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7142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73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邓松之,吴厚铭, 来源:应用化学 年份:1997
南海针小月柳珊瑚化学成分的研究邓松之*李凤英彭胜石饶志刚吴厚铭徐竞辉(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50)(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上海)关键词柳珊瑚,化学成分,提取分离,结构1996-12-...
[期刊论文] 作者:邓松之, 来源: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年份:1997
人们已从海藻、腔肠动物、海绵、海鞘、苔藓虫、软体动物、鱼类等海洋生物中分离到大量化学结构独特、生理活性强烈的物质。这些物质的化学结构可分为:聚醚类、大环内酯、萜类......
[期刊论文] 作者:邓松之, 来源:中国海洋药物 年份:2004
介绍国内外海洋臭椿类三萜化合物的研究进展,阐明海洋臭椿类三萜的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的关系....
[期刊论文] 作者:邓松之,, 来源:广州化学 年份:1991
本文介绍了几种典型的海洋生物生理活性物质——河豚毒素,西加毒素,石房蛤毒素,刺尾毒素的研究。这些生理活性物质不仅能特异地支配着离子通道,而且支配着受体和细胞机能的调...
[期刊论文] 作者:邓松之,肖广州, 来源:广州化学 年份:1990
本文报道了对影响聚丙烯酸系PTA—1增稠剂增稠性质的PH值、电解质、络合物等因素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PTA—1具有良好的增稠性和抗离子性,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
[期刊论文] 作者:田春雷,邓松之, 来源:广州化学 年份:1997
本文综述了来自海绵和少量植物的27种异臭椿酸三萜的研究进展情况,主要包括其抗肿瘤,抗病毒等生理活性,来源,结构和主要物理性质。...
[期刊论文] 作者:田春雷,邓松之, 来源:广州化学 年份:1997
本文综述了来自海绵和少量植物的27种异臭椿酸三萜的研究进展情况,主要包括其抗肿瘤、抗病毒等生理活性、来源、结构和主要物理性质.In this paper, 27 kinds of triterpenoi...
[期刊论文] 作者:饶志刚,邓松之, 来源:广州化学 年份:1994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中国南海珊瑚代谢产物中一些新的或有生理活住的物质,其中包括萜类、甾醇及含氮化合物等。...
[期刊论文] 作者:肖定军,邓松之, 来源:广州化学 年份:1996
本文综述了海绵中大环内酯,生物碱肽类,萜类,甾醇等五类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爱滋病心及心血管活性等作用的生理活性物质的研究新进展。...
[期刊论文] 作者:邓松之,邓福英, 来源:电镀与环保 年份:1990
我们对某化学公司碱蚀添加剂的组成进行了分析鉴定。该添加剂用于铝型材的碱蚀过程中,据说它对铝的络合能力大于140g/L,溶液不出现结块,容易清槽,腐蚀均匀。该碱蚀添加剂是多...
[期刊论文] 作者:邓松之,周惠强, 来源:有机化学 年份:1992
自七十年代以来,已从海绵中发现了许多结构独特的、具有强烈生理活性的新化合物,有些已发展成为特效的药物。我们在研究中国南海海绵生物活性成分的过程中,从南海海绵Se...
[期刊论文] 作者:邓松之,吴厚铭, 来源:中国海洋药物 年份:1999
从南海蓖麻海绵Biemnafortis中分离出4个有机化合物,经IR,^1HNMR,^13CNMR,EIMS,GC-MS等方法确定它们的化学结构分别为:正十八酸(1),鲨肝醇(2),5α,8α-环二氧-24ζ-甲基胆甾-6,22-二烯,-3β-醇(3),24ζ甲基胆甾-7,22-二烯,-3β,5α-二醇-6-酮(4)。......
[期刊论文] 作者:梁利岩,邓松之, 来源:中国海洋药物 年份:2000
从中国南沙海域采集的豆英软珊瑚中分离得到1个神经酰胺。利用NMR,IR,MS等波谱和光谱技术,确定了它的结构为△^4.5(E),△^8,9(E)-鞘胺醇-正十六碳酰胺。......
[期刊论文] 作者:邓松之,吴厚铭, 来源:中国海洋药物 年份:1998
从中国南海叶状牡丹珊瑚中分离出两个化合物。经紫外(UV)、红外(IR)、核磁共振光谱(^1HNMR,^13CNMR)、质谱(EIMS,HRMS)等波谱分析,确定其结构为:3-甲基-6-氨基嘌呤和胆甾醇。......
[期刊论文] 作者:邓松之,李凤英, 来源:中国海洋药物 年份:1998
从中国南海多刺网结海绵(Gelliodes spinosella Thielle)的正丁醇可溶物中分离出3个有机化合物,通过UV、IR、~1HNMR、~(13)CNMR和EIMS分析,确定其化学结构分别为:胸腺嘧啶脱...
[期刊论文] 作者:梁利岩,邓松之, 来源:中国海洋药物 年份:2000
从中国海南岛海域采集的黑色绣球海绵(Iotrochita ridley)中分离出2个化合物C42H85NO5和C42H85NO4。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质谱等光谱和波谱技术,确定了它们的化学结构分别为:N-(2-羟基二十四碳酰基)-1,3,4-三羟基-2-氨基-十八烷(Ⅰ......
[期刊论文] 作者:梁利岩,邓松之, 来源:广州化学 年份:1999
综述了近十年来我国南海海绵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情况 ,主要包括萜类、含氮化合物、甾醇等 ,以及部分化合物的生理活性。...
[期刊论文] 作者:邓松之,吴厚铭, 来源:中国海洋药物 年份:1999
通过柱层析,色质联用和波谱技术(IR,^1HNMNR,13CNMR)等方法,从南海蓖麻海绵Biemna fortis中分离鉴定出三个甾醇:(22E)-3β-羟基胆甾-5,8,22-三烯-7-酮(1),(22E,24ω↓)-3β-羟基-24-甲基胆甾-5,8,22-三烯-7酮(2)和(22E,24)-3β-羟基-24-乙基胆甾-5,8,22-三烯7-酮(3)。......
[期刊论文] 作者:邓松之,吴厚铭, 来源:中国海洋药物 年份:1999
从中国南海海绵Rhabdastrella globostellata中分离到四个有机化合物,经紫外光谱(UV),红外光谱(IR),质谱(MS)和核磁共振谱(HNMR〉^13CNMR〈^2DNMR和NOESY)等方法确定它们的化学结构分别为:25(29)_亚甲基-26-甲基-26-乙基胆甾醇(I)〉(13E,15E,17E,22E,24E)+3,12-二氧-13,15,17,22,24-五烯-26-......
[期刊论文] 作者:肖定军,邓松之,等,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02
从中国地海小束格海绵Clathria fasciculate中分离得到一系列新神经酰胺化合物,它们的结构是通过FAB-MS,IR,NMR,DQFCOSY,HMQC,HMBC,GC,GC-MS和化学转变等方法确定的。这些神经酰胺的长......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