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103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9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娄远来,薛光,邓渊钰,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1998
江苏省稻茬麦田杂草分布与危害娄远来薛光邓渊钰(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南京210014)江苏省稻茬麦田约有200万hm2,分布在太湖、宁镇扬丘陵、沿江、里下河、沿海和徐淮六大农业区。由...
[期刊论文] 作者:杨余清,李万梅,唐为爱,娄远来,邓渊钰, 来源:杂草科学 年份:1998
抛秧稻田稗草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杨余清,李万梅,唐为爱娄远来,邓渊钰(阜宁县农科所224400)(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为了解稗草在抛秧稻田的危害,以便更经济有效地控制稗草,1997年我们进行了抛秧...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1998
江苏省稻茬麦田杂草分布与危害娄远来薛光邓渊钰(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南京210014)江苏省稻茬麦田约有200万HM2,分布在太湖、宁镇扬丘陵、沿江、里下河、沿海和徐...
[期刊论文] 作者:娄远来,薛光,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1998
江苏省稻茬麦田杂草分布与危害娄远来薛光邓渊钰(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南京210014)江苏省稻茬麦田约有200万hm2,分布在太湖、宁镇扬丘陵、沿江、里下河、沿海和徐淮六大农业区。由...
[期刊论文] 作者:邓渊钰, 来源:杂草科学 年份:2000
[期刊论文] 作者:张鹏,邓渊钰, 来源:农化市场十日讯 年份:2017
近年来,随着小麦赤霉病的大范围流行和秸秆还田等土壤耕作制度的改变,土壤中镰刀菌含量不断增加,由多种镰刀菌引起的小麦茎基腐病发生逐年加重,在我国小麦主产区均发生危害,最终导......
[期刊论文] 作者:王世梅,邓渊钰, 来源:杂草科学 年份:1998
除莠霉素具有广泛的杀草谱,对大多数的单,双子叶杂草的种子萌芽和幼苗生长均有毒杀作用,而水稻对除莠霉素A不敏感。...
[期刊论文] 作者:邓渊钰,沈纪冬, 来源:杂草科学 年份:2002
[期刊论文] 作者:张鹏 邓渊钰 杨学明,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2016
摘要:近年来,随着小麦种植主产区赤霉病的频繁发生,由禾谷镰刀菌引起的小麦茎基腐病逐年加重,已经成为小麦生产的潜在威胁。为降低小麦茎基腐病的危害,对田间采集小麦茎基腐病样品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采用分子细胞观察等分子技术进行鉴定,确定致病菌主要为禾谷镰刀菌。......
[会议论文] 作者:孙海燕, 李伟, 邓渊钰, 陈怀谷,, 来源: 年份:2004
小麦纹枯病又称小麦尖眼斑病(wheat sharp eyespot),是在世界温带麦区广泛分布的土传真菌病害,主要由禾谷丝核菌[Rhizoctonia cerealisvan der Hoeven(AG-DI融合群)]侵染所致...
[期刊论文] 作者:娄远来, 杜金歧, 邓渊钰,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2005
21%乙·精喹·胺苯复配除草剂防除移栽油菜田杂草的效果及对油菜的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21%·精喹·胺苯胶悬剂75~125 ml/667m2可有效控制油菜田禾本科和阔叶...
[期刊论文] 作者:娄远来,杜金歧,邓渊钰,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2005
21%乙·精喹·胺苯复配除草剂防除移栽油菜田杂草的效果及对油菜的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21%·精喹·胺苯胶悬剂75~125 ml/667m2可有效控制油菜田禾本科和阔叶类杂草,且对油菜安...
[期刊论文] 作者:招启柏,薛光,赵小青,邓渊钰,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1998
江苏省烟草苗床有杂草17科37种,苏南茅山山脉以看麦娘,猪殃殃,小蓼为恶性杂草;苏北马陵山脉以狗尾草为恶性杂草。江苏烟草大田有杂草19科37种,苏南茅山山脉以马唐,鳢肠,碎米莎草为恶性杂草,苏......
[期刊论文] 作者:娄远来,王庆亚,邓渊钰,魏岚, 来源:广西植物 年份:2004
运用光镜和扫描电镜的方法,观察了空心莲子草根的结构及不定芽的结构,结果表明:根的初生木质部为二原型、三原型和四原型;初生结构和早期次生结构正常,异常的次生生长是由于次生韧......
[期刊论文] 作者:娄远来,邓渊钰,沈纪冬,李亚浩,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2002
空心莲子草 (AlternantheraphiloxeroidesGriseb)是一种外来杂草 ,它生长迅速、抗逆性强 ,适应于水生和陆生环境 ,利用宿根和地下茎越冬 ,靠营养器官进行无性繁殖 ,目前在我...
[期刊论文] 作者:邓渊钰, 孙海燕, 李伟, 张爱香, 陈怀谷,, 来源:麦类作物学报 年份:2016
为建立快速、简便测定小麦茎基腐镰孢菌致病力的方法,将5mm的菌碟套接在催芽3d的小麦胚芽基部,接种后的小麦置于垫有湿滤纸的培养皿中,25℃下光暗(12h/12h)交替培养5d后测量...
[期刊论文] 作者:赵芹,邓渊钰,李伟,孙海燕,夏云磊,陈怀谷,, 来源:植物病理学报 年份:2017
小麦是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重要禾本科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与内生菌形成和谐共生的微生态体系,内生菌次生代谢产物具有抗病、防虫与促生等重要作用。宏基因组技术是研究环境微生...
[期刊论文] 作者:冯彦霞,李伟,孙海燕,邓渊钰,于汉寿,陈怀谷,, 来源:植物保护学报 年份:2013
为了解小麦全蚀病病菌的群体组成和遗传多样性,采用8对多态性较好的微卫星标记,对我国黄淮麦区的116个小麦全蚀病菌株进行了分析。8个SSR标记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4.25个,多态...
[期刊论文] 作者:孙海燕,魏君革,徐锦华,李伟,邓渊钰,陈怀谷,, 来源:江苏农业学报 年份:2014
为进一步研究西瓜枯萎病菌尖孢镰孢菌西瓜专化型的致病机理,以西瓜枯萎病菌GY16为受体菌株,优化了其原生质体的制备条件,通过PEG介导进行hph和gus基因的共转化,并对转化子生...
[期刊论文] 作者:张鹏, 邓渊钰, 杨学明, 周淼平, 马鸿翔,,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 年份:2016
近年来,随着小麦种植主产区赤霉病的频繁发生,由禾谷镰刀菌引起的小麦茎基腐病逐年加重,已经成为小麦生产的潜在威胁。为降低小麦茎基腐病的危害,对田间采集小麦茎基腐病样品...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