:1996
以5-bromo-2-dexoyuridine标记法检测了SP2/0细胞的增殖动力学,并与3H-TdR掺入法作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法是可靠的,且有很高的特异性。该法较3H-TdR掺入的传统方法简便、敏感、精确、可广泛应用于细胞增殖动力学、肿瘤生物......
[期刊论文] 作者:陈非,邓鸿业, 来源:免疫学杂志 年份:1994
本文对经SiO2体内暴露4~5周的矽肺大鼠肺泡巨噬细胞(AM)上清中促纤维母细胞(FB)生长的物质进行了分离纯化。由高压液相层析(HPLC)分析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大鼠AM相比。矽肺大鼠AM在经体外6h的无血清培养后......
[期刊论文] 作者:徐志伟,邓鸿业, 来源: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年份:1993
正常胸腺中存在着不同发育阶段的B细胞.初步资料显示,胸腺中B细胞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例如参与胸腺内T细胞的分化发育过程.在病理状态下,可发生B细胞在胸腺内的浸润和淋巴滤...
[期刊论文] 作者:徐志伟,邓鸿业, 来源: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1993
用杂交瘤技术从成年雄性BXSB小鼠胸腺细胞随机制备出4株分泌Ig的单克隆杂交瘤细胞,并对它们所产生的单克隆Ig类别及对自身抗原的反应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杂交瘤细胞产生的单克隆Ig中,IgG类......
[期刊论文] 作者:徐志伟,邓鸿业, 来源: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年份:2000
目的:研究Yaa基因与骨髓B细胞系细胞的分化发育是否有相互关系。方法:用Whitlock-Witte法朋内髓细胞中培养纯化纱细胞,继而检测B细胞系细胞对指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后的表型、增殖反应和抗DNA抗体的产生以及对地塞......
[期刊论文] 作者:王桂琴,邓鸿业, 来源:山西医学院学报 年份:1991
BXSB小鼠是从美国Jackson实验室引进的纯系小鼠,可自发罹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其发病与性别及年龄密切相关。我们对4、5、6月龄的雌雄BXSB小鼠的血清丙种球蛋白(丙球)及尿蛋...
[期刊论文] 作者:徐志伟,邓鸿业, 来源:潍坊医学院学报 年份:1996
采用^3H-TdR掺入法检测了不同月龄与性别BXSB小鼠脑腺中B细胞的增殖反应,初步分析B细胞异常增生的机制。结果显示发病的BXSB小鼠胸腺B细胞具有生发增殖能力,此与正常小鼠不同,而其对LPS的应答增殖反应......
[期刊论文] 作者:徐志伟,邓鸿业, 来源:免疫学杂志 年份:2000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性小鼠抗DNA抗体水平的动态变化与疾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测定了不同月龄的狼疮性BXSB小鼠的各种抗DNA抗体、血尿素氮和尿蛋白质浓度。结果 BXSB小鼠抗DNA抗......
[期刊论文] 作者:徐志伟,邓鸿业, 来源:免疫学杂志 年份:1993
采用反向溶血空斑技术和杂交瘤融合技术证明BXSB小鼠胸腺中Ig分泌细胞(IgSC)增多、并与鼠龄的增加呈正相关,而雄性BXSB小鼠胸腺中IgSC增多的趋势比雌性BXSB小鼠的显著。BXSB...
[期刊论文] 作者:丁桂凤,邓鸿业, 来源:生理科学 年份:1988
大约15年前人们发现由T淋巴细胞释放的一种因子可调节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使B细胞变成能分泌抗体的细胞。但其后人们了解到这种细胞因子并不是专一地作用于B细胞,它对其他多...
[期刊论文] 作者:邓鸿业,丁桂凤, 来源:北京医学 年份:1988
LAK细胞的由来LAK细胞(lymphokine activated killer cells简称LAK细胞)系指分离的淋巴细胞在体外与IL-2(白细胞介素-2)一起培养3~5天,其抗肿瘤活性增强,Rosenberg称之为淋巴...
[期刊论文] 作者:徐志伟,邓鸿业, 来源: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年份:1992
IL-1是单核巨噬细胞等产生的细胞因子,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IL-1和其它细胞因子一样,通过与IL-1受体(IL-1R)特异结合后调控靶细胞的代谢。本文介绍了IL-1R 的一般特性、结...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