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95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4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邓啸林,, 来源: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4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论文] 作者:邓啸林, 来源:社会科学 年份:1980
邓啸林同志来稿对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学院三校合编的《鲁迅年谱》中的所谓鲁迅“通过”高尔基寄给北方俄罗斯民族合唱团一封信的真实性提出了疑问。...
[期刊论文] 作者:邓啸林,, 来源:陕西戏剧 年份:1981
鲁迅先生常说:“对于戏剧,我完全是外行。”(《准风月谈·脸谱臆测》)事实上,他一开始从事文学运动,就明确认为,文学“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作为文学...
[期刊论文] 作者:邓啸林, 来源: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1980
【正】 鲁迅先生认为,在世界文学领域里,每个国家、民族,都有它独具的素质和特征:“法人善于机锋,俄人善于讽刺,英美人善于幽默。这大概是真确的,就都为社会状态所限制。”(...
[期刊论文] 作者:邓啸林,, 来源: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鲁迅深感,中国封建社会有一个奇怪的观念,某朝的统治集团腐朽没落了,往往就一味归咎于女人。但是杜甫却能一反旧说,他以诗为武器,为被压迫的妇女进行抗争。鲁迅在《女人...
[期刊论文] 作者:邓啸林,, 来源:闽都文化 年份:2004
为挖掘整理船政文化,福州市2019届市管引进生(清华、北大、人大)与马尾中国船政文化管委会、马尾船政文化研究会、福建船政文化交流协会等联合发起"福州船政文化口述历史计划...
[期刊论文] 作者:邓啸林, 来源:社会 年份:1985
【正】 鲁迅因为具有丰富的生理学知识,所以对旧中国人皆讳莫如深的“性”,便表现了“惊世骇俗”的言论和态度。他认为,性、性欲和性交,乃是人皆有之的生理现象,可是在旧时代...
[期刊论文] 作者:邓啸林, 来源:图书馆杂志 年份:1986
【正】 鲁迅先生经常节衣缩食地印书,又爱向相熟者和不相熟者赠书,但据他的夫人许广平说,他可不喜欢借书给人,“除非万不得已,遇到来借,倒不如另买一本赠送较妥。”鲁迅先生...
[期刊论文] 作者:邓啸林,, 来源:辞书研究 年份:1989
【正】 承《辞书研究》编辑部不弃,笔者得以在1981年第3期杂志上刊发《鲁迅先生与词典》一文,几年来,又检得若干材料撰成此文,作为补充。鲁迅先生晚年在《捷克译本》里写道:...
[期刊论文] 作者:邓啸林, 来源:鲁迅研究动态 年份:1984
陈毅同志和鲁迅先生是“并世不识面”的革命家,但在过去烽火连天,虎狼成群的岁月里。他们却有着一段令人赞叹的佳话。1934年10月,江西中央苏区红军主力为了北上抗日,举...
[期刊论文] 作者:邓啸林, 来源:人文杂志 年份:1984
民国初年,鲁迅先生在教育部社会教育司任第一科科长,按照当时职责规定,“搜集古物事项”是他主管的一个内容,弩机就是他搜求古物最感兴趣的一个方面。1915年1月28日的《鲁迅日记》里载:“夜杨莘士赠古泉六枚,又小铜器一枚,似是残蚀弩机。”......
[期刊论文] 作者:邓啸林,, 来源:兰州大学学报 年份:1981
鲁迅先生是一位伟大的高瞻远瞩的爱国主义者,他非常热爱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他说:“我们有艺术史,而且生在中国,即必须翻开中国的艺术史来。”(《且介亭杂文·论‘旧形...
[期刊论文] 作者:邓啸林,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81
鲁迅先生在《捷克译本》一文中写道:“人类最好是彼此不隔膜,相关心。然而最平正的道路,却只有用文艺来沟通。”去年一月二十九日,邓小平同志在美国艺术家为他举行的应邀访美的文艺晚会上,在简短的讲话中称引了鲁迅的这一见解。在中美人民友好的史册上,不少美国......
[期刊论文] 作者:邓啸林, 来源: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年份:1986
一八九九年春,鲁迅离开了“鸟烟瘴气”的江南水师学堂,改入江南陆师附设的矿路学堂,直到一九○二年一月毕业。陆师学堂是一所“远法德国,近采日本”的军事学堂。鲁迅入...
[期刊论文] 作者:邓啸林,, 来源:绍兴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鲁迅一生有很多青年朋友,有些当时是在大学图书馆工作。在“文沙扑面,狼虎成群”的岁月里,他们曾默默地给鲁迅的战斗事业以有力的帮助。鲁迅说过:“和我们的文艺有一段...
[期刊论文] 作者:邓啸林,, 来源:图书馆杂志 年份:1985
【正】 鲁迅先生痛感旧中国政治腐败,任人唯亲,致使许多珍贵的文物书籍不断散失。他在《谈所谓‘大内档案’》一文里,以目击者的身份大发感慨道:“中国公共的东西,实在不容易...
[期刊论文] 作者:邓啸林, 来源:鲁迅研究月刊 年份:1985
【正】 赵丹同志是誉满中外的影坛巨星,是中国电影艺术发展道路上的一座丰碑。可他的艺术起步点却是话剧,而鲁迅先生则是最早启发他走向革命文艺的引路人。解放后,赵丹同志在...
[期刊论文] 作者:邓啸林, 来源: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鲁迅认为,凡是伟大的文学天才,总是具有不可摹拟的独创性。他在《不是信》里写道:“诗歌、小说虽有人说同是天才即不妨所见略同,所作相像,但我以为究竟也以独创为贵”。...
[期刊论文] 作者:邓啸林, 来源: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早年熟读杜诗鲁迅的祖父周介孚关心孩子的教育。他不主张孩子过早就学习杜甫的诗篇。在其《示樟寿诸孙》手谕里指出:“如杜之艰深,韩之奇崛,不能学亦不必学也”。但是鲁...
[期刊论文] 作者:邓啸林, 来源: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诗家文人在人们印象中是“文弱”,以为他们自小便是“温良恭俭让”的苗子。杜甫和鲁迅在青少年时期,却都是“不安分”的活动分子。都不给人以整天捧书本子的形象。杜甫...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