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3917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102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邓余良, 来源:植保技术与推广 年份:1995
葡萄透翅蛾的发生与防治邓余良(安徽霍山城关农技站237200)葡萄透翅蛾(ParathreneregalisButler)是安徽霍山城关庭院及园栽葡萄上的主要害虫,为害严重。...
[期刊论文] 作者:邓余良, 来源:植保技术与推广 年份:1997
豆突眼长蝽发生及其防治方法研究邓余良(安徽省霍山县农技推广中心霍山237200)豆突眼长蝽(ChauliopsfalaxScot)*,属半翅目显角亚目、长蝽科。系小型昆虫,人们称之为豆臭虫、花叶虫。...
[期刊论文] 作者:邓余良, 来源:植保技术与推广 年份:1994
霍山县柿树两种害虫危害严重邓余良(安徽霍山城关镇农技综合站,237200)1吉丁虫在霍山县主要危害柿树。梨树和野生山楂上偶见为害。1993年6~8月间该县海拔850m以下大部地区的柿树普遍受害。...
[期刊论文] 作者:邓余良,衡永志,王少武, 来源:植保技术与推广 年份:1997
安徽霍山县茶毛虫大发生的原因及其防治技术邓余良衡永志王少武(安徽省霍山县农技推广中心霍山237200)茶毛虫又名长毛痒辣子,是我县1994年以来茶树的主要害虫。受害茶园一般减产15%左右,严重时...
[期刊论文] 作者:邓余良, 来源:中国生物防治 年份:1995
1发生期舟形毛虫黑卵蜂(TelenomuskolbeiMayr)在霍山一年发生4代,以第4代卵在茶蚕(Andracabipunctata)卵内越冬。始见羽化与寄生盛期:第1代成蜂分别为5月上中旬、5月下旬;第2代为7月上旬、7月下旬;第3代为8月中旬.........
[期刊论文] 作者:邓余良,, 来源:中国茶叶 年份:1993
浙江省兰溪市西龙茶厂位于浙西兰溪市水亭畲族自治乡,是一家乡镇集体企业,有茶园180多亩和茶叶加工厂一座。1992年以前,该厂曾经多次被承包,由于历次承包人缺乏科技意识和必...
[期刊论文] 作者:邓余良,陈远帅, 来源:农村发展论丛 年份:2001
在高安市蓝坊镇新社村农田环绕的黄土岗上,座落着一排占地4500平方米的生产厂房,从里面传来的轰鸣机器声显示出企业的兴盛,这家企业就是高安市科教仪器厂。厂长刘厚生过去是位打工仔......
[期刊论文] 作者:丁永官,邓余良, 来源:植物保护 年份:1999
茶蚕(AndracabipunctataWalker)是我国山区茶园主要害虫之一。茶蚕颗粒体病毒制剂(AbGV)对茶蚕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1],为了明确05%AbGV悬浮剂、05%AbGV复合液剂不同贮存期防治茶蚕效果和对茶园捕食性天敌种群数量消...更多......
[期刊论文] 作者:邓余良,彭慧,金鑫,,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2006
大别山区药百合种植品种为百合科植物卷丹(Lilium lancifum Thunb),主要分布于霍山县漫水河镇周边及山外丘陆地区的12个乡镇和相邻金寨县、舒城县、潜山县的部分乡镇,种植史已近...
[期刊论文] 作者:丁永官,邓余良, 来源:中国生物防治 年份:1999
本文报道茶蚕颗粒体病毒(AbGV)液剂与AbGV杀虫双复合液剂田间防治茶蚕的效果。AbGV液剂600ml/hm^2防治卵盛孵期至低龄幼虫期的效果可达80.4%~91.1%,并有明显的持效,施药后1~3年,茶蚕的自然感病率仍达47.6%~62.3%,AbGV杀虫双复合液剂(300ml/hm^2)防治......
[期刊论文] 作者:邓余良,彭慧,金鑫,, 来源:中国植保导刊 年份:2006
卷丹(Lilium lancifolium Thunb)为大别山区种植的药用百合品种,属百合科植物。主要分布于霍山县漫水河镇周边及山外丘陵地区的12个乡(镇)和相邻的金寨县、舒城、英山县部分...
[会议论文] 作者:邓余良,邵经根, 来源: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三届全国杀虫微生物学术讨论会 年份:1988
[期刊论文] 作者:汪海洋,邓余良,刘浪, 来源:安徽农业 年份:1999
茶假眼小绿叶蝉1997年在霍山县重发,百叶虫量最高达450头,平均为113头,为15年来最重年份。发生面积达4500公顷,虫口高峰期出现在7月下旬至9月下旬。前期以成虫为主,后期以若虫为主。危害秋茶,祁门储叶......
[期刊论文] 作者:彭慧,许刚,金鑫,邓余良, 来源:农药科学与管理 年份:2006
为了探讨21%三唑磷·三氟氯氰菊酯乳油防治棉花棉铃虫的最佳用药量和对棉花的安全性,特进行本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期刊论文] 作者:彭慧,许刚,金鑫,邓余良,, 来源:农药科学与管理 年份:2006
为了探讨21%三唑磷·三氟氯氰菊酯乳油防治棉花棉铃虫的最佳用药量和对棉花的安全性,特进行本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试验条件1.1试验对象和作物、品种的选择试验对象:棉花...
[期刊论文] 作者:赵刚,邓余良,卢川平,许蓉,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2003
试验结果表明:联苯菊酯对茶小绿叶蝉防效显著,1%联苯菊酯SL2250、3000、3750ml/hm2药后7天校正防效分别为90.59%、96.14%和96.23%,对茶树生长安全....
[期刊论文] 作者:徐德进,陈锦绣,章东方,邓余良,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1995
本文报道茶蚕Andraca bipunctata Walker的两种人工饲料。在室内用人工饲料饲养一代茶蚕,幼虫存活率在70%以上,蛹死亡率在50%以下。人工饲料取材容易,制作方便,成本较低。......
[期刊论文] 作者:徐德进,陈锦绣,章东方,邓余良,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1993
茶蚕(Andraca bipunctata Walker)是茶叶的主要害虫之一。据文献记载,安徽茶蚕一年发生二代;根据我们田间观察,每年发生三代。1992年,作者在室内自然变温的条件下,对该虫发生...
[期刊论文] 作者:丁永官,章东方,陈锦绣,邓余良, 来源:植物保护 年份:1999
茶蚕(AndracabipunctataWalker)是我国山区茶园主要害虫之一。茶蚕颗粒体病毒制剂(AbGV)对茶蚕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1],为了明确05%AbGV悬浮剂、05%AbGV复合液剂不同贮存期防治茶蚕效果和对茶园捕食性天敌种群数量消...And......
[期刊论文] 作者:丁永官,章东方,徐庆丰,邓余良,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1996
本文报导了利用白僵菌防治茶小绿叶蝉的效果,采取菌、药混用提高防效至60.4%,有一定增效作用.提出了利用从原寄主分离菌株以提高其防效的可能性。...
相关搜索: