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3258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94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邓联合,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97
论庄子的“无知”“不知”思想邓联合在庄子看来,人们的知识是分为不同层次的。例如,他说:“小知不及大知”①、“大知闲闲,小知间间”②,这是将知分为大小;又说:“小夫之知,不离苞苴...
[期刊论文] 作者:邓联合, 来源:八小时以外 年份:2011
书名 《庄子这个人》  作者 邓联合  出版 中央编译出版社  日期 2011年6月  定价 38.00元    庄子的穷,让我想起了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以及孔子最喜欢的好学生颜回。...
[期刊论文] 作者:商原,李刚,, 来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邓联合博士新著《“逍遥游”释论:庄子的哲学精神及其多元流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以下简称《释论》),是一部立足“逍遥游”解读《庄子》及庄学史的专著。全书分为上下两篇...
[期刊论文] 作者:李智福, 来源: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21
邓联合教授的新著《王夫之庄学思想通论——基于的研究》,在文献运用上不仅注重《庄子通》《庄子解》这两部庄学专书,而且竭泽而渔式地辑录并考察整部《船山全书》中所有评庄...
[期刊论文] 作者:李智福, 来源: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21
邓联合教授的新著《王夫之庄学思想通论——基于〈船山全书〉的研究》,在文献运用上不仅注重《庄子通》《庄子解》这两部庄学专书,而且竭泽而渔式地辑录并考察整部《船山全书...
[期刊论文] 作者:邓联合,,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2011
畸人、巧匠和特异功能者是庄子笔下经常出现的特殊人物形象。从人类学的角度看,他们极可能都是巫的化身。本文借用人类学的理论观念,通过考察先秦巫文化的历史流变,并深入解...
[期刊论文] 作者:邓联合,, 来源: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4
读者看到这篇按语时,应该已是凉爽宜人的十月,而我撰写此文的此刻,却恰逢七月下旬骄阳似火、酷热难耐的盛夏。人们常说"心静自然凉"。心静未必能使身体凉却,但确乎可以使...
[期刊论文] 作者:邓联合,, 来源:江淮论坛 年份:2006
按《尚书·周书》各篇写定的先后顺序,其中的历史叙事在总体上表现出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商纣的罪状愈说愈杂多,二是历史图景不断向古远之世后退。通过追溯、反思历史,周人不仅...
[期刊论文] 作者:邓联合,,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2013
在中国历史上,箕踞作为一种身体状态,颇受主流社会和文化尤其是儒家的贬视、厌弃。通过对这一思想文化现象进行多维的深度解析,可以发现,其背后不仅隐涵着人兽之别、夷夏之辨...
[期刊论文] 作者:邓联合,, 来源:文史哲 年份:2014
王船山晚年所著《庄子通》、《庄子解》积极评价庄子之学,并着力会通儒道,但这并非船山庄学思想的全部面相。因为除此二书,在其他著作中船山还写下了他随机评说庄子的大量言...
[学位论文] 作者:邓联合,, 来源: 年份:2008
“逍遥游”是庄子哲学思想的灵魂,它代表着独立的个体意识在中国思想史上的觉醒,而它所张扬的则是一种非政治化的、卓伟超拔的个体生命理想。“逍遥游”在中国思想史上产生的...
[期刊论文] 作者:邓联合,, 来源: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4
[主持人按语]本期的"庄子·道家·道教研究"专栏共刊发了五篇文章,数量可谓多。粗粗浏览一遍后,有两点突出感受。其一,从内容来看,除一篇文章讨论禅宗四祖与南朝梁代道士...
[期刊论文] 作者:邓联合,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98
“觉解”是冯友兰新理学思想体系中极为关键的范畴,它沟通了新理学的本体论和人生哲学。全面细致地分析这一范畴,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冯氏新理学思想的基本精神特质,也更有助......
[期刊论文] 作者:邓联合,, 来源:南京社会科学 年份:2008
在“贞元六书”的第三部著作《新世训》中,冯友兰把人的本质明确定义为理性,并进而提倡一种理性自觉的人生精神;在此前提下,冯友兰结合现代生活情境,通过理性清明的分析方法,多角度......
[期刊论文] 作者:邓联合,,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2017
王船山的庄学著述有两种。一种是他在晚期先后撰写的两部庄学专书《庄子通》和《庄子解》,前者是直陈己见、融会贯通之作,后者则是传统的注疏体,其中各篇的夹注大多应是船山...
[期刊论文] 作者:邓联合,, 来源: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8
王船山老庄诠释之学的文本形态有两种:其一是狭义的内部性诠释文本,即《老子衍》《庄子通》《庄子解》等三部道家经典诠释专书;其二是广义的外部性诠释文本,即王船山在不同体...
[期刊论文] 作者:邓联合,,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2008
庄子寓言中描述的技术活动具有个体性、简单性、身体性、不可复制性等特征。更为重要的是,庄子把技术主体的心灵境界看作是决定技术活动最终产生神奇效应的关键因素。他提出,个......
[期刊论文] 作者:邓联合,, 来源:南京社会科学 年份:2010
《庄子》内七篇的篇名由来问题是现代庄学研究中的难解之谜。张恒寿、崔大华先生对此都提出了重要见解。通过把内篇的七个题目叠合起来所透露出的精神内蕴与《淮南子》的黄考...
[期刊论文] 作者:邓联合, 来源:自然辩证法研究 年份:2002
从自然无为的“道”本体论和素朴自然的人性立场出发,庄子在“圃者拒机”寓言中表述的机械批判思想具有三点要义:肯定技能,以褒扬劳作者超越的形上精神境界;反对主体的机械性异化......
[期刊论文] 作者:邓联合,, 来源:自然辩证法研究 年份:2007
人本主义技术批判的理论基点是某种抽象的理想人性,由于它把技术和人性对立起来,并因此对技术采取片面的否定态度,以致于在不可遏止的技术进步之势面前,人本主义的技术批判论...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