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6880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7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邓承轩,, 来源:金属热处理 年份:2004
本文简述了屈氏体对轴承零件的危害。阐述了除常见的球状屈氏体外,还可能呈块状、针状及块状+针状等多种形态存在于淬火钢球中。不论它以那种形态出现,部是过冷奥氏体高温分...
[期刊论文] 作者:邓承轩, 陈冬梅,, 来源:钢铁 年份:1990
原始组织为片状珠光体加网状渗碳体的 T10高碳钢,高温奥氏体后经不同方法处理,可以得到二种崭新的组织形态一板条状下贝氏体和板条状马氏体,它们虽同是板条状,但有本质的不同...
[会议论文] 作者:邓承轩,陈冬梅, 来源:中国金属学会马氏体相变论学术交流会 年份:1987
[期刊论文] 作者:邓承轩,陈冬梅,, 来源:金属热处理 年份:1984
本文论述了T10钢经球化退火、780℃淬火和200℃回火传统热处理工艺处理后的机械性能和组织,并用对比方法着重研究了改变原始组织和淬火加热温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原始组织为...
[期刊论文] 作者:邓承轩,陈冬梅,, 来源:金属热处理 年份:1986
本文对高温奥氏体化后得到的贝氏体形态,特别是下贝氏体形态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比较,对下贝氏体的类型进行了重点的探讨。结果发现,T10高碳钢的贝氏体形态除具有传统的羽毛状...
[期刊论文] 作者:陈冬梅,邓承轩, 来源:热加工工艺 年份:1986
本文介绍了45钢制矢轮等零件毛坯的入炉温度由室温改为500~600℃,正火温度由840℃提高到900℃,可使钢的组织和性能得到显著改善,产品的质量和数量有很大提高,取得了明显的经济...
[期刊论文] 作者:邓承轩,陈冬梅,孙菊,邓希毅,, 来源:热加工工艺 年份:1990
将9SiCr钢的粒状原始组织改变为片状,再经830℃淬火后,其马氏体形态为筐篮编结状。而传统工艺所获得的马氏体形态为针状.这种筐篮编结状马氏体是9SiCr钢中一种崭新的组织形态...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