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69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石晓燕,邓福友,, 来源: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2
禾谷镰刀菌在PS液体培养基中可以产生对小麦具有毒性作用的毒素。不同菌株的产毒能力有明显的差异,经测试的11个菌株中以29号菌株产毒能力最强。禾谷镰刀菌产毒的最适温度为2...
[期刊论文] 作者:邓福友,董金皋, 来源: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5
玉米大斑病菌在活体外产生的致病毒素(Ht-毒素)不仅能抑制玉米幼苗根和芽的生长,而且对玉米离体根冠细胞也有明显的致死作用。试验发现,玉米大斑菌菌株的致病力与其培养滤液对玉米幼......
[期刊论文] 作者:邓福友,黄梧芳,, 来源: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89
玉米小斑病菌(Helmidthosporitim maydis)在 T 和 C 细胞质术育系上连续继代侵染15代后,对 T 和 C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相应正常细胞质保持系的致病力均明显提高。其中尤以在...
[期刊论文] 作者:董金皋,邓福友, 来源:植物保护学报 年份:1996
对玉米大斑病菌1号和2号2个小种的4个代表菌株的温度效应研究表明,2个小种在菌丝生长速度、菌丝生长量、孢子产生量以及致病毒素产生量等生物学特性方面的温度效应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期刊论文] 作者:邓福友,黄梧芳, 来源: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1
本文论述了玉米小斑病菌生理小种研究的进展,指出了当前根据小斑菌对玉米细胞质的专化性鉴定生理小种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
[期刊论文] 作者:邓福友,汪宜萱, 来源:植物病理学报 年份:1984
从两个已经鉴定的小麦叶锈小种和两个未经鉴定的培养物共4个培养物中,分别分离出25个单孢子堆进行繁殖和鉴定。结果表明,没有一个培养物的群体组成是同质的,都包括多种毒力不...
[期刊论文] 作者:邓福友,黄梧芳,, 来源: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87
本试验的结果表明,玉米小斑菌中有的菌株在一对或少数几对同核异质的不育系和保持系上,可以表现为 T 或 C 不育系,比相应的正常细胞质保持系明显感病,而在多对(10对)同核异质...
[期刊论文] 作者:邓福友,唐承富,欧阳大军, 来源: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2009
目的评价旋转DSA重建技术在经皮椎体成形术中的价值。方法分析57例椎体骨转移、压缩性骨折等病人在经皮椎体成形术中旋转后重建图像判断穿刺针尖的确切位置。结果所作病例手...
[期刊论文] 作者:邓福友 肖亦明 王 松, 来源: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2009
[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出血动脉造影及栓塞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例剖宫产术后出血患者行选择件腹腔或髂内动脉造影,并对10例患者显示阳性征象进行栓塞术。结果20例患者中均见动脉不同程度损伤,阳性率85%。7例患者见明显活动性出血,通过破裂口与周围血肿相通,同......
[期刊论文] 作者:邓福友,董金皋,李利平, 来源: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5
玉米大斑病菌在活体外产生的致病毒素(Ht-毒素)不仅能抑制玉米幼苗根和芽的生长,而且对玉米离体根冠细胞也有明显的致死作用。试验发现,玉米大斑菌菌株的致病力与其培养滤液对玉米幼......
[期刊论文] 作者:董金皋,邓福友,王春芬,刘国胜,, 来源:植物保护学报 年份:1996
对玉米大斑病菌1号和2号2个小种的4个代表菌株的温度效应研究表明,2个小种在菌丝生长速度、菌丝生长量、孢子产生量以及致病毒素产生量等生物学特性方面的温度效应存在着一定...
[期刊论文] 作者:康绍兰,刘国胜,董金泉,邓福友,张浩,黄梧芳, 来源: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5
试验明确了玉米大斑病、小斑病、圆斑病,小麦根腐病、赤霉病病菌毒素的基本特性,病原菌培养滤液的致病作用,制备方法,影响毒素作用的因素,稳定性以及评定毒素测定的生物测定方法,为......
[期刊论文] 作者:朱纯生, 洪国斌, 郑晓琳, 谭志斌, 邓福友, 黄桦,, 来源:放射学实践 年份:2011
目的:探讨低剂量技术应用于平板DSA冠状动脉造影的可行性。方法:将70例似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研究组采用低剂量采集模式,对照组采用传...
[期刊论文] 作者:刘国胜,董金皋,邓福友,郭爱国,张凤国,臧漫辉, 来源:植物病理学报 年份:1996
在分别含Ht1、Ht2、Ht3和HtN的单基因玉米鉴别寄主上测定了全国玉米各产区的百余份大斑病菌标样。结果表明,按传统方法命名的1号(或称0号)生理小种仍然是优势小种,占供试菌株的73.0%;2号(1号)生理小种占1.9%。......
[期刊论文] 作者:张桂霞,孙旭丹,李姜榕,毕成杰,邓福友,邢凤友, 来源:血栓与止血学 年份:1997
纤溶系统有防止人体血栓形成、维持血循畅通的重要功能。血浆D二聚体为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降解产物,其水平的增高反映继发性纤溶性增强,可作为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的特异...
[期刊论文] 作者:马彦平,闫丙茂,韩逢恩,邓福友,张凤国,庞民好,刘顺,赤国彤, 来源: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年份:1994
10%绿康宁胶悬剂防治黑星病的室内及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绿康宁不但对梁黑星病菌分生饱子的萌发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田间防效也明显高于或相当于波尔多液的防治效果,而且不易产生药害......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