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456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邓矜婷,, 来源:法学研究 年份:2004
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程序、工具罪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项下公开的一审判决书显示,实践中对下游犯罪、"明知"的把握缺乏明确标准,并且对帮助行为本身较为...
[期刊论文] 作者:邓矜婷,, 来源:法学家 年份:2014
对新法律现实主义之所以被提出的背景与意义的阐释,离不开对自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兴起的旧法律现实主义、法律过程主义、批判法学、法社会学、法经济学等流派与运动的梳理...
[期刊论文] 作者:邓矜婷,, 来源:中国检察官 年份:2018
在网络犯罪魔变的今天,由于短时间内切换IP的秒拨技术使得原本依靠IP地址来辨别某台联网计算机行为是否正常进而限制其行为而建立起的网络安全防护策略变得容易攻破,所以拉开...
[期刊论文] 作者:邓矜婷,, 来源:法商研究 年份:2015
美国先后出现过多个确定先例规则的理论,但是均无法较好地确定先例规则。原因在于它们仅静态地关注先例的某些部分,而没有考虑动态的因素。应当在先例的适用过程中结合判决理...
[期刊论文] 作者:邓矜婷,, 来源: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年份:2014
以居间人佣金规则的构建为例,发现美国在构建判例规则时常用的方法经验有二:一是将既有法则延展至新出现的事实关系中,与新规则相连,使其适用范围更加明确;二是有关从具体案...
[期刊论文] 作者:邓矜婷, 来源:法学家 年份:2018
[期刊论文] 作者:邓矜婷, 来源:法学家 年份:2022
对一万六千余份受贿罪判决书的实证研究发现,2016年贪污贿赂司法解释施行之后,受贿罪量刑存在10年以上监禁刑档虚设、罚金幅度过于集中的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10年以上档的受贿金额下限设定过高,罚金刑分档金额的设置不合理。罪刑均衡原则在受贿罪中具体实现......
[期刊论文] 作者:邓矜婷, 来源: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20
基于大数据产业中个人信息自决的有效性限制,分析了大数据产业中围绕个人信息的冲突与以往冲突的本质不同。在新型冲突中,围绕个人信息的关系是一对多、不确定的,这使得个人在很多情况下无法对信息的收集使用做出有效的决定。因此在大数据产业中,信息收集利用者......
[期刊论文] 作者:邓矜婷, 来源:中国银行业 年份:2020
<正>金融业在反电信网络诈骗治理的实践中,不断总结针对开户和账户使用、对可疑交易监测和处置的经验,目前已经在行业形成普遍的要求和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为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支撑与法治保障,确立了金融业治理涉诈资金链的责......
[期刊论文] 作者:邓矜婷, 来源:人民检察 年份:2022
电子公证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引发了电子公证证据证明效力的讨论,分歧的根源在于,公证机构在办理电子公证时能否达到实质审查的标准。根据证据效力审查判断规则的不同,电子公证证据对应的电子公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传统公证的电子化;第二类是对新出现电子证据的公证,即电......
[期刊论文] 作者:黄乐平, 邓矜婷,, 来源:中国社会保障 年份:2011
《社会保险法》和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对工伤保险制度作了很多改进,在新的工伤保险制度下,农民工的工伤权益是否可以得到更好的保障,还有哪些待解的难题,成为社会关...
[期刊论文] 作者:何家弘, 邓矜婷,, 来源:人民论坛 年份:2019
当前,仅接受无法拒收或退还的财物的廉政账户利大于弊,可以长期保留。接受不便退回、腐后自新的廉政账户实为“洗白”账户,其设立应与预防腐败制度相挂钩,属于短期性妥协措施...
[期刊论文] 作者:邓矜婷, 张建悦,, 来源:法学 年份:2004
计算法学方法是一种新的法学研究方法。它是这样一个过程,即以研究或解决某一法学问题为任务,通过运用已有的计算机方法,在已有的计算机能力基础上培养或发展完成任务所需要...
[期刊论文] 作者:邓矜婷,周祥军, 来源: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年份:2020
当前,我国的电子公证实务发展较为迅速,但与之相应的法制建设较为落后,实务中已经出现了对电子公证证明力纠纷、电子公证带来的新风险的讨论。国内外对电子公证的发展都遵循...
[期刊论文] 作者:邓矜婷,周祥军, 来源:中国司法 年份:2020
一、我国电子公证建设历程及存在的问题rn(一)我国电子公证的建设历程rn2000年,中国公证行业提出了“公证介入电子信息安全系统解决方案”.同年,司法部成立“网络公证”研究...
[期刊论文] 作者:邓矜婷,周祥军, 来源:法律适用 年份:2021
诉讼中,越来越多的电子证据以电子存证证据的形式呈现.同时,与电子存证证据相关的纠纷也日渐增多.其中,电子存证证据真实性认定问题是电子存证证据司法运用的关键问题.实证分析发现,不同的电子存证证据对案件事实的证明程度存在差别.应当根据电子存证证据对案件......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